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年以来,英国作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兴起之后,许多主要大国 特别是非西方传统大国 普遍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危机,而后又普遍地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政治重生或国家再造的过程。本书试图解释这些国家在工业革命与现代化的冲击之下所经历的政治经济变迁,理解这些变迁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及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本书用五章内容,阐述了英国兴起之后大国发展可能面临的五个阶段,即危机、困境、转型、崛起与领先,通过对具体大国案例的分析解读,构建了一个理解大国政治经济变迁的崭新理论框架,具有深刻的洞察力与很强的现实意义。 英国和西方兴起之后,为什么非西方传统大国都无一例外地陷入重大政治危机?何为传统大国的现代转型难题,大国转型究竟难在哪儿?为什么有的大国崛起导致了战争,而有的却能维系和平?中美之间会爆发剧烈冲突吗?到
《笔杆子的好帮手》一书从公文的原理和概念讲起,深入浅出地解析了领导讲话、新闻稿件、经验材料、调研报告、法定公文等文体的主要特点、基本结构、写作技巧及注意事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启发性和操作性。而且,书中还将公文写作常用的词句进行了分类整理,供广大公文写作者在谋篇布局、开拓思路、搭建框架时查阅,以节省遣词造句时间。让 笔杆子 一书在手,万事无忧。
一代伟人一生以书为伴,是酷爱读书的典范,留下了许多读书佳话。著名党史专家陈晋针对青少年读者的阅读特点,从熟读 诸子百家 、史书手不释卷、爱读诗词文赋、巧读古典小说等方面,生动讲述一生中富有代表性的读书故事,重点展现了中华优秀典籍对人格养成、诗词创作、启智增慧等的影响,以及如何将书中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全书事例生动典型,是广大青少年读者领略伟人科学的读书方法,感受伟人开阔的胸襟、远大格局的经典读本。
《毛泽东武略》是军事科学院原战略部研究员胡哲峰生前最后一部专著,材料丰厚,史论结合,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精华的“原汁原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之际,本书经修订再版发行。
为帮助广大领导干部丰富历史文化知识,汲取治国理政历史经验,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素养,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我们从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 中遴选80多堂经典讲座,汇编整理成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 20 周年纪念版丛书 隆重出版。丛书共分6册,分别为《以史为鉴:从家国兴衰看治国之道》《诗书礼乐:传统文化与立德修身》《良法善治:建制史鉴与吏治得失》《酌水知源:文化源流与民族精神》《问道思辨:哲学经典里的思想智慧》《文明激荡: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与世界》。丛书名家汇集,由楼宇烈、冯其庸、叶嘉莹、金冲及、钱乘旦、王蒙、樊锦诗、金一南等80多位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担纲主讲,生动分析解读世代治国安民的历史经验,堪称历史文化集大成之作,有思想、有情怀、有深度、有温度,是80多位史学泰斗、文化名家、知
纪实名家叶永烈从事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的创作,长期占领纪实文学制高点。他着重于中国现当代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追寻探访,作品几乎本本都是敏感题材,其出版都经历了或大或小的风波曲折。 《出没风波里》集结了叶永烈采访生涯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回顾中的精彩故事,既浓缩了中国现当代史,又聚集了历史见证人。它提供了一种别开生面的讲述角度,对一些曾影响中国现当代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进行了抢救式采访,对一些中国现当代历史中的拐点事件进行了关键的碎片式打捞,通过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口述还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娓娓道来的平静讲述里涌动着大浪滔天的风波。这是对历史的私人视角的补充式钩沉,对于读者了解现当代历史很有价值。
在恩格斯众多的书信中,精选了他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20多封书信,比如,《致康拉德·施米特》(1890年4月12日)、《致保尔·恩斯特(1890年6月5日)、《致康拉德·施米特》(1890年8月5日)、《致保尔·拉法格》(1890年8月27日)、《致约瑟夫·布洛赫》(1890年9月21-22日)、《致康拉德·施米特》(1890年10月27日)等22篇书信,另外附录3篇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文献。这些书信集是学习研究恩格斯思想的重要参考文本,是全面、准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不可替代的重要文本。
年轻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新生力量,更是人民寄予厚望的重要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承担着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或握有具体 办事 职权的工作岗位,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择优选拔任用的年轻干部为党的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这是党的干部队伍后继有人的重要标志,非常有益于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但与此同时,贪腐 低龄化 和 低职化 现象也渐露苗头。有的年轻干部刚启航就偏航,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步入歧途,摔倒在起跑线上。年轻干部怎样加强政治历练、实践磨炼、身心修炼?怎样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本书聚焦此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详解,引经据典,案例丰富,让年轻干部通过本书的学习更好地做到政治坚定、履职尽责,担当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在坚持和创新“三会一课”、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书精选了各领域的经典案例,突出时代性、科学性、通俗性和启发性。