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伍军人向他的孙子讲述的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没有夸夸其谈,只有扣人心弦、残酷的诚实。 本书整理并讲述了汉斯 卡尔(Hans Kahr)对二战东线战场的战后回忆和战时记录。 汉斯 卡尔1925年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农民家庭,后来被征召入伍,成为德国国防军第3山地师第138山地猎兵团的机枪手,在战争后期被派遣到东线战场。书中回忆了汉斯作为新兵在前线学习生存的过程,讲述了汉斯在东线战场残酷的战斗,以及被俘后作为战俘的经历。书中还介绍了战前奥地利小农家庭的生活和当地传统习俗等。 书中没有很激烈的语言,从一位普通士兵的角度,将战争的残酷一一展现,留给后人的是警醒和珍惜。
本书写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书中收录了大量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来往函电、个人保存资料等,记述了1919年一战结束到1945年二战结束时的影响世界局势变动的重大国际事件和进程,情节风云变幻,引人入胜,可读性很强,同时也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本书构思严密、文笔优美、语言精彩、卷帙繁浩、气势磅礴,是丘吉尔富于代表性的一部力作,一经出版就引起轰动,被抢购一空。丘吉尔因此著作于1953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致辞中说: 一项文学奖本来意在把荣誉给予作者,而这一次却相反,是作者给了这项文学奖以荣誉。 这句话恰好诠释了这部回忆录在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心目中的地位。书中涉及众多历史人物,包括当时还只是个传令兵的希特勒、凡尔登战役中被俘的戴高乐、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纪德、时任法国总理的乔治 克列孟梭
简称“四野”,义称东北野战军,它是由抗日战 争转入大反 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 日联军逐步 发展而成,其缔造者是林彪、罗荣桓。部队尚未完成 建制,就千 里跋涉,飞兵出塞,挺进东北。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雄狮的怒 吼开始响彻东北大地;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和冬季攻 势,奠定了 东北战局;辽沈一战,震惊中外,东北全境解放。 当四野百万雄狮同师关内,战争的天平已经发生 逆转,国 民党政权的丧钟已经敲响。平津一战,北平、天津及 华北广大 地区,尽归解放军之手。随后,部队又挥师南下,先 后发动了湘 赣、赣南、两广及海南岛等一系列重大战役,将胜利 的红旗,一 直插到天涯海角。 英雄的时代铸造英雄的部队,英雄的部队书写战 争的神话。它 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横扫东北三省,挥师入关,决 战平津
本书探讨了1792—1815年期间法国、普鲁士、俄国、奥地利及英国军队的战术体系,系统分析步兵、骑兵、炮兵的战术及威力。就军队五大兵种的横列、纵队、方阵等重要战术提出了论点,还就步兵及骑兵战术使用时机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与普鲁士、俄国、奥地利、英国等国军队进行了横向比较。
本书探讨了1792—1815年期间法国、普鲁士、俄国、奥地利及英国军队的战术体系,系统分析步兵、骑兵、炮兵的战术及威力。就军队五大兵种的横列、纵队、方阵等重要战术提出了论点,还就步兵及骑兵战术使用时机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与普鲁士、俄国、奥地利、英国等国军队进行了横向比较。
