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从何而来?往何处去?未来中国如何前行?中国的改革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为什么讲起改革来还是颇为沉重?为什么我们这个体制改起来那么难?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专家学者、大众舆论,众说纷纭。 从改革史上标志性的莫干山会议开始,周其仁教授就密切参与中国改革的每一步。他善于从现实世界出发,用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和风趣、直白的文字,将中国改革的理念、方法和历程进行严密而逻辑清晰的梳理。从“邓小平做对了什么”到“中国还需要做对什么”,从“如何防止改革变成半拉子工程”到“怎么避免糟糕的政策组合”,周其仁教授系统地从产权改革、土地改革、货币改革等方面,深入解读中国经济改革的来龙去脉和关键问题,让读者更加了解中国改革的逻辑。同时,周其仁教授对未来中国改革之路提出了独特看法。
本书分为会计核算办法和会计政策标准两部分。会计核算办法部分共26章149节,其中第1章总则至第24章财务报告,适用公司各单位;第25章金融业务和第26章国际业务,分别适用公司所属金融单位和境外企业。会计政策标准部分共429项,涉及公司254类经济业务事项,分为要素确认、价值计量、报告出具、特定事项及金融业务等五类政策。另外,为增强对公司各业务板块、各级单位的指导性,本书细分供电、发电、工程施工、设备制造、科技研发、金融等业态,分别明确了适用的会计科目、会计政策和核算标准。
《通胀螺旋》一书是作者张嘉璈先生以其自身经历,全貌地记录了中国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49年间的通货膨胀发展过程。 因历史和社会政治原因,战前的中国国力羸弱,维持抗战并非易事。作者以当事者的身份,从中国的财政、金融、交通运输、工农业发展、外国援助及中日货币战等诸多方面,详细记录了抗日战争及国共对抗时期战场之外的中国历史。这本书是一部抗战和社会动荡时期的货币史、财政史和普罗大众的社会生活史。书中关于政府治理、币制改革变迁、中国新式(现代)银行业的发展、财政弊端、城乡/东西部“二元”结构、中国对外贸易的作用等问题的讲述,被西方官学界视为了解发展中经济体发展状况的借鉴,对于今天的中国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中国银锭图录》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银锭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以及唐、宋、金、元、明、清——民国初的银锭情况及实物图片,编选1163枚银锭,图片约2200多幅,集中国历史银锭实物之大成,图文并茂,数据翔实,按照历史脉络和区域特点相结合编排银锭实物。通过货币流通中的银锭,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银锭在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银锭除其本身的金属价值外,还有作为历史、经济、铸造工艺、文化艺术等学术研究价值,成为中国钱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书力求科学地、真实地反映中国历代银锭发展的全貌及其特点,给读者以系统完整的银锭知识,展示宣传独具风格的中国历史货币文化,是钱币研究者、爱好者、收藏者和银行工作者等学习研究中国银锭的珍贵参考资料。
2040年,市场上60%的肉为人造肉? 人造肉究竟是什么?它与真肉有什么不同? 是真需求还是伪风口? 能通过国家监管部门的审批吗? 它会改变我们的饮食结构和消费习惯吗? 更关键的是,它好吃吗? 如果有一种肉,可以解放动物不再忍受工厂化养殖的折磨,大幅度降低传统畜牧业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危害,同时满足人类吃肉的口腹之欲,甚至更健康、更有营养,你会选择吃它吗? 细胞农业是食物生产的下一场革命:从一个细胞培养出一块肉,进而是一整只鸡或一整头牛的肉。我们正在经历这场驯化细胞的革命,在《人造肉》这本书中,你将会了解这项技术在实验室中的进展,获得天使投资并致力于人造肉商业化的科学家和企业家的故事,以及如何克服商业化无法避免的降低成本与政府监管障碍,如何与工业化畜牧业争夺万亿美元的肉品市场。人造肉商业化一
算不清账、资金周转慢、做事无预算、税务风险高、看不懂报表、人员管理困难、成本浪费严重……这些企业管理常见问题都在示意企业老板:精通财务出利润,不懂财务难管理。“财务的力量”系列图书,凝聚了作者20多年的企业财务管控智慧,以及数万家企业、数万名老板的实践经验。只希望能给企业老板、总经理、核心高管、中高层等商业精英及财务从业人员,提供一种系统的学习途径,增强自身财务思维能力,高效掌控财务数据,用好大数据做对决策。《老板财税风险故事集》通过一系列税收风险的故事与案例,将极枯燥但高风险的财税重点精彩呈现。全书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紧贴财税主题的演说内容;第二部分是系列财税咨询故事;第三部分是学员分享的财税规范真实经历;第四及第五部分则是源自税务稽查的新闻案例。让老板轻松了解和掌握财
一个企业能长治久安的关键,是它的核心价值观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华为公司基本法》已阐明了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数千员工现已认同它,并努力去实践它,在实践中把自己造就成各级干部的接班人,这就是希望,这就是曙光。群体接班是企业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保障。 ——摘自《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