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影印的目的,旨在供各界武术爱好者鉴赏、研习和参考,以达弘扬国术,保存国粹,俾后学者不失真传而已。 原书大多为时期的刊本,作者皆为各武术学派的嫡系传人。他们遵从前人苦心孤诣遗留之术,恐久而湮没,故集数十年习武之心得,公之于世。丛书内容丰富,树义精当,文字浅显,解释详明,并且附有动作图片,实乃学习者空前之佳本。 原书有一些涂抹之处,并不完全正确,恐为收藏者之笔墨。因为着墨甚深,不易恢复原状,并且尚有部分参考价值,故暂存其旧。另有个别字,疑为错误,因存其真,未敢遽改。我们只对有些显著的错误之处和版面上的墨点等,做了一些修改的工作;对缺少目录和编排不当的部分原版本,我们根据内容进行了加工、调整,使其更具合理性和可读性。
易筋经是一种内外兼练的医疗保健养生功法,相传为梁武帝时代天竺和尚达摩所创。《易筋经》就是指改变筋骨的方法,经常练习《易筋经》可以收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 道光年间后的武侠小说常常提到《易筋经》,极力地渲染了练成后的神奇功用,这对我们认识和理解易筋经的功能上造成了一些误解和分歧。此书编委意在还原《易筋经》内外兼练、强身健体的养生功法实质,强调其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便于更多的功法养生爱好者学习和掌握。
《咏春拳寻桥练法与用法》的写作特点是先去深入剖析“寻桥”的精义与内涵,总结出了可行练习的方法,再以此指导套路练习与实战应用训练,从而为后续的咏春拳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本书不但凝聚了笔者魏峰多年来的心血与修炼心得,也融合了众多前辈们对“寻桥”的见解与经验。
苗刀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刀技,起源于西汉初年的环首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本书内容为苗刀的历史源流,苗刀的基本技法,绘译单刀法选,苗刀传人谱。文字约10万字,图片约500幅,其中古本绘图约50张幅。
赵美环编著的《五禽戏》是气功健身自学丛书之一。本书共六章节,内容包括起势调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鹤戏、引气归元。书中配有大量的插图和图解,可以让学习者领会每一图例动作要点。
《八卦掌》介绍了八卦掌源流史实,还无保留地公示了作者本人追随多位嫡传名师亲传亲授所获得的拳艺真谛;不仅用自身的技术图片直观地传授八卦掌技击术的精要,还以传统医学中经络学原理阐述了鲜为人知的八卦掌养生之道;不仅原原本本地记述了前辈讲授的拳经、拳理、功法秘诀,还以个人练功实践的体悟给予通俗的解读、诠释。这部著作限度的收集了流传当代的功法套路,堪称八卦掌功法套路之大全。
本书在对武术、哲学、武术哲学等概念进行了深刻而令人信服的分析与解说的基础上,对动态的武术展开了一次颇为深入的哲学思考。该书不仅是对武术领域中的一些重大的现实问题展开的一次深入的探讨,更是对武术哲学这门学科进行的一次尝试性的建构。该书是一部原创性的颇有价值的学术力作。
双节棍属奇门兵器,精简实用而且凶狠无比,具有惊人的攻击力和摧毁力,是世界上少有的实用格斗武器。双节棍携带方便,在隐匿的情况下出棍,可瞬间制敌。双节棍技法上的善变更是让敌防不胜防,实战时可破长兵,对付短兵更是轻松自如。双节棍除了作为武器外,双节棍锻炼又具有增强体质、加强人格修养和娱乐表演等功能。系统地进行双节棍的锻炼,能使人形态、机能乃至心理都得到全面锻炼和改善。长期坚持锻炼,可以培养顽强果敢、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使人在搏击人生中充满自信心。双节棍的演练能使人在紧张的现代生活中得到积极的放松,同时带给人速度与力的震撼和美的感受。 正因为如此,双节棍受到世界众多功夫爱好者的青睐。学习双节棍的人虽然越来越多,但大都缺乏系统的指导,《双节棍技战术修炼》的撰写就是
梅花桩,是干枝五势梅花桩的简称,也称梅花拳,是我国比较古老的拳种之一,相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源自道派,系内家拳一类,练功讲究内外结合,内外兼练,形神合一,形气合一。梅花桩动作舒展大方,刚柔相济,动静有致,无论形神皆有独特风格。梅花桩与八段锦、十三太保功在修炼时相得益彰,缺一不可。文练与武练相结合,以文练为主武练为辅,动静相间,故以养性以全气,养神以安身,气全体平,神安神益。照上述方法修炼,即可达到道家所说的性命双修、内外兼顾的目的,终可成大道矣。
