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38章,详细介绍了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的背景及其发展历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成了吸引犯罪和恐怖行为的对象,公共建筑尤其是核心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恐怖犯罪袭击的目标。如何评价相应的风险、改进环境以及建筑设计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标,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书从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可防卫空间和安全建筑等方面着手,分别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安全社区及邻里、学校的安全与安全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众多实际样本,不仅对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规划设计,而且对如何防范犯罪与恐怖袭击、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为现实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对建筑规划领域以及刑事司法领域的专业教育也具有借鉴意义。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完成对学生观念的培养和塑造,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和方法,课程思政建设一直存在"两层皮”的现象。观念的培养和塑造属于思维的范畴,需要遵循思维的规律展开,这一点,西方发达国家早在30多年前就已经达成共识并指出批判性思维可以用于观念的塑造。 本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观念培养的思维模型,它包含观念一推理一判断三 个要素,在深入分析三要素间的关系和互动之外,将其作为课程思政的原理指导课程思政建设。此外,本书还围绕一个具体的教学片段详细介绍了含有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是如何开展的,其核心在于创设教学场景和提供证据证明观念的成立而非强行灌输,并在其中妥善处理好知识传递和观念 培养的关系。更为难得的是,本书为教学设计中的“教"和“学”提供了完整的评价指标,进而
本书两度被***遴选为 规划教材并获评精品教材, 品质自不待言。 各位作者数年来既活跃于民法学教学和研究领域,又积极参与和推动具有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民法典编纂。本次新版,作者根据新颁布的《民法典》对全书进行了重撰精修,突出两大特色: ,创新。全书共设七编五十章,突破传统民法学教材的体系惯例, 因循《民法典》的七编制及总分制结构,以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为体系,体现了我国《民法典》的创新性和逻辑性。 第二,妥当。全书系统阐述了民法的基本理念、原理与制度,从立法论转向解释论,注重法条分析和制度阐释,注重吸收新规定,凸显我国《民法典》的权利法特质和对社会现实需求的回应,体现其科学性和全面性。同时,本书重视图表的运用,避免繁复抽象之弊端;章后设有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