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三会一课”制度的统领作用,将新时代党建工作和“三会一课”制度结合起来,通过具体案例,从组织实施、程序要求、注意事项等方面,对“三会一课”制度进行了详细解读,对于基层党组织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实用性强,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实操性强的特点,对于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引领文化强国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把我们党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为便于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本书收录了新华社播发的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把握 第二个结合 的精髓要义和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等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之所以能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为了深入阐述 两个结合 这一伟大创新理念,作者立足当代、继承传统,以十二个专题,深刻阐述了 两个结合 的伟大历史意义、内在逻辑、本质内涵、基本方式、历史经验以及与历史辩证法、哲学社会科学关系等,最后聚焦在 两个结合 对当今时代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价值上。 作者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陈先达。本书深刻揭示了 两个结合 在推进党的百年征程中的重大作用,说理透彻,行文流畅,对于我们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挑战,深刻理解和把握 两个结合 这一重大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的一些大的贪腐案件中看,在通报这些干部的问题时,总是把“理想信念缺失、宗旨意识淡薄、政治立场动摇”等放在问题的首要位置,这就充分说明了意识形态能力的重要性。这是因为:意识形态能力的高低,事关全体政治水平的高低,事关前进方向的正误,事关战略定力的大小。意识形态能力的弱化乃至缺失,将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本书首先对意识形态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介绍,然后分别从意识形态的鉴别力、学习力、思考力、创新力、表达力等五个角度,对党员干部如何提高意识形态能力进行了详细介绍。全书语言通俗生动,引用大量案例,可读性强,是广大党员干部向党中央看齐、增强“四个意识”、避免陷入意识形态误区的优秀通俗读物。
本书全面展现了中国共青团的萌芽、诞生、发展、成熟以及在新时代不断前进的全过程。100年来,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忘跟党初心,牢记青春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历史时期的伟大事业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本书以文字为经,以图片为纬,生动再现了百年团史的波澜壮阔,突出了 以党建带团建 主题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宗旨,生动再现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团史,用3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展示了共青团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百年征程。
如何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是广大基层党务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主题党日”活动是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近年来,特别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许多地方和部门系统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深化学习教育效果,受到广大基层党员和干部、群众的欢迎。实践证明,支部主题党日接地气、有实效,是党的组织生活方式的重要创新。本书初步总结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经验,对开展这一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具体方案设计、活动的形式,以及如何防范主题党日活动的误区、不同领域基层组织的特色活动设计做了系统梳理,对广大基层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是本关于“主题党日”活动的党建读物。
该书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紧密联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对党员干部关心的一些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观点权威准确、语言通俗易懂、文风清新简洁、形式活泼多样,适合作为各级党校、各级党组织培训党员、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参考读物。
一部社史,半部党史。翻开《新华通讯社90 年90 篇精品选》,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国家通讯社始终坚持党媒姓党,坚持政治家办社的政治本色,可以清晰看到新华社因党而生、为党而歌的奋斗历程,可以清晰看到新华人迈着坚实步履走过的红色足迹,看到 新华精神 的传承和弘扬。
党的二十大党章专列一条对巡视巡察制度作出规定。党中央明确提出健全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本书深入阐释了巡察监督的背景与意义、发展历程、运行机制、责任主体、监督对象、政治巡察等基础理论,详细介绍了巡察准备、巡察了解、巡察报告、巡察反馈、巡察移交、巡察整改等实务工作,同时对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加强贯通协调形成监督合力等党中央关于巡视巡察的精神进行解读和探讨,旨在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清晰地认识和理解巡视巡察发挥的全面从严治党利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