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是一个庞大的造型世界,实实在在与广大平民共存了数千年,并自始至终沿着自己的规律去进行创造,发展成一深厚而丰富的艺术体系。正是这些典籍不载、正史不论的民间艺术,在很大范围内支撑着一个民族的元气和凝聚力。 自 1986 年至 1989 年,杨先让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的组建者之一,率领考察队 1 4 次深入黄河流域,考察当地的民间艺术种类、艺术风格、民间艺人、节庆习俗等,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 8 省(区)。在走访中,考察队积累了近千张图片资料,并整理出二十多万字的文本,汇集成《黄河十四走》一书。书中不仅详述了诸如安塞腰鼓、汉画像石、木版年画、剪纸、农民画、石刻、泥(面)塑等民间技艺,还分析了其艺术风格、反映的民俗风貌、折射的文化内涵等,并记录下当时优秀的民
本画册作为对本土手作记忆的梳理,从 2006 年起开始收集各种相关资料,至今,《上海师傅》是本地目前*为详尽的一册与日常传统手工相关的城市视觉读物。本书以口述记录、插画,摄影的方式,记录 30 位分布在上海 10 余个区、镇,至今还在继续工作着的手作师傅,从竹、木、草、铁、布,纸不同材质的工艺,来呈现师傅们日常生活的样貌,以及工作经验中的智慧。全书主要呈现上海师傅的工作、生活图文,还包含了几位开设店铺的师傅,对一些渐渐退出人们生活的日常器具所表达的不舍之恋,共涉及手作日常生活用品 50 余件。
匠人,在保护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们一生只做一件事,把手工技艺做到极致。他们身负精湛的手艺,他们专注而低调,他们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们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他们是很多中华传统符号的制作者,更是中华性格的集中体现。丛书从璀璨的中华文化中选择代表性的物品,挖掘其背后制作匠人的精神世界和高超技艺。通过挖掘物品背后的匠人故事,从传统匠心中既萃取精华,又提纲挈领,解读无数匠心背后的地理渊源、历史文化背景,展现中国匠人劳动的智慧和文明的传承。
本书内容来自十几位国际及国内花艺大师极具创意的现代欧式花艺设计作品,由专业摄影师实景拍摄,图片十分精美,并由资深从业者对设计手法的专业解析。本书中的花艺作品代表着国际花艺行业领先水平,涉及家居与商务陈列作品、现代欧式花束作品、突出设计感的陈列作品以及手捧作品,题材的先进性和代表性以及时尚、实用程度,使本书成为专业花艺师和软装设计师不可多得的参考用书。
《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年画卷(上)》所编选的年画作品,突出民间年画优秀传统,展示民间匠师以优美朴素的艺术语言,反映人民美好的愿望,注意选择不同年画产地的代表作品,注意不同题材和不同风格的表现,同时,注重作品4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使人们从中领略到民间年画的鲜明特色和丰富多彩的面貌。年画植根于群众的沃土之中,必然会根深葉茂,繁花似锦,有着无限美好的前景。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世俗向来将为士大夫服务的文化称之为“雅”文化;为民间大众所欣赏和喜爱的文化,看成难登大雅之堂的“俗”文化。 民间工艺,源于大众文化范畴,历代仕宦将其视为“雕虫小技”。 广东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大省,是工艺美术生产总值和出口总值居全国前茅的省份。在全国工艺美术门类中:广州的三雕和粤绣、肇庆的端观、石湾陶塑、潮州瓷塑、潮州木雕、广东彩瓷、潮汕抽纱等毋庸置疑地确认为“广东十大响当当的工艺品牌”。我们不仅从理论研究人手,挖掘、搜集、总结其历史渊源及传统技艺,并著书立说,传之后世;同时,要大力推介这些品牌,进一步繁荣创作,促进产业化生产,提高其知名度,故拟力争每两年举办一次“全省民间工艺精品展”。
本书立足于工艺学和民俗学视域,着眼于极具地域特色的荆楚手工艺文化,不仅廓清了我国历史上关于 工 百工 和 手工艺 等概念的源流,梳理了湖北手工艺文化的传承脉络和美学特色。更重要的是,本书以详尽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对荆楚大地上与人们衣、食、住、行、用、娱、祭等民俗生活息息相关的近四十个手艺项目的发展脉络和传承状况进行了清晰地梳理和忠实地记录,从历史源流、工艺流程、技术细节、所用材料,到艺人现状和技艺传承等各方面翔实记录民间手工艺的发展状况。并阐述民间手工艺与荆楚各地人们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信仰、情感、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等方面的关系,探讨这些手工艺所隐含的文化价值。 本书是我国部基于地域性的、全面反映与人们民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间手工艺的学术专著,堪称一部当代 天工开物 。 (全书共3
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第 一 辑)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被 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规划项目。《海峡两岸木版年画艺术口述史》是该丛书中的一本。本书通过对海峡两岸木版年画传承人、研究学者口述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一方面填补了该领域的史料空白,另一方面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海峡两岸民间年画艺术的整体风貌与发展现状。
作者从1950年至今收集的上千幅剪纸藏品中,经过选择、拍照、打印、扫描等工作,挑选、整理出很具剪纸艺术特色的典型作品成书,将一部山东人民审美的“生活史”奉献给大家。本书的剪纸作品分为山水人物、神话传说、鸟兽虫鱼、民俗故事等题材,展示出胶东地区剪纸精致、细腻,鲁北地区剪纸简括、粗犷,鲁南地区剪纸线条流畅、洗练等山东不同地区的剪纸风格。剪纸艺术具有人类学、民俗学、美学、哲学、政治、经济等多种学科的研究价值,本书可被看作研究山东民间艺术的“活化石”。
《中国传统题材造型(第6辑)》共包括《关公》、《济公》、《仕女》、《文人雅士》四本专集。 关公,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在中国一系列的,武将神将中,为人所称道。造型艺术家创作的武将神将中,也数关羽的形象多,也有光彩。本集通过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章节,表现了关公英武而忠义的造型神韵。 济公,貌似疯癫,举止似痴若狂,却是一位学识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他那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在民间流传十分广泛。历代为济公造像的艺术家很多,本集以济公的经历和故事传说为主线,再现他的风采。 仕女,指的是历代社会中有一定地位或者有一技之长的妇女。本集通过“四大名花”“梦回大唐”“雅事盛韵”“天籁香音”“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