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拉·默克尔是世界公认的出色的女性政治家,她连任4届德国总理,执政16年,对德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她生于民主德国,从一位普通的物理学家成长为叱咤风云的政坛明星,直到退休后仍被媒体关注。担任德国总理期间,面对欧洲债务危机、乌克兰危机、难民问题、英国脱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一系列难题,她表现出令人钦佩的自信、坚毅和果敢。同时,她生活低调,热爱家庭,不失温柔可亲的女性特质。本书涵盖了默克尔从1954年至2021年的人生经历和职业生涯,其中近几年发生的国际事件也都写入在内。拉尔夫?博尔曼撰写的这部传记引人入胜,不仅是一种阅读享受,也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历史著作,记载了包括德国统一在内的德国史和欧洲史。通过本书,您可以了解一个更真切、更细腻的默克尔。
无
本书分六个部分,122个专题,对周恩来波澜壮阔、光辉伟大的一生进行了真实、生动、形象的再现,浓墨重彩地突出了周恩来的历史功勋、卓越能力、高尚品德、人格魅力和远见卓识,对他的事业、生活、爱情、家庭、亲友等情况也有真切感人的描绘。本书不同于其他介绍周恩来的图书不一样的地方,一是内容最丰富、最全面、最,一代伟人的风范在书中得到了几近的展现;二是收录图片最多,1000幅图片几乎涵盖了周恩来一生的每个时间段、每项重要活动,许多发表的图片十分珍贵;三是制作精美,本书的每幅图片都经过了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企业的实力保证了本书精美的印装质量;四是收录的大量周恩来本人以及他的战友、同志、亲人的回忆,使周恩来的形象通过若干具体的历史片断而显现得更加真实,更加鲜明。 这部画传图文并茂,收入的600余幅图片是从1万
33岁就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吴忠,曾是一位飞檐走壁的孤胆英雄。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中,他都以“能打、善打”而著称。“文化革命”期间,政治斗争又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而晚年他党政军挎着卡宾枪出现在亚热带丛林中指挥还击作战,被称为“中国的巴顿”……
《曾文正公家书》通行本共八卷,有千余封,都是写给自己的祖父、父亲及兄弟的。龙榆生选取了其中五六十封,并对其中典故和所及人物加以注解,编成这本《曾国藩家书选》,由商务印书馆发行,成为商务“中学国文补充读本第一集”中的一种,由王云五等三人主编。所选标准据龙先生导言说,是治学和做人两类,即“修德读书”。猛地一看,这些信往往家常琐碎,静下心来反复涵泳,才能得其意蕴所在,近代以来,曾、梁(启超)二家子弟很出色,恰巧两家皆以家书名,应该不是单纯凑巧的事。好家教,好家风,皆在家常琐碎,潜移默化中养成。
明朝救时宰相于谦 (1398-1457), 历任监察御史、兵部右侍郎、兵部尚书等,青年时代曾写下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一著名的《石灰吟》诗篇。在30余年的为官生涯中,清正廉明,兴利除弊,刚正不阿。在明正统十四年(1436年),身为兵部尚书,率军大败入侵的瓦刺人,到得北京保卫战的全胜,被《明史》称赞为“英迈过人,历事三朝”,“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三名军校生出身、从排长做起的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民国初年的乱世中起家,靠精诚团结、艰苦奋战,击败曾经不可一世的旧桂系军阀陆荣廷等,平定广西。此后,他们参加国民党,走出大山,驰骋大江南北,特别在北伐、抗战中,战功显赫,声名卓著,将八桂威风洒向江淮河汉。蒋介石一世枭雄,竞三次被他们逼迫下野。国民党重要的反共活动,也总离不了他们的身影。在1949年春天,他们甚至一度执掌了国民政府的最高名器。这就是国民党著名派系新桂系。 新桂系在新中国
作者的愿望是:通过这本书,能把岳飞生活的时代轮廓勾画出来,把他一生所建立的事功,他的形象和丰采、思想和情操,都能如实地、真切地描绘、表述出来,并对这一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作出正确的和公允的评价。
徐向前(1901—1990)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山西省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早年参加北伐、广州起义。曾任红三十一师副师长、中共鄂豫边特委委员、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主席、鄂豫皖边特委委员、红一军副军长、红四军参谋长、红四军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西北军事革命委员会副主席、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西路军总指挥、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第十八集团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山东军政委员会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抗日军政大学校长;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太原前线前敌委员会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
《曾文正公家书》通行本共八卷,有千余封,都是写给自己的祖父、父亲及兄弟的。龙榆生选取了其中五六十封,并对其中典故和所及人物加以注解,编成这本《曾国藩家书选》,由商务印书馆发行,成为商务“中学国文补充读本第一集”中的一种,由王云五等三人主编。所选标准据龙先生导言说,是治学和做人两类,即“修德读书”。猛地一看,这些信往往家常琐碎,静下心来反复涵泳,才能得其意蕴所在,近代以来,曾、梁(启超)二家子弟很出色,恰巧两家皆以家书名,应该不是单纯凑巧的事。好家教,好家风,皆在家常琐碎,潜移默化中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