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步兵班排级单位的编制、战术和相关条令,详尽介绍了步兵班排步兵武器与装备在新世纪的发展。本书内容以美国陆军部陆军司令部(HEADQUARTERS DEPARTMENT OF THE ARMY )颁布的2016版ATP 3-21.8, C1版《步兵排和班》为蓝本,辅以其他美国陆军公开资料,将利用地形图与实地示意图配合的方式直观展现步兵战术,图文并茂,逻辑思路清晰,文字描述流畅,有助于读者了解新世纪的战术演进与发展。
二战期间,苏联武器以可靠、强*且颇具创新性闻名。战后,它们或成为经典模型被载入史册,或影响了之后数十年间的武器发展。比如:T-34坦克,据统计它是二战中用途*广的中型坦克;M1943型152毫米榴弹炮,直到20世纪90年代它仍在非洲和中东的部队中使用;PPSh-41冲锋枪和SVT-40步枪,它们为冷战时期声名赫赫的AK-47突击步枪奠定了基础;至于 喀秋莎 火箭炮,则一直被世界各地的军队复制和改进 本书介绍了苏联军队在二战期间部署的每一种武器,并按照类型分章介绍了 坦克和装甲战车 火炮 轻武器 飞机 和 海军装备 。此外,本书还专门用一章介绍了西方盟国提供的大量租借武器,包括坦克(马蒂尔达、谢尔曼和丘吉尔)、轰炸机(道格拉斯A-20和汉得利-佩季 汉普登 等),以及由通用汽车、雪佛兰、GMC、奥斯汀和福特公司制造的许多卡车和辅助车辆。 除了详尽
本书是 闪击战之父 古德里安的战争回忆录,在这本回忆录中,古德里安借助自己的战时笔记和私人信件,以其担任军长、装甲集群司令、装甲集团军司令等不同职务期间的亲身经历,坦率、详细地描述了德国装甲部队的组建、发展、作战史及其经验教训,介绍了他率领德国装甲部队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行动,以及对法、苏作战的经过,并对第三帝国的领*人物和德军统率机关进行了评论。
......
1942年8月开始,德军以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对斯大林格勒发起攻势。随着苏德双方的增援部队不断涌入这座城市,战斗的惨烈程度也不断升级。到11月中旬,德军以巨大的代价将苏联守军逼退到伏尔加河西岸的狭窄地带。接着在11月19日,红军发起 天王星行动 ,目标是受德军第6集团军保护的、位于侧翼的罗马尼亚军队。当装备落后的罗马尼亚军队被攻克后,第6集团军就被切断和包围。 希特勒决心守住斯大林格勒,禁止第6集团军突围,并坚持采用杯水车薪的空投补给方式。直到1943年2月,在没有食物和弹药的情况下,大约91000名饥肠辘辘、满身虱子的德国人投降了。 在这场持续五个多月的残酷的战斗中,苏德双方的损失都令人瞠目结舌,苏军有近50万人死亡,还有超过65万名病人或伤员。作者以其*特的风格记叙了战争的进程,并通过当时的德国人的话语,揭示
《注意,坦克!》是古德里安的代表作之一,其德文原著出版于1937年。 装甲怪杰 古德里安将其对机械化战争长达15年的研究心得融入此书,本书具备的启发性、革命性震惊世界,并迅速成为*销多年的传世经典。 《注意,坦克!》根据1937年版德文原著直译。本书先介绍了一战期间的武器和战术,阐述了这次大战是如何演变为阵地战的,进而深刻地分析、探讨了盟军的坦克战术问题,并提出了机动作战、大规模协同作战、闪击战术等战略战术思想的合理推论。 古德里安意识到坦克部队不能单纯靠自己作战。为了有效地战斗,它需要其他武器的支持和帮助。这就是德国 闪击战 坦克战 理论的起源。其后德国正是通过这样的策略横扫二战欧洲战场。 本书是德军装甲兵缔造者古德里安的代表作。书中介绍了1935年至1945年间德军装甲兵战术在分队指挥领域内的发展情况,
《沙漠群狐:隆美尔与非洲军》从1941年3月31日隆美尔与非洲军对英军展开的一次突袭入手,以1943年5月13日非洲军投降作为结束,通过细腻的笔触,辅以大量史料,完整地讲述了二战北非战场包括阿莱曼战役、突尼斯战役、图卜鲁格围攻战、哈勒法亚山口之战在内的一系列激烈战役,以及不同阶段战局形势的变换。本书还从德军的视角出发,分析并且介绍了非洲军使用的战术及其战斗经历。但本书并不是单纯的人物传记,而是在讲述具体战役的基础上,还原隆美尔的性格和他高*的战略战术,包括那些*终未能施展出来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