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文化发展报告》是由 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组织编写的系列蓝皮书。自2022年 出版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中国工业文化发展报告(2023)》以“新征程、新使命”为主题,重点梳理了2023年我国工业文化领域的创新实践和理论成果,共计31万字,分为理论篇、总体篇、区域篇、专题篇、案例篇5个篇章、22篇子报告,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重要专题进行了分析研判,并对产业名片打造、文化数字传播、制造业品牌“出海”等文化赋能新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把握我国工业文化发展的 趋势与特征。在编写过程中,本书得到 产业政策与法规司等有关司局、各省(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案例丰富,数据翔实,可为行业管理部门、企业及相关研究机构提供参考。
提高效率还是妨碍效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学关于政府规制收益的两个分析方向。清代盐政规制的目的却超出了规制分析的既有框架,它不考虑效率问题,而是关心“生财”,即财政收入。本书研究清代盐政规制,侧重结构性分析,揭示清廷盐政的目标、管制的技术手段、受到的约束和付出的代价,将复杂且矛盾的盐政面向置于一个体系内贯通解释,回应盐政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总结清代盐政运行的原则并阐释其基本原理。 在此基础上,分析传统经济体系下的规制经济形态及其对规制经济学的潜在价值,尝试拓展规制经济学的视野。
《世界矿产资源年评(2016)》全面论述了近年来,特别是2015~2016年世界矿业总体发展趋势,包括世界矿产资源现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进展、矿产品供需形势和前景等。分别对世界40多种矿产的资源和储量、生产和开发、用途和消费、贸易和市场状况及其年度变化进行了评述;对瑞典、墨西哥、巴基斯坦等国的矿产资源、矿业概况和矿产品供需形势等进行了概述。书中还列出了世界主要矿产的储量、产量、消费量、贸易量和价格等新数据。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我国能源战略发展中的关注要素。近年来虚拟电厂、绿色用电、节约用电、电能替代等应用,不仅持续成为行业内的关注焦点,还在投行、券商、互联网等行业跨界发酵升温。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抓手。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新特点,必须要坚持系统观念,推动源网荷储高度融合、协调互动,协力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尤其是要高度重视和 好发挥电力需求侧的作用。本书以电力需求侧管理在我国的实践为基础,系统分析电力需求侧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结合研究团队调研的结果,重点介绍近年来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并提出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的建议。
当前,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资源、重要生产力和关键生产要素。但整体来看,数据要素市场尚处于探索初期,相关概念不清、总体框架不明、制度规则缺失等问题,阻碍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作用的发挥。本书针对数据要素市场这一热点问题,从概念、总体、制度、生态、技术等不同视角,深入分析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路径,通过厘清数据、数据要素、数据要素市场三者之间的演进关系,对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进行深入的总结和思考。本书根据数据要素市场自身特色和运行机理,创新性地构建了数据要素市场“供给、流通、应用、监管、制度、基础设施”六位一体的总体框架体系。本书聚焦数据产权、会计认定、资产登记、定价、收益分配等制度难点和热点,创新性地提出了一套数据基础制度理论,并且对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生态和技术演进进行了深入研究
《中国工业文化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是由 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编著的 工业文化蓝皮书。报告共计33万字,分为综述、产业、区域、专题四大篇章、 18篇子报告。《报告》以“新机遇、新形象”为主题,重点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文化领域的创新实践和理论成果,从政策、产业、区域、行业等维度全景勾勒出新时代我国工业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并对集群文化、品牌文化及元宇宙等新兴热点进行了深入探讨。《报告》得到 有关司局和各省(市、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案例翔实,可为政府制定决策、企业经营管理、学术机构研究提供参考。
《中国甲醇产业经济研究》一书结合甲醇产业特点,从供求关系入手,编写遵循基础性、通俗性、实用性、规范性原则。详细介绍了甲醇生产原料、技术、贸易、下游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影响要素,汇集了当前外甲醇产业链的基本情况,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将甲醇产业的历史发展趋势、现状与未来发展有机结合。针对我国甲醇产业链现状,结合外甲醇产业发展趋势和特点,重点分析了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了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适合从事甲醇产业链的相关人员阅读,并为甲醇产业规划、生产、科研和贸易的投资者提供参考。
从 次工业革命的煤炭与锅炉,一直到智能手机的出现;从 舰队 次贩卖黑奴,讲到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一边是技术的演变 迭,另一边是人与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变迁,这几条线索交织成工业革命的一张网。评书一般连绵不 ,讲述出400年工业革命背后的故事。 历 一轮又一轮的工业革命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人类的一项又一项技术发明,如何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什么瓦特成了蒸汽机之父?瓦特做对了什么?为什么 早发明火车头的理查· 特里维西克穷困潦倒,反倒是乔治·斯蒂芬森成了火车之父?电灯泡是不是爱迪生发明的?他怎么成了洛克菲勒的潜在竞争对手?特斯拉是如何从欧洲移民到美国的?为什么这些人总喜欢往美国跑?本书延续吴京平科学史评话风格,以人物为叙述主体,以评话的形式将工业革命400的经历程完整叙述。从一个个故
新信息传播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并未掩盖 信息传播格局的不平等,数字鸿沟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十分严峻。如何对数字鸿沟概念进行科学界定?如何对数字鸿沟现象进行准确测量?如何描述 数字鸿沟的历史变迁?如何解读数字鸿沟现象背后的成因?如何评价数字鸿沟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如何看待中国在 数字鸿沟中的地位,并寻求未来努力的方向?如何通过制度设计系统应对 数字鸿沟的挑战, 限度弥合数字鸿沟,促进数字融入?这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书主要从数字鸿沟的概念、成因与影响等维度对数字鸿沟问题进行理论辨析、历史梳理、现实观照和实践反思,以期推动数字鸿沟研究向纵深发展。
《世界矿产资源年评(2016)》全面论述了近年来,特别是2015~2016年世界矿业总体发展趋势,包括世界矿产资源现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进展、矿产品供需形势和前景等。分别对世界40多种矿产的资源和储量、生产和开发、用途和消费、贸易和市场状况及其年度变化进行了评述;对瑞典、墨西哥、巴基斯坦等国的矿产资源、矿业概况和矿产品供需形势等进行了概述。书中还列出了世界主要矿产的储量、产量、消费量、贸易量和价格等新数据。
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已经显而易见,对产业的影响也将逐步深化。工业4.0虽还未实现,但却是产业发展的方向。在 互联网+ 时代创业,熟知工业4.0会让你更容易找到创业的方向和方法,更有利于你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到极致。
本书以中国自主研发的多型高科技产品为线索,回顾总结近年来在人工智能、人造太阳、 计算机、纳米能源、北斗导航系统、航空新技术等领域的突出成就,展现大国重器背后的创新科技;集结35位科技主讲人的科研故事,满怀一代科技工作者为祖国不竭探索的使命与情怀;从“航迹”高度、技术高度、材料高度、“控制”高度、动力高度、安全高度等六大篇章深情讲述,展望未来前沿领域融合创新发展的新边界与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