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画册作为对本土手作记忆的梳理,从 2006 年起开始收集各种相关资料,至今,《上海师傅》是本地目前*为详尽的一册与日常传统手工相关的城市视觉读物。本书以口述记录、插画,摄影的方式,记录 30 位分布在上海 10 余个区、镇,至今还在继续工作着的手作师傅,从竹、木、草、铁、布,纸不同材质的工艺,来呈现师傅们日常生活的样貌,以及工作经验中的智慧。全书主要呈现上海师傅的工作、生活图文,还包含了几位开设店铺的师傅,对一些渐渐退出人们生活的日常器具所表达的不舍之恋,共涉及手作日常生活用品 50 余件。
《中国手艺传承人丛书》共 20册,约2000千字,4000幅图片。主要呈现从京、晋、蒙、沪、苏、浙、鲁、豫、湘、粤、桂、青、新等省市自治区选取的在手艺保护、衣钵传承、工艺创新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20位代表性手艺人的鲜活案例分析。丛书以手艺传承人为线,注重对手艺人个体所掌握的技艺绝活的全面记录,借此呼吁民众正视手艺人存在的真正意义,弘扬中国手艺精神与价值,倡导建构起以手艺人为主导、以技艺为核心的活态传承发展系统,推动传统手艺的现代传承、发展、创新。 本书主要介绍湖南隆回花瑶挑花传承人奉雪妹从艺生态文化背景、手艺生涯、花瑶挑花的工艺与文化、花瑶挑花形制与花瑶文化等内容。
匠人,在保护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们一生只做一件事,把手工技艺做到极致。他们身负精湛的手艺,他们专注而低调,他们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们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他们是很多中华传统符号的制作者,更是中华性格的集中体现。丛书从璀璨的中华文化中选择代表性的物品,挖掘其背后制作匠人的精神世界和高超技艺。通过挖掘物品背后的匠人故事,从传统匠心中既萃取精华,又提纲挈领,解读无数匠心背后的地理渊源、历史文化背景,展现中国匠人劳动的智慧和文明的传承。
本书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下,对湖南通道地区的侗锦织造技艺进行的个案研究。侗锦织造技艺历史悠久,是侗族传统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侗族传统文化的存续,在2008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现代化背景下,如何看待侗锦文化的再生产,侗锦织造技艺的现代传承体系如何实现有效的发展是本书研究的重点。《BR》 本书主要围绕侗锦存在的地域社会、侗锦的起源与社会功能、侗锦的材料与技艺、侗锦的审美表达、侗锦的传承现状及侗锦的生产经营情况展开论述,对侗锦织造技艺传承与再生产进行思考,分析了侗锦织造技艺的活态流变状况及其与现代技术的碰撞与整合,阐释了在技艺传承中应有的理念和尝试的方向。
《中国手艺传承人丛书》共 20册,约2000千字,4000幅图片。主要呈现从京、晋、蒙、沪、苏、浙、鲁、豫、湘、粤、桂、青、新等省市自治区选取的在手艺保护、衣钵传承、工艺创新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20位代表性手艺人的鲜活案例分析。丛书以手艺传承人为线,注重对手艺人个体所掌握的技艺绝活的全面记录,借此呼吁民众正视手艺人存在的真正意义,弘扬中国手艺精神与价值,倡导建构起以手艺人为主导、以技艺为核心的活态传承发展系统,推动传统手艺的现代传承、发展、创新。 本书主要介绍娘本中国唐卡大师从艺人文环境、手艺人生、手艺绝技、代表作品、著述及访谈实录等内容。
《中国手艺传承人丛书》共 20册,约2000千字,4000幅图片。主要呈现从京、晋、蒙、沪、苏、浙、鲁、豫、湘、粤、桂、青、新等省市自治区选取的在手艺保护、衣钵传承、工艺创新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20位代表性手艺人的鲜活案例分析。丛书以手艺传承人为线,注重对手艺人个体所掌握的技艺绝活的全面记录,借此呼吁民众正视手艺人存在的真正意义,弘扬中国手艺精神与价值,倡导建构起以手艺人为主导、以技艺为核心的活态传承发展系统,推动传统手艺的现代传承、发展、创新。 本书主要介绍江苏宜兴紫砂陶传承人汪寅仙从艺人文环境、手艺生涯、薪火传承、手艺绝技、代表作品、著述及访谈实录等内容。
《中国手艺传承人丛书》共 20册,约2000千字,4000幅图片。主要呈现从京、晋、蒙、沪、苏、浙、鲁、豫、湘、粤、桂、青、新等省市自治区选取的在手艺保护、衣钵传承、工艺创新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20位代表性手艺人的鲜活案例分析。丛书以手艺传承人为线,注重对手艺人个体所掌握的技艺绝活的全面记录,借此呼吁民众正视手艺人存在的真正意义,弘扬中国手艺精神与价值,倡导建构起以手艺人为主导、以技艺为核心的活态传承发展系统,推动传统手艺的现代传承、发展、创新。 本书主要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木雕的代表性传承人陈培臣从艺人文环境、手艺人生、手艺绝技、代表作品、著述及访谈实录等内容。
