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时间递进为序讲述毛泽东的人生,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些较为重要的事件作为阐述划分的节点,对中国革命进行动态的梳理,以中性、客观的叙事者立场来阐述、再现20世纪世界格局下的中国及中国革命,展现毛泽东的情感世界、理想信念和领袖人格,全景式展示这位世纪伟人为中国革命所作的巨大贡献及深远影响。
凡是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陈伯达的“大名”。虽然他一再谦称自己是“小小老百姓”,当年却是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第四号人物,是中央文革小组的组长,号称“理论家”“中共一支笔”“中国舆论总管”。 本书是海内外关于陈伯达的唯一长篇传记,以70余万字的篇幅,记述了陈伯达85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身为国民党少校的他如何加入中共,他留苏与托派的关系,他的被捕和出狱,他怎样进入延安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他如何跃为中共“理论家”、《红旗》总编, 他与毛泽东、江青、康生、林彪之间复杂的关系,他在“文革”中怎样由江青的同伙变为林彪的盟友…… 本书作者多次直接采访了陈伯达本人,并访问了众多的知情人,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和历史资料,以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现了陈伯达不寻常的
《金大中自述:为了民主,我不后悔》以全新自我观察的视角,解读金大中的内心世界。金大中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政治家,他一生多灾多难,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1933年,金大中第三次竞选总统失败,失望之余退出政坛,远赴英国求学,期间写下许多回忆性的文章,之后集结出版。 在书中,金大中毫不讳言的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剖析自己,讲述自己的过往和心里路程。他坦言自己是一个胆怯和柔弱的人,然而失意对他来说并非结束,仅仅是另一个新的开始。
本书是出自擅长传记写作的大手笔的一部以西方普通读者为对象的历史读物。虽说这是以故事为名的通俗作品,但是有严格的史料作为依据。决不作漫无边际的渲染,只是为了叙述的完整性才作出若干文学手法的润色与铺垫。本书倾注了作者数十年的功力,已作到了举重若轻,深入浅出,而除去直接的引文之外,均不一一注明出处,以区别于学术专著。本书资料既然主要见于普鲁塔克的名人传,而且本书作者在序言也明言他紧紧追随的大师正是普鲁塔克,所以作为此书的依据和背景,在这里对普鲁塔克再唠叨几句。本书的中心是克娄巴特拉本人,就要属特威兹穆尔则写了一部《奥古斯都》,他在此书中却对克娄巴特拉作了经典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