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一场权力危机正在不断酝酿。造成这一危机的原因包括:权力中心从西方快速向东方转移;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政治上纷纷觉醒;美国在国内和国际上的表现越来越差劲。那么,这样的权力危机将会给世界格局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对此前一直处于权力中心的美国来说,这一改变又意味着什么呢? 显然,这一危机将对美国的利益、一些濒危国家的生存、应对核扩散和气候变化的共同努力,以及更广泛而言的地缘政治稳定构成长期挑战。本书认为,在危机时期,美国可以并且理应积极介入并起到领航作用。但要做到这一点,它必须解决其国内问题,制订能够回应其不同地区利益的战略。美国应该在欧洲促进更大和更广泛的团结,*终把俄罗斯和土耳其吸纳进更具生命力、更大的西方。在新东方,美国必须能够平衡和安抚该地区日益崛起的大国
人们常说: 十年空军,百年海军 ,日本人仅用了四十年就打造出一支强大的海洋舰队。本书以二战日本海军舰载兵器为主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别就主炮、副炮、高射炮、机关炮、机枪、鱼雷发射管等进行*方位介绍,运用大量图片、表格,细腻地展示了日本海军在二战前及二战装备并使用的各种舰载武器,并以精要文字对每种兵器进行了清晰地说明。很多资料甚为罕见,是一本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书籍,适合每位海军爱好者阅读。深*揭秘日本海上军备力量,看一代海洋霸主如何凭借大舰巨炮在这一片 蓝色国土 上乘风破浪。
在二战的舞台上,尤其是在东线战场上,苏德两军都大量装备和使用装甲列车执行作战任务,装甲列车迎来了其征战历程中的*峰时刻。德国是装备和使用装甲列车*多的国家之一,其装甲列车部队的规模仅次于苏联。本书是《战斗民族的钢铁巨龙:苏俄装甲列车图史1917-2015》的姐妹篇,通过简明扼要的文字、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以及各类线图全面而形象地展现了二战时期德军装甲列车部队的面貌,尤其对德军装甲列车的装备细节和车组乘员的战斗生活有着细致的描述和展示。
阿富汗位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交汇处,属于世界上贫穷、落后的国家,在历史上数次成为大国的征讨目标和角逐场所,然而它却一直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绰号 帝国的坟场 。近代以来,英国、苏联、美国先后对阿富汗动武,但很难将其征服阿富汗。本书梳理了发生在阿富汗土地上的战争,讲述了这些战争发生、发展和结束的前因后果,重点讲述了1979 198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与2001年至今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战争。文笔生动,资料翔实,既把握宏观讲述又兼顾微观描写。
本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空军为对象,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和丰富多彩的图片展示了德国空军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组织编制、制服勋章、机型武备和作战历程,为读者提供一本综合了解德国空军基础知识的通俗历史读本,力求使读者在阅读本书后能够对二战德国空军的概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本书讨论了从君士坦丁堡陷落到三十年战争爆发之间,也就是1453 1618年间的战争形式变化。在这近两个世纪里,欧洲爆发了仿佛无休止的一系列战争,西班牙、法国、英国、奥斯曼帝国、匈牙利、奥地利、荷兰等轮番登场,在硝烟中见证了火药武器的大发展、防御工事的新变化、步兵轮射体系的诞生、炮兵等新兵种的崛起、旧骑士向新骑兵的转换 在这场漫长的军事改革中,作者对次第爆发的大小战役进行了细致梳理,进而对这一过渡时期的军事技术与理论展开深入研究。
美国海外军事基地数量冠居全球,却仍在以不同形式进行扩张。冷战结束已二十余载,美军并未减少海外基地的数量,反恐战争开始后,美军更是深入中亚、非洲、中东,至今共在全球建立了近1000个大大小小的基地。 本书研究了美国海外军事基地的历史和现状,及其对全球和美国自身造成的危害,并认为从长远看,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网络实际上让世界和美国变得更加不安全。正如作者所证明的,海外基地加剧了地缘政治紧张,造成了普遍的反美情绪;侵蚀了美国的民主理想,并在如关岛这样的地区维持了二等公民体系;同时,还衍生了暴力犯罪、环境污染、践踏主权、破坏经济等诸多问题。多年以来,人们对美国海外军事基地已经习以为常,本书作者深入实地进行调查,揭露其不为人知的一面
这是一位解放军大校关于在北约国家军事留学亲身经历及其感悟启示、战略思考的作品。作者以军事留学经历为基础,以西方著名军事院校围绕指挥作战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进行 魔鬼式 实战教学,与外军交往、访谈,以及对北约总部、美国驻欧洲空军司令部等军事组织和军事基地的参观访问的第一手资料为内容,从一个中国军人的视角,记述了零距离接触观察北约国家和军队的认识与思考,为我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探索强军胜战之道提供有益借鉴 同时在本书中,作者对西方国家国情民情、战争历史、武器装备、军事建设与改革、战术前沿、国家安全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尤其对巴以冲突、苏莱曼尼事件、中美博弈、北约对俄罗斯战略压制等热点话题,给予了深具国际视角的论说
《战斗民族的钢铁巨龙:苏俄装甲列车图史 1917-2015》一书以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线图、彩绘和精悍的文字,集中展示了苏联(俄罗斯)军事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武器系统 苏俄装甲列车从1917年至21世纪初的发展历程及技术特色,还介绍了铁路装甲汽车、机动装甲炮车、BP-43装甲列车、特种防空装甲列车、铁道炮等武器及其在战场上的应用。
中国不想当美国的对手,但美国却已经把中国作为优选的战略对手之一。何以应对?研究其弱点无疑十分必要。老话说:打蛇打七寸。《这也是美军:美军的50个弱点》是作者畅销一时、蝉联世界军事图书榜首多年的处女作《这才是美军》的姊妹篇。本书另辟蹊径,从体制-机制、作战-训练、管理-装备、支援-文化等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美国在军事上存在的50个弱点。23万字正文、5万余字注释、200余张配图,既有大量军史战例、一手资料、外国文献,也有当下的世界和独到的见解。延续作者标志性的“悦读文”文风、吸睛的标题、严谨的论证,涨知识、开眼界、促思考,让读者直呼“过瘾”:原来军事书还可以这么有趣!
英国军事思想家李德·哈特整理隆美尔二战战时文档,讲述隆美尔在法国战场、非洲战场和盟军诺曼底登陆前在法国负责防御作战的经历。罕见披露沙漠之狐的内心世界,揭示轴心国同盟还有希特勒的军队高层之间的运转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