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15个章节,每个章节均独立成篇,记述共计15名中华历史上有过重要贡献的工匠。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孜孜以求,匠心创作,追求卓越,凭借双手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留下数不尽的物质遗产。本书考据正史、出土资料和其他佐证资料,辅以民间传说,为工匠拭去蒙尘,为读者重新树立起 中国匠心 。
漆器之美,符合东方美学的意向:含蓄、温润、内敛,却精致不失空灵,实用与唯美兼具,不仅很长时间内有着不可替代的美学特征,更承载了中华文化的智慧与骄傲。本书作者张志纲老师,是从清华美院教授周剑石,其对漆事的真诚与执着,让其成为近年来在漆器上的成就令人瞩目。本书张志纲老师结合自己对漆器教学和实践的思考,对漆器审美的研究撰写,张志纲老师以独特的视角,从五个方面展现了漆器的方方面面,前世今生。作者从漆的认知开始,讲述了漆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包括语中漆、画中漆、书中漆等等,同时介绍了古今的经典漆器。紧接着,作者从寻找真正的漆着笔,介绍了目前漆器的制作、现存漆器的使用。再讲漆器的制作和工艺演变。第四、五部分,结合茶道,讲述了漆之道,漆器造成、纹样中所蕴含的东方美学和哲学思考。本书从文字到图
《髹饰录》是我国现存*的一部古代漆艺专著,本书逐条详细解读《髹饰录》内容,以福州脱胎漆器工艺技术为蓝本,分 乾 坤 两集,通过现代漆器制作工艺工序和漆料使用的配制,详细介绍《髹饰录》里没有记载的古代漆器制作的方法和漆料使用的配制,条目清晰,叙述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具体工艺实践,填补了《髹饰录》与福州脱胎漆器工艺之勾连,弥补了《髹饰录》不足之处,为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法工艺工序和漆料的配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对传承、弘扬福州脱胎漆器工艺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除了錾花工艺,还有一些在金属上操作的其他工艺方法同样有着通用性和精细化工艺的特点。有时候,那些作品是具有装饰性图案的浅浮雕,而另一些时候,是艺术家从简单的金属片上反映出一些在人和事物中观察到的抽象图片或故事。金属还可以被加工成轮廓分明的建筑学形状和极好的有机形态(柬埔寨非常出色的槟榔盒子可以证明这个工艺的广泛用途,即便是只运用简单的工具)。维多利亚时期精心制作的餐具、器皿和表壳诠释了当时富有经验的银匠和金匠们运用了同样的工艺技术来展现一种完全不一样的作品。 Repousse (錾凸)一词出自法语,意思是向上或向前推。从语言学上讲, repousse 是名词 repoussage 的形容词形式,但是由于 repousse 这个词同样通用于英语之中,所以我选择了这个词运用在《錾花工艺(古代与现代技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
图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既可独立欣赏,也可用于装饰;图案之美,自中国五六千年前造型多姿的彩陶到如今体现着文化品位的时尚生活中的应用,一直以来广受大众和专业研究者的重视,而图案设计也体现着设计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历代图案之美》以时间为线,上至原始社会,下至清代,系统讲述了中国传统图案的发展、传承、创新,结合各类图案所属的历史文化背景阐释了不同时期图案的发展态势,包括原始社会中彩陶、雕塑、岩画等早期图案,商周时期的鸟纹、动物纹、玉器,秦汉时期人神共娱的西王母、车马纹等。这些图纹代表了各个朝代的时代特性,比如隋唐时期的图案尽显雍容华贵气质,两宋时期则为典雅秀丽清新风,一直至清代 图必有意 话吉祥的美好寄托,传统与现代结合,全面阐释了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之美。
