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美》为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围绕茶与美这一主题展开论述的散文集,初版于1941年,为柳宗悦的代表性著作。全书共收录了包括《器物的后半生》《 茶 之病》《利休与我》《陶瓷器之美》在内的16篇文章,从各个角度阐述了柳宗悦关于何为 美 的思考。茶道对于日本的美术、工艺、文化及精神内核具有深远的影响,至20世纪上半叶,茶道在日本社会极度盛行,但已内核空洞、因袭陈旧。作为民艺运动的领军人物,柳宗悦在本书中痛斥固有的茶道对于美的束缚,论及茶的精神与美的本质,强调需以新的观点将茶道引回发展的正途。 《民与美》是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的代表作之一,为《茶与美》的姐妹篇。本书收录了包括《杂器之美》《工艺与美术》《民艺的意义》《作物的目标》在内的二十余篇散文。这些文章聚焦于工艺美术,或多或少都触及了 民 与 美 两
图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既可独立欣赏,也可用于装饰;图案之美,自中国五六千年前造型多姿的彩陶到如今体现着文化品位的时尚生活中的应用,一直以来广受大众和专业研究者的重视,而图案设计也体现着设计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历代图案之美》以时间为线,上至原始社会,下至清代,系统讲述了中国传统图案的发展、传承、创新,结合各类图案所属的历史文化背景阐释了不同时期图案的发展态势,包括原始社会中彩陶、雕塑、岩画等早期图案,商周时期的鸟纹、动物纹、玉器,秦汉时期人神共娱的西王母、车马纹等。这些图纹代表了各个朝代的时代特性,比如隋唐时期的图案尽显雍容华贵气质,两宋时期则为典雅秀丽清新风,一直至清代 图必有意 话吉祥的美好寄托,传统与现代结合,全面阐释了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之美。
《点亮城市夜景:璀璨之都》是中国本夜景刮刮书,是继《秘密花园》涂色书之后的又一新型减压神器!夜景刮刮书无须配色涂色,只需用一支笔刮去灰色线条轮廓,便可绘制精美时尚的夜景刮画。不仅可以刮走烦恼,疗愈身心,而且可以将华丽大气的夜景图装裱,用于家居装饰或赠与友人。 《点亮城市夜景:璀璨之都》收录了12处城市知名景点,让您在减压排忧之余,还可以感受到别样的优美风景和充满魅力的文化熏陶。
漆器之美,符合东方美学的意向:含蓄、温润、内敛,却精致不失空灵,实用与唯美兼具,不仅很长时间内有着不可替代的美学特征,更承载了中华文化的智慧与骄傲。本书作者张志纲老师,是从清华美院教授周剑石,其对漆事的真诚与执着,让其成为近年来在漆器上的成就令人瞩目。本书张志纲老师结合自己对漆器教学和实践的思考,对漆器审美的研究撰写,张志纲老师以独特的视角,从五个方面展现了漆器的方方面面,前世今生。作者从漆的认知开始,讲述了漆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包括语中漆、画中漆、书中漆等等,同时介绍了古今的经典漆器。紧接着,作者从寻找真正的漆着笔,介绍了目前漆器的制作、现存漆器的使用。再讲漆器的制作和工艺演变。第四、五部分,结合茶道,讲述了漆之道,漆器造成、纹样中所蕴含的东方美学和哲学思考。本书从文字到图
中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至清朝中后期,它进入鼎盛时期。京剧是我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枝最绚丽的花朵,它以剧目丰富、表演精湛、唱腔优美、服饰艳丽,受到观众的喜爱而广为流传。 改革创新剧装服饰的例子不胜枚益,其间有很多讲究。许多精品在艺术上的创新可谓异彩纷呈,各有千秋。梨园界一致评价“名旦”京剧服饰的艺术特点为:梅派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尚派刚健挺拔,洒脱大方;程派清秀典雅,柔中带刚;荀派活泼秀丽,自然洒脱。 中华民族几千年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遗产,京剧服饰艺术就其中之一。京剧服饰要发展,一方面我们要尊重艺术传统,一方面又要根据剧情及人物的身份、性格的具体要求大胆变通,敢于探索和创新。这样,京剧服饰艺术才能不断得到弘扬,这一独特的民族艺术才能源远流长,永放光辉。
本书是有关宋代漆艺的研究,围绕《髹饰录》开展。《髹饰录》是迄今所见唯一一部得以流传至今关于中国古代漆艺 独特的文本。《髹饰录》以其完整且细致的工艺知识作为表达的载体,在框架安排上便奠基自“天人合一”这一抽象观念,又在此架构下按照所涵盖的技术知识尽可能贴入地编排进各门划分之中。从概念到术语、系统到分支,《髹饰录》稳固地构建起了一座连接漆艺思想与实务之间的桥梁。《髹饰录》对于明代漆艺史研究乃至整个中国漆艺史研究具有珍贵价值,至今仍不可小窥其贡献和影响。
《陶人心语:当代日本名窑十二讲》重点介绍了较为的窑口和比较有代表的传统陶艺家,讲述了他们各自对日本传统陶艺的认知、源流、传承与发展,以及今天传统陶艺生产的现状。并从制陶原料、成型、釉药、装饰、窑炉、烧成、观念等诸多方面,强调了日本传统陶艺以及各自的特点。书中对于日本传统陶艺的各个方面,有非常细腻的描述和对传统陶艺依依不舍的眷恋以及渗透到今日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自豪,也有对现代陶艺的精彩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