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讨了版权法保护与规制技术措施的诸问题。包括版权法中技术措施的概念、分类,及其与纯技术意义上的技术措施及权利管理信息、数字权利管理系统的关系;技术措施受版权法保护的条件,特别是“有效性”要件;版权法保护技术措施的范围,以及保护“版权保护措施”与“接触控制措施”的正当性;版权法对技术措施的保护手段,也就是只止提供规避手段,还是同时止实施直接规避行为;规避技术措施的法律责任及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技术措施保护与合理使用的冲突及各种法律解决方案,以及对滥用技术措施的法律对策。本书还对完善我国保护与规制技术措施的版权立法提出了相关建议。
《劳动争议裁诉标准与规范》的内容不仅包括实体性问题,还包括程序性问题;不仅包括劳动合同问题,还包括工伤的相关问题,内容全面,深入细致,各章结构统一完整,体例紧凑清晰。 《劳动争议裁诉标准与规范》各章内容都是根据作者审判实践中所发现的问题整理而成,其中诸多问题都是目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而作者则以这些问题为基础,从相关理论人手分类研究,并对实务问题论述分析,具有极强的实务指导性。 《劳动争议裁诉标准与规范》涉及诸多审判实践中的难题,作者进行了有益的梳理探讨,并严格遵守现行法制,在现行法的框架下一一予以深入分析,观点鲜明,既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又具有较强的性和实用性。
本书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对象,以产权的法律界定与保护制定、权利创造的国家政策及制度安排为 基本研究线索,讨论了其中知识产权制定的设计、作用、影响和权利创造的激励政策及其相关的问题。
现行的知识产权法从15世纪萌芽到现代,面临着来自高科技领域和“历史”领域的两大挑战。传统知识是现行知识产权法在新旧世纪之交所面临的来自“历史”的“古老”挑战。传统知识产生年代久远并且大多已经公开,权利主体不明确,从而基本不符合现行知识产权法规定的知识产权要件,难以得到现行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本书的研究,即是为了论证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确定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探讨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组成,从而为传统部族实现其传统知识上的知识产权利益服务。 从狭义和严格意义上说,传统知识是传统部族和传统社区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知识、技术、诀窍、经验的总和。本书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其上存在的、由衍生知识产权利益、消极知识产权利益的积极知识产权利益组成的知识产权利益结构,
全书分为债法总论、合同法、侵权责任法三章来阐释债法要义,体系清晰,内容全面,是研习债法的一部较为实用的理论笔记。
《知识产权与民法关系之研究》主要围绕知识产权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它和传统民法融合的轨迹,先后按章节顺序展开以下几个主题: 首先,知识产权作为晚近诞生的民事权利,是基于何种理由创立,背后有怎样的因缘,其历史的背景究竟是什么?其次,知识产权在其发展的历史上,如何结集成一个法律上的概念?第三,知识产权本质上为私权的属性,必定使其不可能脱离传统民法的影响,然而19世纪的民法法典编纂运动是如何进行的?为何遗失了知识产权?第四,近现代的民法制度如何具体地影响了知识产权制度自身的形成和发展?第五,知识产权日渐显露的反公平倾向,和民法追求公平的基本理念之间内在的矛盾,应该如何调和?最后,强调逻辑和体系完整的民法典与历来缺乏体系性的知识产权,在其立法模式的相互关系上,我们将有如何作为?
《合同起草审查指南:三观四步法:民法典修订版》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标准化、体系化的合同起草审查的知识与方法。“以理念为指导,对合同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审查”的思路,对交易结构篇、各类合同形式、合同条款、合同语言等合同的各个层面审查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在综合运用上述知识的基础上提供的一套合同起草审查工作的流程,提出合同审查的四步法。此外,图书中嵌入合同审查的工具与方法,提供了一些配套的合同及文书模板、合同条款模板,每个模板均列有数字编号,读者可通过手机或电脑进一步获得其电子版直接使用。做到了可读性与工具性平衡,理论与实务结合,紧紧围绕着合同起草审查,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
本书系统梳理了专利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专利文献检索目的、常用检索工具、专利分类体系基本知识和检索通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不同技术领域的实际案例,详细阐释了在专利检索中常用的检索策略和检索技巧,包括利用分类号检索、追踪检索、要素拓展检索、特定特征检索、同在或邻近算符检索、全文检索、语义检索、期刊论文检索等。此外,还特别介绍了专门适用于化学材料领域、通信领域、机械领域的特色检索策略。通过本书系统的介绍,旨在使相关从业者掌握运用互联网进行专利检索的方法。
本书所涉及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上编为资产的发掘,从历史角度考察了我国产业的现状和文化企业目前面临的困境,提出对价值的再发现和对资产进行发掘的具体方法;中编为资产的运营,对文化企业可以采取的运营方式做了分析研究;下编为资产的保护,特别介绍了如何利用数字管理技术。
《物权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已由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为了便于读者了解物权法的立法背景、制定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和主要意见,我们将研究、起草物权法中整理收集的部分资料汇集成《物权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一书。该书可供审判机关、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律师、法律教学研究人员在学习、研究物权法时参考。
随着广东司法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东莞法院率先试点人民法庭改革。7月1日起,全市20个法庭全面推行“1+1+1”模式,为法庭的每名法官配齐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组建起活跃在审判一线的一支支专业团队。审判辅助力量的充实,让法官从以往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坐堂审案,并独立承担责任。《人民法庭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是东莞中院人民法庭改革理论与实践的集中展示。
合同制度作为一个法律制度,已深深地根植于社会现实,是人们现实交易生活的集中反映,同时又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国际上法律趋同化趋势的加强,各国法律间的相互影响也将进一步加强,鉴于英美合同法在世界合同法律制度方面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有必要加强对英美合同法的学习和研究。由美国克劳德·D·柔沃教授(Claude D.Rohwer)和戈登·D·沙博教授(Gordon D.Schaber)所著的《合同法》一书是美国较有影响的教科书。截至1997年已出版了四版,该书以其合理的结构、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向人们展示了英美合同法的内容和特征。 本书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在全面阐述合同法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各章的内容设计了许多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其中大多数问题选自在美国实施的律师资格考试题,而且这些问题都采用案例的形式表现
《海上侵权行为法研究》共四编,分别为:编 海上侵权行为法的一般理论问题研究;第二编 典型的海上侵权行为研究(一):船舶碰撞与触碰;第三编 典型的海上侵权行为研究(二):海洋污染;第四编 典型的海上侵权行为研究(三):海上人身伤亡;书后并附有附录和参考文献。
《知识经济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作者马忠法)旨在通过典型案例引入知识经济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和管理等基本内容,为企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形成知识产权服务于其经营目标的意识提供一条路径;并帮助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维护自己正当权益,利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来获取竞争优势。 《知识经济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分为“绪论”、“知识经济的基本知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四个部分。“绪论”主要通过典型案例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品的价值及其存在的主要形态。“知识经济的基本知识”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经济的由来,定义和特征,知识经济对人类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换(核心是以技术为知识成果代表的定价与评估等)和消费等。该部分也分析了人类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