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欣赏》定位为歌剧欣赏入门普及型书籍,收集了世界的歌剧,包括《白毛女》、《江姐》、《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等,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其中包含了歌剧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及其创作的背景、故事等。本书文字浅显易懂,并包含了一部分曲谱,能指导读者怎样去了解欣赏一部歌剧,适合大众阅读,阅读价值高。
继已出版的几本根据歌曲改编的钢琴曲集,这本书是作者在浩瀚的音乐剧银河里攫取的几颗闪亮明。《猫》、《巴黎圣母院》、《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剧魅影》等等,在这些音乐展开的艺术长卷中,难以言喻内心的感慨,就像一个人置身于大海却无以赞叹它的波澜壮阔。 乐剧经典插曲改编的浪漫流行钢琴曲。本书的部分曲目以爵士风格改编,还有部分曲目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浪漫的改编。如何定位这本钢琴曲集,艺术的通俗?通俗的艺术?
萧友梅(1884—1940),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我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专业音乐创作的先行者和音乐理论的探索者。 萧友梅字思鹤,又字雪朋,广东香山人。幼年时随全家移居澳门,曾与孙中山先生为邻,受革命思想熏陶,又受邻近的葡萄牙传教士奏乐的影响,而对音乐产生了兴趣。1900年,中学入广州时敏学堂,攻读新学课程。1902年赴日本留学,人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并在东京帝国学校选习钢琴、声乐。1906年人东京帝国大学攻读教育学,继续在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在这期间,他经孙中山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常掩护中山先生和廖仲恺等在日本的革命活动。1909年,萧友梅毕业回国,先后被任命为清政府奏派学部视学官、民国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广东省教育司学校科科长。
瓦格纳的三幕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作于1841年,1843年首演于德累斯顿。由瓦格纳自己根据德国诗人海涅的《施纳贝莱沃斯基的回忆》第7章自撰脚本。剧情描述荷兰人乘红帆船在海上航行,魔鬼罚他终生漂泊,7年方可登陆一次。只有找到一个忠贞爱他的女子,方可得救。船长达兰德的女儿森塔从画中认识了荷兰人,对他产生思慕之情,渴望救他上岸。一天,荷兰人在海上漂泊又漫7年,上岸寻找就行,被船长约到家里,见到森塔。两人一见倾心,荷兰人为自己即将得救而暗自庆幸。此时恰逢森塔以前的恋人,猎人埃里克前来求婚,并提醒森塔不要忘记过去的誓言。荷兰人闻言大失所望,离开森塔,沮丧的奔回船去。森塔追到海边,见红帆船远去,悲不自胜,投海而死。红帆船此时亦沉入海中。剧终时,海中庄严的出现荷兰人和森塔的身影。
50首欢迎的、脍炙人口的经典旋律、咏叹调和舞曲的钢琴改编曲——均出自西方音乐的歌剧、轻歌剧和交响曲! 《钢琴上的歌剧与交响曲》对于钢琴专业学生或业余弹奏者、爱好者来说是一道“赏心悦耳”的盛宴。 《钢琴上的歌剧与交响曲》的编者马汀·科赫的精心编配使乐曲更加易于在钢琴上弹奏,考虑到收录的是多声部的乐队作品,音乐的织体结构被尽量编配得合理简明,更加有助于演奏者练习和弹奏——在您享受弹奏带来的快乐之余,还可以邀请您的亲朋好友一同在钢琴边聆听和感受这些作品本真而内在的音乐灵魂。 《钢琴上的歌剧与交响曲》还附带两张高质量的CD唱片,由马汀·科赫亲自弹奏示范,严格忠于曲谱,既可以用于欣赏,也可以用于您学习弹奏时的参考。 《钢琴上的歌剧与交响曲》以闻名于世的音乐旋律使学习者步人钢琴演奏世界的道
格林卡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是格林卡于1837年着手创作的,完成于1842年,并于同年十一月首演。该歌剧是根据俄国大文豪普希金的讽刺长诗写成的,主要描写了古代俄罗斯的基辅公主柳德米拉在与武士鲁斯兰举行婚礼时,美丽的柳德米拉被魔法师切尔诺莫尔劫走。为了营救柳德米拉,鲁斯兰历尽千辛万苦、重重危险,最后借助一把神剑,战胜了凶恶的魔法师,将公主柳德米拉救了回来。故事的结局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获得了美满的生活。整部歌剧贯穿着勇敢、自信而乐观的精神,其主题是善良必定战胜邪恶。 这部歌剧的序曲写得尤其出色,因此直至今日仍然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而且还被改编为各种形式的轻音乐。序曲成功地展示出歌剧的主题思想,表达了正义战胜邪恶之后,人们欢庆胜利的场面。这部序曲的旋律
为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精选了61部歌剧中的163首唱段,编成这本《中国歌剧选曲》,在编选过程中,首先考虑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和不同类型的剧目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次,是重点选择了已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并为群众所熟悉和喜爱的唱段,再者,我们还将音乐形象鲜明,富有戏剧性,且又在曲式结构上较为讲究、在创作上有所突破的部分选入。后之,我们期望这本《中国歌剧选曲》,既能满足专业音乐工作者的需求,又能供广大音乐爱好者学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