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脸谱》汇集陕西秦关中秦腔戏剧脸谱第四代传承人、秦腔脸谱艺术画家家陈耀武近年创作的秦腔脸谱作品100余幅, 其中又精选40幅传统秦腔经典人物, 配以相应剧照、相应剧情简介及本脸谱的创作风格特点介绍, 是一本集精美图集、秦腔脸谱基础知识的普及型与欣赏性较强的画册类图书。
如今,随着现代化大潮的冲击,古代的纸马产地几乎都早已停止了纸马印制,仅云南、山东、河南、河北等少数地区使用纸马。但即使在这些地区,也只是极少数或个别民间艺人还在印制纸马。纸马现已属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对纸马的记忆也正在渐渐淡化。《俗神密码(民间纸马中的祭祀神像)》由沈泓所著,这十多年来,笔者50多次行走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寻找收集各地逝去的或正在逝去的民间纸马,以期留住最后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忆。本书就是关于纸马最后记忆的纪念,愿这种记忆和纪念,能为读者带来文化寻根的线索,重温民俗的惊喜。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草编材料的加工方法及工具介绍;草编原料;草料的选取与加工;草编使用工具;草编编织方法;挑压法;编辫法;缠绕法;绞编法;收边法;盘花法;编结法;草编制作范例;麦草编制品;苇草编制品;玉米皮编制品;棕编玩具;草编制品的品种、产区及保存方法;草编制品的品种; 草编制品的产区概况;草编制品的保存方法;草编制品欣赏……
《造物有灵且美》这本书里,日本工艺大师赤木明登走访了20位手艺人,并将他们的故事连同自己对“造物”的感悟记录下来,从而完成了一次对何为“美”的叩问与思考。这些手艺人遍布各个领域,又独具个性。木工手艺人史蒂芬从制作的形状里看见了自己,明白了不用语言也能表达自我,与他人相连;服装设计师敏子女士让赤木意识到,美物就是那些融入日常生活、理所当然存在的东西;陶艺家内田钢一强韧中带着不可捉摸的脆弱,作品呈现出的生命质感却能直逼人的内心;家具设计师永见真一的工房,是获得授权制作中岛乔治设计的家具;造纸人吉冈夫妇生活在山中峡谷的大自然里,耕田、造纸,活得朴素又自在;美术家前川夫妇把自己的工作称为“lolocaloharmatan”式,这句非洲土语意为“月亮、星星、季风”,他们用距离自己最遥远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
《美物抵心》与漆艺师赤木明登的另一部著作《造物有灵且美》属于同一个系列,都是通过手艺人的视角思考造物的本质。《美物抵心》是对“究竟何为美物”以及“为何要坚持以人手造物”的叩问。十年间,赤木明登走访了十多位手艺人好友,与他们一同思考并探讨“美物”的本质。这些朋友中有陶艺家安藤雅信、小野哲平、李英才;服装设计师真木千秋、约根·雷尔,等等。此书以手艺人的视角去发掘和论述真正的美物。真正的美物可能是无心之作,是手艺人本性的自然流露。物件是否美,可能取决于手艺人的技艺,也可能是他们用手给物渗入的心魂或生命。
灯彩又称花灯、灯笼。它是以竹木、绫绢、明球、玉佩、丝穗、羽毛、贝壳、锡等传统材料,以及塑胶、玻璃纸、亚克力等现代素材,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而成的综合工艺品。民间灯彩历史文化悠久,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本书分为历史源流:品类流派、文化内涵、制作工序四大部分,对民间灯彩的民俗文化方面内容加以论述。本书收集了全国各地的民间灯彩照片200余幅,让读者清晰地领略到民间灯彩的艺术魅力。
佛教是世界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前五世纪的古印度,约于西汉末年经西域渐渐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时期,汉明帝派使者去西域求佛,白马驮经,白毡裹释迦立像至洛阳,始建白马寺。佛教理论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遍及世界,是世界宗教之一;剪纸艺术美轮美奂,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中的奇葩,深受人们的欢迎,已被联合国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佛教艺术和中国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绚丽多彩,灿烂辉煌。为了努力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文化艺术,本书对中国佛教艺术和中国剪纸艺术的结合进行了初步尝试。本书中剪纸作品的原型大都来自古代的雕塑、壁画和密宗曼荼罗及佛教书籍中的图像,在其基础上改绘为剪纸形式,并对每一幅剪纸作品进行了简单的有关佛教知识的文字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