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在精彩纷呈的书法类型里,小楷作为汉文字乃至汉文化的视觉呈现载体,也作为日常活动中使用十分频繁的字体,在书法演进长河中佔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能写一手精致的小楷成为衡量个人文化素养的标志。 学习书法就要溯本追源,择其艺术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堪称典范的法帖进行比照。《小楷名品集》以历史时间轴贯穿主线,从燦若繁星的历代佳作中,本着公认艺术水准最高、传播范围最广、版本价值最珍、师法者最多的标准,精选了两千年小楷书法史上最上乘之作,囊括了鍾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经》(唐摹本)、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颜真卿《小字麻姑仙坛记》、苏轼《赤壁赋》、文徵明《莲社图记》、王宠《游包山集》等书史上的小楷名品,又收录了无名高手的《妙法莲华经》《心经》《灵飞经》等稀见的小楷精品,它们承
在中国书法艺术中,隶书是一种承先启后的书体 它让汉字从象形符号演变为抽象线条,让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中国书法之美 系列第二卷 隶书卷,从汉代、唐代及清代的隶书碑帖法书中精选13件名品,如有 隶中之草 之称的《石门颂》, 汉隶之可师法者 《乙瑛碑》, 守古法而庄重严正 的《荐福寺碑》,具有 庙堂之气 的《虞仲翔祠碑》,等等。并邀请13位书法专家从技法、心法与精神三个层面,一对一讲述《石门颂》的高浑奇逸,《乙瑛碑》的气象雍容,《礼器碑》的清超遒劲 尽现隶书的波磔之美、意韵之美,帮助读者读懂藏在其间的古朴庄重与雄放洒脱并存的中国美学精神,在喧嚣浮躁的现实世界中,于一笔一画间,通法、知美、悟道,进而定静生慧、滋养性灵。
草书是书法艺术中的写意之尤,是能纵灵抒情的书体。 中国书法之美 系列第五卷 草书卷,从陆机、王羲之、王献之、孙过庭、张旭、怀素等13位书法大家的草书作品中精选13件神品,无论是高古醇厚的章草、婉约轻快的今草,还是婉若游龙的狂草、动静兼修的行草,皆收录书中,图文并茂,一一展示。并邀请13位书法专家从技法、心法与精神三个层面,尽现草书神品的点画之美、意韵之美及藏在其间的自由写意、浪漫灵动的中国美学精神,在喧嚣浮躁的现实世界中,于一笔一画间,通法、知美、悟道。
在中国书法艺术中,篆书是古老的书体,是现代中国人了解上古社会文化,了解先民是如何在书写中一步步创立 美 的原则的活化石。 中国书法之美 系列卷 篆书,从殷商至清代的篆书作品中精选出13件名品,如代表中国书法源头的殷商甲骨文, 晚清四大国宝 中的毛公鼎铭文和散氏盘铭文,见证大篆向小篆过渡的石鼓文,等等,并邀请13位书法专家从技法、心法与精神三个层面,一对一讲述殷商甲骨文的质朴天然,毛公鼎铭文的雍穆浑朴,散氏盘铭文的率意散漫,中山王器铭文的精劲奇丽,楚金文的瑰丽烂漫,石鼓文的字画高古,峄山碑的沉稳淡泊,秦权量诏铭的随意天成,袁安碑与袁敞碑的舒展宽博,李阳冰的精劲圆畅,邓石如的雄奇朴厚,吴让之的翩翩多姿,赵之谦的妙趣横生。尽现篆书的曲线之美与意韵之美,帮助读者读懂藏在字间的和谐自然、均衡有序的
本书作者在全面研读沈氏碑帖题跋札记的基础上,一方面将其书法理论及创作中为当代学者乐于引用却频遭误读的部分厘清混淆,正本清源;一方面将尚未受到重视的观点予以揭示、彰显(如寐叟对 中画丰满 、 始艮终乾 等疑题的辨析实际解决了在他之前学者、书家久存的困扰),寐叟书法思想的高度也由此确立。全书分为四章:章,从 通人之学 到 学人之诗 ;第二章,书学理论;第三章,书法造诣;第四章,沈曾植的地位暨 通人书法 的意义。
《乌程汉简萃编》为 2022 年出版的《乌程汉简》一书基础上,遴选书法较有代表性者 110 余件汇编而成(增补同地出土的木简两枚),通过实物原大、红外线放大的呈现方式,展现其珍贵的文献与史学价值的同时,也为广大书法学习者提供优质的简牍临习范本。 乌程汉简于 2009 年出土于浙江省湖州市旧时子城所在地,后经整理赖以保存的计有 350 余枚,现收藏于湖州博物馆。这是目前整理完毕的纪年简中时间跨度 长的一批汉简,内容以往来公文、行政事务及公私信牍为主,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等领域,包含篆书、古隶、汉隶、章草、今草等多种书体、风格,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两汉时期珍贵的社会、历史信息:从史学的角度,反映出两汉时期湖州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可证史补史;从古文献及古文字学的角度,可佐证释诂训字,填补古文献空白