古本《少林拳术精义》,一名《伏气图说、易筋经义》,书中非常详尽地介绍了少林多种上乘内功,如:伏气功、易筋经、动静功、神勇功等。原版作者署名为达摩大师。 据考而证,此功秘谱为清乾隆时期“天下技击十八名师”第三手之张大用所留;从其古本初版序言知其为清嘉庆时期祝文澜所整理。 本次出版,书名仍沿用原名之一的《少林拳术精义》。其文字主要参照民国6年10月由上海大声书局初版之《少林拳术精义》,除个别词句略有变动外,整理时没有增删章节,但加配了大量精美、准确的技术插图与情景插图500多幅,内容更为完整、系统和直观,读者也更易学习、理解和掌握。
《王培生内功心法太极拳(附盘)》的主要特点是先生细讲的内功心法。内功即意功,心法即意念,内功心法就是练拳时用的意念之法。王培生先生是我国名扬四海的武术家、技击实战家、太极拳泰斗。先生毕生致力于武学研究凡七十年,继承、弘扬中华武术,执著地研究武术攻防技术,钻研太极拳推手理论,明阴阳晓五行,精通技击妙理,武术著作丰富,武术技艺精湛,为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武当道教养生导引术》一书以武当派内部传承和修炼的导引术为基础,秉承养生健身的理念,去芜存菁总结和提炼一些道家导引和养生功夫,公布于世,以造福人类健康福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武当道教养生导引术的起源、发展、修炼功法,并由浅入深地讲解了武当养生导引术的基本原则、要领、特点、练功效应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武当道教养生导引术易学易练、法简效宏、包罗万象、妙理无穷,是道家流传下来的功法。
本书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创始于明末清初,流传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与八卦掌、太极拳并称为“内家拳”。形意拳经历代武术家的辛勤研练,其拳法与理论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形成世人瞩目的拳种。它风格独特,技理兼备,追求技击与健身相融,崇尚拳理与哲理统一,蕴周易之要义,涵医道之精髓。形意拳外形上模拟鸡、虎、龙、蛇、猴、鹰、熊、马、燕、鹞、鲐、鼍十二种飞禽走兽之形,拳法上则以劈、躜、崩、炮、横为基本拳法,还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双兵、软兵,养生技击功法等。
“达摩杖”又称“达摩拐”,是少林功夫中很具特色的传统器械武术。 达摩杖器形独特,携带使用方便,功能多样,是很具实用性健体的武术器械。 少林达摩杖法融棍法、钩法、剑法、刀法于一炉,抡、架、压、扫、劈威力强劲。
《陈氏太极拳图说(简体版)》是在作者的先曾祖陈鑫所著《太极拳图画讲义》基础上,经后人整理、修订,重新补写而成。《陈氏太极拳图说(简体版)》主要介绍了陈氏太极拳架六十四势的练法,以及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并阐述了陈氏太极拳发展脉络和时人评述陈氏太极拳的文章。书中收录了包括河南西平(华)陈泮岭《太极拳谱题词》、与温县邻里相望的卫辉汲人李时灿(敏修)序、邻人杜严序和作者陈鑫的自序;附录于卷三的《陈氏家乘》(节录陈王廷以后部分)、《陈英义公传》、《陈仲甡传》、《温县陈君墓铭》、李春熙《跋》、刘焕东《后叙》等文章。
《莆田南少林武术专辑》对莆田南少林武术历史渊源与发展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为莆田南少林武术拳械套路,包括三十六宝传统拳、三战拳、半撩拳和全撩拳、三十六宝传统拳对练、桂麟拳、白鹤拳、五雷拳、传统猴拳、金虎掌拳、佛祖棍法、护院单刀、青龙大刀、双锏、双铁尺、板凳法、双铁尺对阵佛祖棍法、佛祖棍法对练、佛祖棍法对阵盾牌刀、盾牌刀对阵三节棍、枪法对阵三节棍等南少林拳械套路二十一套,以彩色照片形式进行演示。 本书可作为武术爱好者用书。
《新版郭林新气功(新版)》是陶秉福教授主编的版本。它在吸收了广大病员及辅导员学功、教功的实践经验后,以在原书的基础上,又做了大量的修订和补充,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更具有权威性。全书共分五篇,除新气功11个功法外,还有“新气功疗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练习功总则”、“各种病症选功的基本原则”、“新艺功疗法治癌的疗效与机理初探”、“问题解答”等。并新增加了“学会自我调节心理平衡”、“新气功疗法与经络学说”(配有经络图)两章。在“实战录”中,收有柯岩的报告文字《癌症≠死亡》和癌症及慢性病病例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