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童年的对谈》是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先生针对当下儿童的成长环境,围绕儿童阅读与生命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自然教育、语言教育等家长、老师关注的主题进行对谈交流。二位名家从当今社会儿童的生活出发,深入浅出地阐释自己的儿童观、教育观以及儿童文学观等。该书突出儿童的主体性,教育的引领性和儿童文学的普及性,强调能动的儿童主体观、互动的家庭教育观和终身学习观,旨在丰富家长、教育者、儿童文学传播者的教育理念,缓解 教育焦虑 ,是家长和老师引导孩子快乐成长和学习的实操指导书。
欲明大道,必先学史。中国古代有不少家训,凝结着古人家庭教育的智慧,流传千古。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规是家庭言行的方向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一个家庭的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也反映出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平、文化素养、价值追求。良好的社会风气离不开优良的家风,而优良的家风又需要家规来培育。 本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核心价值理念为依据,从传统典籍文献中精选了100余条关于家风家教的典故,并以100余个鲜活的小故事和现代启示加以解释说明,希望广大读者在研习典故、阅读故事的同时,领会其中蕴含的关于修身养性、求学做人、干事创业、为官从政方面的优良传统和深刻道理。
《养育的基本》又名《教育与美好生活》,是英国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伯特兰 罗素的经典名作,深入探讨了教育在塑造个人和社会方面的重要性。全书共分为三部分,前言综论了现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目的,第一篇、第二篇站在家长、教师、学生和社会的角度,对品性教育和智力教育进行了分析。书中详述了学校和专业的选择、课程安排、学习方法、授课技巧和美感培养等具体问题,提出教育应以民主主义为指导思想,应重视教育的实际功能,认为教育所要培养的理想品性包括活力、勇气、敏锐和理性四种品质。 该书发表于1926年,书中大部分的教育倡议在当下仍然历久弥新。
这是一本风靡全球的儿童趣味自然探索百科,通过88个户外游戏,150多种动植物知识,100多个野外生存技巧和安全常识,给家庭的自然探索提供解决方案,让我们可以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得到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从高山深谷到河海江流,从森林草原到城郊公园,从气候天文到动植物地理,全书涵盖实用生活小技能、自然科普小知识、亲子互动游戏实验、美食节目等板块,丰富的内容包括:7个自然场景、15种自然现象、88个户外游戏、150多种动植物知识和100多个野外生存技巧和安全常识! 来自欧洲的自然探险达人带你发现大自然的妙趣,丰富又有趣的科普知识和活动,体验边玩边学的快乐,在实践探索中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让孩子在愉快的阅读和难忘的冒险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作者从多年的美术启蒙教育实践出发,认为想象力不仅与艺术创作有关,各种科学类学科也都需要具有想象力的头脑。人们*终是通过想象力和所学知识的有机结合,才形成了创新能力。而想象力空间具有巨大潜质可以开发,幼儿教育时期正是想象力发展的关键期。作者以提倡并实践的艺术与科学教学实践为基础,同时也游历了三十多个国家考察不同的美术教育体系,收集了大量的成功教学案例,澄清了一些教育误区,探讨了想象力是如何产生的,想象力与情绪,想象力与数学、音乐等学科的关系,以及如何激发、保护和引导想象力。 本书不仅可以为家长提供激发孩子想象力的解决方案,对幼小阶段培训机构的课程开发也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本书针对小学阶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需要,提出了一套品格教育实施方法,认为诚信、负责、专注、勤奋、节制、忍耐、感恩这七种品格,是人格的重要支柱。全书通过概念讲解、故事叙述、案例解析、工具测评等,借助情景体验式方法,以 做中学 的模式,帮助家长和老师引导孩子从有趣的活动中亲自体验品格的重要性,认识到品格的内涵,之后再将正向认知(信念)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书中,大师用幽默、犀利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200多个家庭的情感故事。如果你的孩子正在制造你无法解决的麻烦,如果你的婚姻正陷入争执或平淡,如果你的家庭正在被烦恼纠缠,如果你希望改变……那么,你不妨到这套书中寻找。因为,大师告诉我们:别人的故事,其实也是我们自己的故事,窗里窗外,反映的是同一个世界。孩子是一面镜子,反映着家庭的众生相。如果你要镜子清明,就是仔细思量,努力创造一个家庭的新形象。
本书提出一种以家长思路观念全方位转变为基础,以系统思维、辨证施教的方法为桥梁,以实现“三和谐”为目标,从而实施家庭智慧教育的思路和方法。书中向人们展示了智慧教子的八大方法:共同成长法、环境塑法、相似性思维法、三爱激励法、唤醒童心法、人生管理法、社会教育法,提供了家庭教育的创新理论和实践,具有显著的思想内涵和可操作性。 人们往往以家庭教育就是教育孩子,家庭教育的方法就是以说教为中心奖惩为延伸,放纵、放任、放弃为无奈选择的过程。所谓教育就谐、身心失谐的“失谐家教”中“生产”着一个个“问题”孩子,造成了今天家庭教育的尴尬局面。其实,家庭教育是在导航中全家人共同成长为智慧人的全过程教育、全方位教育、全脑的教育过程。和谐家教才是现代的智慧选择。
《是这样训练出来的》是迈克尔与黛比夫妇第yi本关于训练孩童的书,以多种语言在许多国家出版,逾7010858 本书的大特色在于,如《是这样训练出来的》一样,看问题犀利,解答毫不妥协,既不回避问题,回应也诚实勇敢,使父母对“训练”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领受: 真正有效的训练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当训练和标准伤害了你与孩子的关系时,你要降低标准,首先修复被破坏的关系;对孩子的训练要遵循一以贯之的原则,忍耐且不妥协;好的训练是,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先要成为那样的人;训练不是目的,是为了造就和成全;训练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技巧,而是从上帝而来的恩典、怜悯和爱。 父母在实践这些原则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喜乐、顺服、忍耐、节制、诚实和勇敢等生命品格,。
本书从情绪、情感、性格、品格、自立、意志、兴趣、交际等8个方面来阐述,揭示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现状,从而给出方法,让父母走进孩子的世界,看到他们所需要的是什么,从而明白自己应该做的是什么。 21世纪呼唤高情商的孩子,更呼唤高情商的父母,因为父母的处世方式和教育方法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巨大的影响。只有父母成为高情商的人,懂得如何去开启孩子自信、成功、幸福的人生之门,才能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 孩子就像是一件艺术品,需要保护与欣赏。保护不应过分,欣赏不应吝啬,这样才会让这件艺术品更有价值。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在这些方面携手努力,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怏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