中国是世界上早开始养蚕缫丝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文明就是一部稻桑文明史。丝绸薄如蝉翼,轻如云雾,却承载了厚重的五千年文明。 在中国丝绸史上,宋代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时代。有宋一代,丝织业工艺成熟,民间丝绸生产空前发达,丝织品产量远胜前朝、种类极大丰富,纱罗、宋锦、缂丝等高端丝织物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宋代审美文化成就辉煌,体现在丝织业上,就是宋代摹仿绘画作品的缂丝与刺绣具有极高艺术水准,丝绸装饰纹样多变。宋代工商业繁荣,除了向辽金输送岁币和开展榷场贸易外,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将丝织品输往海外。 本书以中国两宋时期的丝织业为研究对象,从十个方面对宋代织绣做了全面而简明的论述,考察丝绸承载的文化意义,展现出宋代独有的审美格调和人文特性,力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黏土是一种非常适合手工艺新手的材料,风格多样,易于掌握。本书将从基础技巧开始,结合版画、油画、拼贴和纹理创作技巧,通过5幅作品的完整创作过程讲解,教你打造出妙趣横生的立体混搭艺术作品。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 使用黏土 传授切割、塑形、压印、雕刻等基础技巧; 黏土作品 5个分步骤练习,带你创作5幅全尺寸黏土作品; 收尾技巧 讲解传授上色、润饰等技巧; 创意作品 提供练习模板供你自由创作,大胆发挥创意,玩转不同风格。
本书是有关宋代漆艺的研究,围绕《髹饰录》开展。《髹饰录》是迄今所见唯一一部得以流传至今关于中国古代漆艺 独特的文本。《髹饰录》以其完整且细致的工艺知识作为表达的载体,在框架安排上便奠基自“天人合一”这一抽象观念,又在此架构下按照所涵盖的技术知识尽可能贴入地编排进各门划分之中。从概念到术语、系统到分支,《髹饰录》稳固地构建起了一座连接漆艺思想与实务之间的桥梁。《髹饰录》对于明代漆艺史研究乃至整个中国漆艺史研究具有珍贵价值,至今仍不可小窥其贡献和影响。
《点亮城市夜景:璀璨之都》是中国本夜景刮刮书,是继《秘密花园》涂色书之后的又一新型减压神器!夜景刮刮书无须配色涂色,只需用一支笔刮去灰色线条轮廓,便可绘制精美时尚的夜景刮画。不仅可以刮走烦恼,疗愈身心,而且可以将华丽大气的夜景图装裱,用于家居装饰或赠与友人。 《点亮城市夜景:璀璨之都》收录了12处城市知名景点,让您在减压排忧之余,还可以感受到别样的优美风景和充满魅力的文化熏陶。
《中国葫芦》是一部中国的书。书分上下卷:上卷七章,讲葫芦各种装饰方法、历代艺人和标准器物。下卷五章,介绍鸣虫畜养、欣赏乐趣及旧京习俗。图版彩色精印,共267幅。另有黑白图78幅,随文刊出。入选葫芦器,多宫廷珍秘,即使民间所藏,亦属精品。每件器物,撰有说明,或详细,或简要,均生动隽永,自具风格。作者对自己玩了一辈子的葫芦,作出独特的总结。本书原名《说葫芦》,1993年在香港出版中英文合刊本,立即驰名海外,广博好评。今为飨国人,以中文简体字印行,除文字、图片略有修订外,并后附新著三篇。名品荟萃,佳纸精装,足以怡人,足以传世。
作者在我国个发现了自中国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的玉石造型规律——比喻、借代、象征、婉言、暗示甚至于籍典等艺术造型手法的普遍使用,由此而精选我国近年出土的国宝级、一级玉雕百余件,按时代先后顺序排列,件件作品都作了独创性的分析,得出来几乎让人瞠目结舌的全新认识,从而让读者能在出人意料的精彩图片对照当中、在融通贯穿古今中外可读性较强的文字当中,得到:破译古代玉雕内涵的密码,判断玉器不走眼的能力,神话和历史清晰叠合的乐趣,史前文化和今天民俗之间联系的话题,神话创作全新窗口的开启钥匙,艺术创作与设计突破现今模式的依据,中华民族文化世界的自信等等。
