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曾于2014年1月在中国大陆首次出版,应广大读者朋友要求,我们对本书进行了改版重印,目的有三:其一,对芗斋先生的著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整理,使全书的结构更加清晰,并增添了许多珍贵的照片资料,使读者可以对先生的武学思想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其二,习拳不等于成为武夫,习拳的目的是通天彻地,开发智慧,得大自在。此为读者最应用心体会处。其三,芗斋先生一生把中国武术、气功、中医、康复、养生与保健等知识融为一体,强调了以简而精的“站桩”为主要手段,发展出一种实用简便的“养生桩”。“站桩功”有着深厚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深刻的哲理,以及一系列科学独特的训练方法。本书也着重强调了站桩修习次第。此为读者朋友们应重点关注的知识。
《王宗岳太极拳论》,也就是在太极拳界备受瞩目的“老三本”太极拳谱,是太极拳文献目前的里程碑。本次出版以“老三本”中流传最广、影响的“郝和珍藏本”为基础,参合央视《寻宝》节目中的民间国宝“启轩藏本”及坊间流传的相关内容,为读者提供详细的校注和说明。
“中国象棋大师之路自学丛书”包括《象棋初级教程》、《象棋中级教程》、《象棋不错教程》三册,自2005年出版以来,受到广大专业和业余棋手的喜爱,长销且畅销,已成为象棋类图书发展目前一座里程碑。现应广大象棋爱好者的强烈要求,三本位作者与时俱进、呕心沥血、不断完善后推出丛书的第二版。象棋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遗产,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千百年来,经过众多棋手的不断研究、探索,对棋艺理论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系统的了解。特别是从1956年象棋被正式列入体育比赛项目以后,更有了靠前的发展。象棋作为一门科学,一种艺术,自然离不开正确的学习主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迅速提高象棋水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套丛书是象棋爱好者提高自己棋艺水平的优选学习用书,介绍了象棋的布局、中局、残局下法,并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武术家赵剑英及其弟子习武多年的集大成之作,主要内容包括武当太乙五行拳等武当秘传功法的套路演练、历史沿革。旨在帮助广大武术爱好者学习武当武术,在日常习练中有所收益。
FK 查极限词 div#cha_img {height: 28px;width: 85px;background: #333;display: block;border-radius: 3px;font-size: 13px;line-height: 28px;text-align: center;border: 1px solid #fff;opacity: 0.6;}#cha_img a{text-decoration: none;color: #fff;}#cha_img:hover{color: #fff;opacity:0.9;}#cha_img a i{text-indent: -3px;display:block;float:left;width:22px;height:22px;background:#f00;margin-top:3px;margin-left:4px;border-radius:15px;line-height:22px;font-size:12px;font-weight:bold;text-align:center;}
本书为“功夫探索”系列之一,含武道述综、内家阐秘、内劲修炼、太极指南四大部分。作者以自己多年学武所得,不保守、不弄玄虚地写作了这本可称为武术普及领域的良心读物。武道述综部分详细介绍了武术的文化属性,解释清楚了武术博大精深的根源;内家阐秘部分介绍了目前社会上对内家拳感觉颇为神秘的武术内劲及其他好奇的点做了客观细致的分析;太极指南部分对目前流传的太极拳训练方法弊端及改进做了提纲挈领的指导,满足数以亿计的太极拳爱好者寻求太极内劲的心愿;内劲修炼毫无保留地介绍了内劲入门的练法,对无极桩和混元桩历来不外传的关键要领做了透彻的说明。
李经梧(1912~1997)为中国20世纪一代武术大师,太极拳家。他在武术上融吴式、陈式、杨式、孙式等四家太极功夫于一体,臻于化境。 王大勇、吕德和、梅墨生、李树峻编著的《李经梧传陈吴太极拳械集》为《大道显隐——李经梧太极人生》(2007年版)、《李经梧太极内功及所藏秘谱》(2010年版)的续篇,集中收入了李经梧学习并传授的陈式和吴式太极拳械的主要套路。内容有陈式太极拳一路和二路( 捶),吴式太极拳、剑、刀,太极推手和太极杆,同时也收入了李经梧入室弟子、再传弟子名录。
本书用新颖有趣的方式表现二十四式太极拳,对拳架重新拆解,对每个动作通过高清连拍完整呈现连贯运动轨迹,用各种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比喻加深读者对动作的记忆,同时兼顾了拳理、拳论等入门知识,整书清新隽永,文笔优美,在教会读者习练太极拳的同时也让人领略一番传统文化之美。
本书从陈氏太极拳的基本功入手,通过对陈氏太极拳经典理论的解析,着重对陈氏太极拳的手法、身法、步法、站桩、缠丝劲、呼吸、拳法以及膝关节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做了详实的介绍,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发劲方式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分类, 提出并阐述了武术技击中“尺劲、寸劲、厘劲、毫劲、丝劲”五种劲别的形式和关系。全书图文并茂,内涵丰富,是帮助太极拳爱好者学习太极拳理论、掌握习拳要领、提高太极拳技艺的一本实用书籍。
《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下卷)》影印的目的,旨在供各界武术爱好者鉴赏、研习和参考,以达弘扬国术,保存国粹,俾后学者不失真传而已。原书大多为中华民国时期的刊本,作者皆为各武术学派的嫡系传人。他们遵从前人苦心孤诣遗留之术,恐久而湮没,故集数十年习武之心得,公之于世。从一书内容丰富,树义精当,文字浅显,解释详明,并且附有动作图片,实乃学习者空前之佳本。原书有一些涂抹之处,并不完全正确,恐为收藏者之笔墨。因为着墨甚深,不易恢复原状,并且尚有部分参考价值,故暂存其旧。另有个别字,疑为错误,因存其真,未敢遽改。我们只对有些显著的错误之处和版面上的墨点等,做了一些修改的工作;对缺少目录和编排不当的部分原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