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接中国共产党八十华诞之际,我们决定将歌剧《江姐》的总谱整理结集出版,以献给共和国英勇献身的先烈们,献给参加歌剧《江姐》历次创作和排演的同志们,献给一切关心和喜爱歌剧艺术的朋友们。 歌剧《江姐》,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剧团(即今空政歌舞团)1964年首演于北京。全剧音乐以四川民歌音调素材为主要基调,并广泛吸取川剧、婺剧、越剧、杭滩、洋琴、四川清音、京剧等戏曲、说唱音乐的因素加以创造性的融合和戏剧性的发展。 歌剧《江姐》是中国当代歌剧领域值得骄傲的作品,在中国歌剧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继秧歌剧运动和《白毛女》之后,中国歌剧经过十余年的探索、积累和酝酿,终于迎来了第二次歌剧高潮。《洪湖赤卫队》是这个高潮的潮头……至《江姐》终于达到这个高
本书以历史和世界的视角再现了曾经孕育歌居0的社会背景,既有宏观论述,又有迷人的细节描写。莫扎特的维也纳的繁华,腓特烈大帝的柏林的喧嚣,颓废巴黎的诱惑,甚至澳洲内陆的荒蛮,无论哪里,一座歌剧院都被视作文明的象征,为戏剧性的,有时又是悲剧性的,偶尔又是荒诞的故事提供了多彩的舞台。
本书中所展现的是令人着迷的歌剧世界。它不像一般同类书籍那样以冷静枯燥的口吻陈述那些必不可少的数据和事实,而是像在舞台上一样把充满悬念和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真实地奉献给读者。本书歌剧的选材不仅恰当,而且颇具说服力,情节的叙述也直观生动、引人入胜,同时还通过简单的注举例对情节辅以意义深长的补充。这样的一本书肯定能够唤起年轻读者当然也希望一起读本书的成年人:父母亲、亲戚和朋友们对歌剧的巨大兴趣。
本丛书以近百年来我国歌剧音乐剧不同体裁和风格的数百部剧目为研究重心,对剧本和音乐创作、理论与思潮、表导演艺术和演出历史、专业院团历史沿革和体制机制改革的现状和问题等做了系统梳理、深入分析和全面总结,并精选其中剧目的精彩唱段和场面编入唱段精粹和场面精粹,由此构成《中国歌剧音乐剧通史》4部学术专著、1部咨询报告书、3本乐谱和3张光碟的宏大结构与规模。
萧友梅(1884—1940),我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我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专业音乐创作的先行者和音乐理论的探索者。 萧友梅字思鹤,又字雪朋,广东香山人。幼年时随全家移居澳门,曾与孙中山先生为邻,受革命思想熏陶,又受邻近的葡萄牙传教士奏乐的影响,而对音乐产生了兴趣。1900年,中学入广州时敏学堂,攻读新学课程。1902年赴日本留学,人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并在东京帝国学校选习钢琴、声乐。1906年人东京帝国大学攻读教育学,继续在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在这期间,他经孙中山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常掩护中山先生和廖仲恺等在日本的革命活动。1909年,萧友梅毕业回国,先后被任命为清政府奏派学部视学官、民国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广东省教育司学校科科长。
50首欢迎的、脍炙人口的经典旋律、咏叹调和舞曲的钢琴改编曲均出自西方音乐的歌剧、轻歌剧和交响曲!《钢琴上的歌剧与交响曲》对于钢琴学生或业余弹奏者、爱好者来说是一道“赏心悦耳”的盛宴。《钢琴上的歌剧与交响曲》的编者马汀·科赫的精心编配使乐曲更加易于在钢琴上弹奏,考虑到收录的是多声部的乐队作品,音乐的织体结构被尽量编配得合理简明,更加有助于演奏者练习和弹奏在您享受弹奏带来的快乐之余,还可以邀请您的亲朋好友一同在钢琴边聆听和感受这些作品本真而内在的音乐灵魂。《钢琴上的歌剧与交响曲》还带两张高质量的唱片,由马汀·科赫亲自弹奏示范,严格忠于曲谱,既可以用于欣赏,也可以用于您学习弹奏时的参考。《钢琴上的歌剧与交响曲》以闻名于世的音乐旋律使学习者步人钢琴演奏世界的道路变得轻松快乐,无论对于钢琴
萧友梅(1884—1940),我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我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专业音乐创作的先行者和音乐理论的探索者。萧友梅字思鹤,又字雪朋,广东香山人。幼年时随全家移居澳门,曾与孙中山先生为邻,受革命思想熏陶,又受邻近的葡萄牙传教士奏乐的影响,而对音乐产生了兴趣。1900年,中学入广州时敏学堂,攻读新学课程。1902年赴日本留学,人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并在东京帝国学校选习钢琴、声乐。1906年人东京帝国大学攻读教育学,继续在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在这期间,他经孙中山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常掩护中山先生和廖仲恺等在日本的革命活动。1909年,萧友梅毕业回国,先后被任命为清政府奏派学部视学官、民国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广东省教育司学校科科长。
《歌剧演员创作时的思考与台词》共分六章,内容包括:歌剧角色的创造,潜台词,演员的音调,什么是符号图示,台词的戏剧功能,语言的作用。本书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 Friedrich Handel,1685年-1759年),出生于德国哈雷,巴洛克时期英籍德国作曲家。《阿波罗和达芙妮》HWV 122是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