《颜氏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园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或称《颜惟贞家庙碑》。颜真卿撰并书,李阳冰篆额。唐建中元年(七八〇)立于长安颜氏家庙中。篆额三行六字“颜氏家庙之碑”。碑文四面环刻,碑高三百三十八厘米,宽一百七十六厘米。前后皆二十四行,行四十七字;碑侧宽四十厘米,各六行,行五十二字。碑阴额有斋室小记,十行,共九字。原碑今存西安碑林。为颜真卿楷书代表作。 本次选用之本为朵云轩所藏清初精拓本,碑阴斋室小记系其它旧本补配,宋人题记二则亦旧拓本补人。整幅为朵云轩所藏,百年前旧拓。均为 原色全本影印。
文徵明被后世书学者誉为“明人小楷 ”他继承了二王、虞、褚、赵之后成为能够别开生面的小揩大家,以其积学造诣在恪守法度的前提下,于绳墨中寻求书法的逸趣。其书风无论在布局、用笔结字乃至整体气息上都呈现突破传统、自创新格的特点, 书坛把小楷艺术推向了又一个高点。此本合集收录了文氏小揩三大代表作《千字文》《琴赋》《草堂十志》等 墨迹,又收录了《蒲涧记》《铁厓诸公花游唱和诗》等稀见作品,它们各具特色、精彩纷呈,是学习欣赏、研究文微明小楷书法的重要资料。
暂无
暂无
《中国书学技法评注》初版于1991年,2002年再版,累计印量达数万册,广受读者欢迎。此次修订出版,相信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今读者的需要。修订本大体上保持原版面貌,除改正原版中的一些文字讹误外,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查检文献版本,标明选文出处;(二)删去个别 重复的段落;(三)改换个别例图。 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纂辑文献遗产,选评历代文章,以见一家之言,是中国传统著述的重要方式之一,书法研究也不例外。从唐代张彦远纂辑《法书要录》开始,至清康熙年间官方组织编纂《佩文斋书画谱》为止,荟萃前贤书论,分类编次,以成著述的,在书学 层见迭出。有代表性的,如北宋朱长文的《墨池编》“蒐辑甚博”,“间附己说,亦极典雅”;清代冯武的《书法正传》,专为楷书而作,前人语焉不详之处,“细
暂无
暂无
【内容简介】: 宋徽宗楷书取法于唐代书家薛稷、薛曜,尔后,独创 铁画银钩 的 瘦金书 ,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宋崇宁三年,二十二岁的宋徽宗以 瘦金体 书写千字文一件,赏赐给大臣童贯。此书素笺本,朱丝界栏,其字大寸许。全卷以 瘦金体 书写,整体匀整峭拔,筋骨挺劲,清爽润朗,飘逸灵动,正所谓 铁画银钩 。此种书体取法唐代薛稷、薛曜,把楷书中瘦劲一路发挥到了极致,带有很强的装饰性,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有专家评论此作: 其结体疏朗端正,下笔尖而重,行笔细而劲,撇捺出笔锋而利,横竖收笔顿而钩,整体遒丽瘦硬。
公元七九九年,年过花甲的怀素在故里零陵写就这件小草千字文。此作为绢地,末署 贞元十五年六月十七日于零陵书时六十有三 ,故称其为小字贞元本。在其传世墨迹中,此作极为珍贵,并有一字一金之誉,故又名《千金帖》。此作为怀素暮年所书,古雅平淡,苍劲浑朴,与其早期的《自叙帖》风格截然不同,无论结构、线条都给人以人书俱老的美感享受。怀素在《论书帖》中曾言: 藏真自风废,近来已四岁。近蒙薄感,亦所为其颠逸,全胜往年。 加之暮年心境平和,表现于卷中,则落笔饱满、使转自如、字距疏朗、不露锋芒、虚灵高古、平淡清远,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空灵之感。
宋元丰三年,被贬谪于黄州的苏轼夜游赤壁,写下著名的《赤壁赋》一文。时过三月,苏轼再游赤壁,又写出《赤壁赋》一文。两赋为姊妹篇,有《前后赤壁赋》之称。被后人称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的苏轼,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创作出两篇优美的佳作,为后世文人深深喜爱。元大德五年,著名书家赵孟頫应友人之请,书写两篇《赤壁赋》,并绘画苏轼像一幅。赵孟頫所书之《前后赤壁赋》为行书长卷,法度严谨,用笔娴熟、精湛,笔法圆润流畅,起笔藏露交错,运笔迟速分明,转折方圆结合。在笔法上直承右军,以流丽挺健为主,线条温润凝练,外秀内刚。该帖分行布白疏朗从容,用笔圆润遒劲,宛转流美,风骨内含,神彩飘逸,尽得魏晋风流遗韵。
西泠印社.中国金石篆刻艺术海外推广活动 西泠印社社长(现任)篆刻书法日本联展作品集。此作品集是 西泠印社.中国金石篆刻艺术海外推广活动 西泠印社社长(现任)篆刻书法日本联展 的作品集,包括现任社长饶宗颐,执行社长刘江,副社长朱关田、韩天衡、陈振濂、李刚田、童衍芳,名誉副社长高式熊及吕国璋的书法、篆刻作品,计43幅。此作品集的作品源于西泠印社多年珍藏,代表了当代印社艺术大师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