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国历史上积淀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瑰宝,如今大多只能存活于部分人的记忆中,它们正在不能承受的轻视之痛中淡出时代文明和城市文明的视线。这些美妙的传统艺术如果不能被时尚被艺术设计应用和传播,它将成为人们时尚生活的盲点。由于我国社会重视程度不够,政府的宣传保护力度不强,导致一度辉煌的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空间愈发狭隘,如今不仅失去了大众的认可,还失去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度与当代市场。 中国传统的戏曲服饰是我们高端的文化财产。从当代时尚艺术设计的视觉来传承中国戏曲服饰纹样图饰是值得格外重视和珍惜的。根据生活化的需求和*的科技发展,将新思考、新概念、新风格、新形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转换到具体的作品创意中,通过对中国戏曲服饰图案纹样的整合研究,把中国传统京剧艺术与现代时尚
《中国手艺传承人丛书》共 20册,约2000千字,4000幅图片。主要呈现从京、晋、蒙、沪、苏、浙、鲁、豫、湘、粤、桂、青、新等省市自治区选取的在手艺保护、衣钵传承、工艺创新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20位代表性手艺人的鲜活案例分析。丛书以手艺传承人为线,注重对手艺人个体所掌握的技艺绝活的全面记录,借此呼吁民众正视手艺人存在的真正意义,弘扬中国手艺精神与价值,倡导建构起以手艺人为主导、以技艺为核心的活态传承发展系统,推动传统手艺的现代传承、发展、创新。 本书主要介绍东阳竹编传承人何福礼从艺生态文化背景、何福礼的手艺人生、竹编技法与手艺绝技、何福礼的手艺代表作等内容。
本书立足于工艺学和民俗学视域,着眼于极具地域特色的荆楚手工艺文化,不仅廓清了我国历史上关于 工 百工 和 手工艺 等概念的源流,梳理了湖北手工艺文化的传承脉络和美学特色。更重要的是,本书以详尽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对荆楚大地上与人们衣、食、住、行、用、娱、祭等民俗生活息息相关的近四十个手艺项目的发展脉络和传承状况进行了清晰地梳理和忠实地记录,从历史源流、工艺流程、技术细节、所用材料,到艺人现状和技艺传承等各方面翔实记录民间手工艺的发展状况。并阐述民间手工艺与荆楚各地人们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信仰、情感、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等方面的关系,探讨这些手工艺所隐含的文化价值。 本书是我国部基于地域性的、全面反映与人们民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间手工艺的学术专著,堪称一部当代 天工开物 。 (全书共3
全面综合地介绍土家族民间美术,从中探寻土家族民间美术中的审美形态,功能结构,符号象征意义及其文化精神,论述土家族民间美术不同样式的风格特征和表现形式。以具体翔实的图像资料向我们展示出土家族民间美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代表,充分体现了土家文化的精神。本次增订,一方面对初版不足及疏漏处加以改正,同时在田野考察部分增加一个印张,使鄂西傩面研究有进一步突破。
《天工开物》是明代学者宋应星所著,刊印于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又细分做18卷。上篇记载了常见谷物的栽培和加工方法,养蚕、纺织和染色的技术,以及制盐、造糖的工艺。中篇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舟车的制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篇则主要集中于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宝石的采集加工等。 《天工开物》是世界部记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以大量生动细节留存了丰富的古代科技史料。它也是世界部百科类图书,曾流传于日本及欧洲各国,引起极大反响,被誉为“百科全书之祖”。 本书为原著的白话编译本,文字明快生动,同时配以大量古代文物、绘画以及准确逼真的彩色手绘植物图谱,而157幅优雅古朴、翔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