龙的航程(北洋海军航海日记四种)》由吉辰编著。19世纪80年代,是晚清海军快速扩充实力的时期。清政府先后从英德两国购买了“超勇”“扬威”“定远”“镇远”“济远”“致远”“靖远”“来远”“经远”等舰,构成了后来北洋海军的主力。为了接收外购军舰,清政府先后几次派出接舰团远渡重洋。其中有两位成员留下了详实的日记,为后人了解那一段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古今中外历史上,瘟疫是比战争更加可怕的灾难。它杀人于无形之间。肉眼看不见、不知来自何处的微小杀手夺去了无数鲜活的生命,甚至能摧毁国家。据中国古代官方史书记载,从战国时期到明朝末年就有 95次瘟疫大流行,又大都与战争和自然灾害紧密相关。毛泽东曾在诗词中感叹:“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这描绘出一代名医对疫病的无可奈何。回首历史上的瘟疫,往往总是与战争相伴,战胜这种可怕的灾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极其艰巨的任务。在世界古代、近代历史上瘟疫同样是比战争更严重的灾难,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病毒能毁灭强大的军队,甚至造成社会的崩溃。据西欧历史学家的评价,古代几次大瘟疫在欧洲蔓延,就掏空了一度极为强大的希腊、罗马,彻底改写了历史。尤其令人震惊的是,国外一些疯狂征服者,还人为地利用细菌制造灾
医院骑士团(又名圣约翰骑士团、马耳他骑士团),原为以耶路撒冷圣约翰医院为核心、以保护救济朝圣者为目的组建的修道会,随着十字军运动兴起而发展为军事组织,为西方骑士团之一,并存续至今。《医院骑士团九百年》涵盖了它从11世纪至今900余年的漫长岁月。本书回顾了骑士团的缘起与壮大,介绍了它的组织结构和军事生活,重现了从耶路撒冷、阿卡至罗德岛、马耳他的历次经典战役,还原了杰拉尔德、瓦莱特、卡拉瓦乔、萨拉丁、苏莱曼一世等人物的音容笑貌。自1798年被迫离开马耳他后,医院骑士团的军事色彩已不断淡化,但它作为古老的国际公益、慈善、医疗组织在现代社会依旧发挥着作用。
《东进》从东线战事爆发首日,也就是1941年6月22日的“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先后讲述了发生在斯摩棱斯克、莫斯科、列宁格勒、罗斯托夫、斯大林格勒等地的战斗。全景式地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战争画面:既有高层将领的运筹帷幄,也有下级将士的浴血奋战,这两方面的结合构成了有血有肉的历史传奇。书中也不乏一些细节性描述,例如地雷犬的出现、弗拉索夫的被俘、蓝色行动的泄密、对阿斯特拉罕的侦察等等,即便对东线战事了如指掌的读者,也能从书中获得新的收益。大大小小的事件,林林总总的人物,详尽地展现了东线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是战争史研究中难得的佳作。
朝鲜战争停战六十年来,朝鲜半岛局势一直是东北亚安全局势的主要隐患。冷战前的对抗和冷战后的多国干预,半岛暗战此起彼伏,面目狰狞地觊觎着脆弱的和平。 这是一本著名的美国人反思朝鲜战争的书籍。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用一个军事史学家和军事战略家的眼光,时隔多年后冷静地审视这场战争的整个经过:北朝鲜的进攻,美国政府的决策,美军的布局,美军参战前后的战略战术,朝鲜战争的各个战役…… 朝鲜战争,其实是现代化美军次战败的战争,美国人不但没有实现朝鲜的统一,而且因误读新中国保护家园免遭侵犯的信心和勇气,造成了军事、政治上的重大损失。
《“二战”》是一套为青少年及历史爱好者讲述“二战”历史的百科类图书。作者彼得?达尔曼作为英国最著名作家和战争史专家之一,于2012年撰写了这套战争史丛书。本系列图书(6本)讲述了这次大战的发源、经过、一些重大战役的细节以及在这次战争中,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情况。作者通过详尽清晰的史料,权威性的文本记录与照片,对发起“二战”的日本、德国等进行了严厉谴责,弘扬了二战中反法西斯各国为取得正义的胜利而做出的贡献。 日军偷袭珍珠港、闪击东南亚……《偷袭珍珠港》作为系列图书第二个分册,着重描述了日本在亚洲地区发动侵略战争的前因以及在战争初期入侵中国、偷袭珍珠港、抢占东南亚的一系列战争细节。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日本在“二战”中的残酷行径有一个深刻而直观的认识。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