《掇珍集》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手工艺和文人生活雅趣的文言文小品图文集,通过个人视角展现中国手工艺的悠久传统,引人入胜。作者赵普作为著名主持人,亲自诵读了全文,读者可以利用书中对应的二维码方便地欣赏。书前有著名学者金耀基教授等亲自作序。书中有近百幅与文字相关的精美插图。图中作品大都出自当代高水平的匠人之手,展现了当今中国匠人的眼界和水准。此外,全书由美国东密歇根大学哲学系教授柏啸虎( Brian Bruya )先生等反复推敲,译成精美英文,使英文读者也可以一窥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中国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中国葫芦》是一部中国的书。书分上下卷:上卷七章,讲葫芦各种装饰方法、历代艺人和标准器物。下卷五章,介绍鸣虫畜养、欣赏乐趣及旧京习俗。图版彩色精印,共267幅。另有黑白图78幅,随文刊出。入选葫芦器,多宫廷珍秘,即使民间所藏,亦属精品。每件器物,撰有说明,或详细,或简要,均生动隽永,自具风格。作者对自己玩了一辈子的葫芦,作出独特的总结。本书原名《说葫芦》,1993年在香港出版中英文合刊本,立即驰名海外,广博好评。今为飨国人,以中文简体字印行,除文字、图片略有修订外,并后附新著三篇。名品荟萃,佳纸精装,足以怡人,足以传世。
中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至清朝中后期,它进入鼎盛时期。京剧是我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枝最绚丽的花朵,它以剧目丰富、表演精湛、唱腔优美、服饰艳丽,受到观众的喜爱而广为流传。 改革创新剧装服饰的例子不胜枚益,其间有很多讲究。许多精品在艺术上的创新可谓异彩纷呈,各有千秋。梨园界一致评价“名旦”京剧服饰的艺术特点为:梅派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尚派刚健挺拔,洒脱大方;程派清秀典雅,柔中带刚;荀派活泼秀丽,自然洒脱。 中华民族几千年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遗产,京剧服饰艺术就其中之一。京剧服饰要发展,一方面我们要尊重艺术传统,一方面又要根据剧情及人物的身份、性格的具体要求大胆变通,敢于探索和创新。这样,京剧服饰艺术才能不断得到弘扬,这一独特的民族艺术才能源远流长,永放光辉。
《考工记》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制订的一套指导、监督和评价官府手工业生产工作的技术制度。其篇幅不长,总计不到7000 字,而内容非常丰富,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设计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也包含了当时的思想文化观念,其中科技和工艺设计的信息量相当大,内容涉及先秦时代的制车、兵器、礼器、钟磬、练染、建筑、水利等手工业技术,还涉及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考工记》成书本无图,因年代久远,所涉大量名物,仅凭文字注释,想必会给今天的一般读者造成理解困难。新的解读形式以图说为好, 一幅恰当的图不仅可补文字难以表达之不足,也会增加更多的信息。《考工记图说》选配上百幅图,以图注文,图文互补,以为读者方便。
日本的七宝烧是我们所说的珐琅工艺,佛教经典《阿弥陀经》记载了金、银、琉璃、水晶、砗磲、赤珍珠、玛瑙这七样宝物,制作完成后的七宝作品呈现出来的那种美令人惊叹,它们就像七样宝物一样璀璨夺目,故日本人称之为七宝烧。作者高桥通子是日本非家传脱胎七宝烧的创始人,也是日本现代七宝烧艺术的领军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作者曾多次受邀到中国做艺术交流和讲座。《美丽的七宝世界》是高桥通子50余年七宝艺术创作的经验总结,书中讲述了日本七宝烧的起源、发展历史,也讲述了作者与七宝结缘的故事,主体部分用详实的图文讲解七宝烧的几十种工艺技法及制作过程,包括工具使用、材料说明、制作步骤,是迄今为止讲授七宝烧工艺全面又详尽的书籍,也可以说是一本以手工艺制作为主,兼理论讲解的经典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