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框架下农业支持法律制度研究》著者王军杰博士,是我指导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长期耕耘于高等法学教育园地,对农业支持制度的关注及研究应溯及五年前的博士研究生期间,他阅览了众多农业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外著作,梳理筛选了相关的文献资料,走访了诸多农业主管部门及外贸公司,会聚了丰富的研究素材,从而为本专著夯实了宽厚的理论根基。
本书是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中国农村基层司法及其运作》研究项目的成果;同时也得到*跨世纪优秀人才研究基金的资助。参加这一调查的人员先后有强世功博士、赵晓力博士、贺欣、朱晖、任煜南、杨柳、陈绪刚等;文中的许多观点都曾经和他/她们交谈过,讨论过,他/她们也曾看过其中某些篇章的初稿,提过珍贵的意见。中南政法学院齐文远、李汉昌、刘茂林等教授以及该院院长吴汉东教授对我们的调查曾给予很多帮助和照顾。湖北省基层法院培训班的法官们对我们的调查给予了很多支持和协助;此外,在我们田野调查中,许多基层法院的院长、法官都曾提供方便和支持。没有这些法官的支持和合作,这项研究是不可能的。除了合作支持外,从他/她们那里,我不仅获得了研究资料,更有一种智识上的挑战,一种历史责任感。
本书是“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以“WTO的多边贸易机制:挑战与改革”为中心,研究了多边贸易体制的未来与挑战、WTO决策机制面临的挑战与改革方向、WTO争端解决机制与中国的实践、WTO贸易政策评审机制面临的挑战与改革方向、中国入世议定书的法律性质及后议定书时期面临机遇与挑战、贸易救济(尤其是中国起诉或被诉的双反措施)法律与实务、WTO服务贸易规则及其新挑战(包括物流服务、金融服务、航运服务、旅游服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相关法律问题)、加入采购协定面临的挑战与体制改革、区域贸易协定(RTAs)、TPP及其应对措施研究、WTO自由贸易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反映了该领域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对我国对外贸易及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一本教材应当既传授知识,又传授知识的应用方法。如果两者不能兼顾,则宁愿选择后者。信息化时代,运用知识的能力远重于记忆知识的本领。法律或规则的效力,不在其存在,而在其正确应用。WTO规则体系,内容晦涩难懂,结构错综复杂,应用旨在解决具体贸易纠纷,专家组/上诉机构报告具有准先例效力。基于此,本书除了介绍WTO的规则和体系、历史和理论,还将专家组/上诉机构为解决具体纠纷而对具体规则应用的精辟洞见,作为学习WTO规则应用的素材,以期实现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写作目的。
《WTO体制下的动物福利与贸易自由》的写作重点不在于论述人应该如何对待动物的道德问题,而是从WTO的角度探讨动物福利和国际贸易的冲突与协调,试图从比较务实客观的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对动物福利问题既不能盲从,也不能无动于衷,动物福利问题纳入到国际贸易法的考虑范围是大势所趋,不是谁能左右的问题。我并不是动物保护的狂热分子,但珍惜生命、爱护动物是每一个文化传统所认可的一种价值观,关键是度的把握,在人的利益和动物的利益之间如何取舍,世界各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在动物福利保护方面和欧美一些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盲目地要求提高我国的动物福利保护水平以求和欧美国家一致是不现实的。但各国都在不断提高动物福利保护水平确是不争的事实,动物福利不但和食品安全密切相关也与民众的道德情感紧密相连。因
????本书为国际贸易行政诉讼领域的一部探索性著作,运用跨学科研究利益法学、法律交融等研究方法,在导论对该制度作了整体描述的基础上,还分别从宏观背景、制度规范、案例研析三个层面对国际贸易行政诉讼制度进行分析研究。
文化产品与世界贸易组织 ,塔尼亚·芙恩,商务印书馆 【新华正版书籍】 作者 塔尼亚·芙恩 原价 ¥55.00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0-11-01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政府在WTO争端解决机构对其他成员方提起申诉或被诉的案件越来越多。参加WTO争端解决程序,只有“善于运用国际通行规则发展和保护自己”,为自己的贸易法律、政策和措施辩护,才能有效维护国家权益及自身利益。《非WTO法在WTO争端解决中的运用》对WTO争端解决中非WTO法的地位演变、引起的规则冲突、非直接适用,以及非WTO法在WTO争端解决中的价值及运用等重要的实践性理论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本书由许楚敬著。
本书旨在目前WTO体系下研究分析WTO规则之可持续发展性,及其应有的发展。章,说明国际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背景;第二章,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法律上的意义;第三章,直接切入贸易自由化公平的议题;第四章,以环境保护之贸易措施为题,探讨贸易规则如何支持可持续发展,而当环境规则与贸易规则冲突时,又如何处理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第五章,总结如何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多边贸易制度。期盼本书的研究能为达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丝微薄的助益。 本书不仅适合高等院校的教师、学生阅读,也适合各类法律工作者和对贸易自由化与可持续发展感兴趣的读者参考研究。
在研究中,我力求注重以下方面用墨:,以法学的研究方法为主,辅之以金融学、实现两种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这是研究的需要。WTO的金融服务贸易问题既是法律问题,也是金融和经济问题,法律制度的建立及诠释、注疏需要以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为取向,而在世贸组织范围内开展金融服务贸易需要遵守其金融服务贸易的制度和规则。将法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结合,一方面可以使研究成果解释法学的局限,从更深层次和更广泛的视角审视WTO金融服务贸易问题,并将有关结论建立在经济学、金融学的牢固扎实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将使对WTO金融服务贸易问题特许是我国入世后金融业发展对策的探讨有根有据,有标尺和基准,避免了无稽之谈,使研究严谨和扎实。第二,研究既要系统,又要深入,力求使所提出的我国入世后金融业的发展对策切合我国实际,对实践
《WTO法与中国论丛(2013年卷)》是“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以“中国入世第二个十年:新起点与新挑战”为主题,研究了中国与WTO,WTO贸易救济的理论与实务,WTO服务贸易与投资规则及其新挑战,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理论与实践,WTO框架下的贸易与非贸易社会价值的冲突与协调,与WTO有关的知识产权、技术壁垒及其他新问题,反映了当下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对我国对外贸易及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法律文本》已于2000年10月份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发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乌拉圭回合多边谈判是迄今为止历时、内容最广泛的多边贸易谈判,达成了一整套新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基本规则,建立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从而形成了新的多边贸易体制。WTO成立以来,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些规则对世界经济贸易日益发挥着深刻和广泛的影响。 目前我国加入WTO的谈判进程明显加快,为向广大公众介绍和普及WTO的基本知识和规则,外经贸部国际司组织重新翻译了《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法律文本》。
《反补贴法与国际贸易:以WTO主要成员方为例》的主要结构分两大部分:前半部分是宏观论述,分析和探讨反补贴法与公正贸易关系以及反补贴法乃至贸易救济法的类型比较;后半部分是国别微观论述,以丰富的实证资料分别就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的反补贴法制度、政策和案例进行阐述。 《反补贴法与国际贸易:以WTO主要成员方为例》具体各章内容如下。 章,自由贸易、多边贸易体制与贸易救济。主要内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GATT—WTO体制下的贸易救济制度及其反补贴规定,补贴与反补贴的法律制度构造。本章主要是要阐明反补贴法制度作为一个国际法制度的出现和发展,是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也是为多边贸易体制服务的。这是反补贴法成为一个全球性法律制度的国际大背景。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