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1596 1650)的《哲学原理》以拉丁文写成,1644年首次出版,1647年被译为法文出版,笛卡尔为法文版作了序言。1927年,伦敦 人人丛书 节选了部分章节,出版此书英译本,关文运译本即据 人人丛书 英译本译出,由商务印书馆1958年出版。《方法论》1637年首次出版,关文运将其译为中文,1935年由商务印书馆以《笛卡尔方法论》出版,译者署名关其桐。本书所收《方法论》即据1935年繁体竖排本整理,原书附有关文运编译的 笛卡尔传 ,现调整为本书附录。
《中国哲学小史》是为中国哲学史奠定基础框架、指明方向的一部精华之作,通过接纳和吸收西方哲学的模式和方法,冯友兰从形而上学、人生哲学和方法论三个角度切入,系统地研究了孔子、墨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等先秦诸子以及周濂溪、张横渠、二程、朱熹、陆象山、王阳明等宋明道学家的哲学思想,简洁而深刻,生动而详实。 此书为插图导读版,有趣的哲人形象,轻松的阅读指南,与冯友兰毕生的哲学思想一起跃然纸上。
本书是休谟的代表作。在本书中,休谟试图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揭示制约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准则。 全书分三卷,分别是 论知性 、 论情感 和 论道德 。正文前有一篇简短的 引论 ,主要说明了人性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卷主题是认识论,主要说明了知识的起源、分类和范围,人的认识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质和作用等认识论的内容。第二卷是卷的继续,其主题是情感的起源、性质和活动,并为下一卷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打下基础。其中对意志和自由的讨论有相对的独立性。第三卷是在前两卷基础上对道德问题的全面阐述。
尼采在书中独创了 " 日神精神 " 和 " 酒神精神 " 这一对重要概念,以此为切入点,用独特的视角和睿智的语言,重新阐释古希腊文化,进而探讨艺术的起源、本质和功能乃至人生的意义。尼采认为,希腊悲剧来自希腊的两种自然的艺术倾向,即阿波罗精神和狄俄尼索斯精神。阿波罗是太阳神,代表一种静穆的美,用冷静和理智去观察世界的一种精神;狄俄尼索斯精神是酒神,代表生命的活力。起初两种倾向各自发展,后来结合在一起,希腊悲剧便诞生了。尼采认为,自苏格拉底开始,希腊的悲剧精神就被苏格拉底的理智扼杀了,但尼采预言: " 酒神精神 " 必将重现,新的悲剧时代必将来临。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 斯密的伦理学著作,主要阐明了道德情感的本质、道德评价的性质和斯密以 公民的幸福生活 为目标的伦理思想。在书中,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阐释了道德情感的本质和道德评价的性质,并进而揭示了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堪称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 圣经 。
《中国哲学简史》精装本。《中国哲学简史》出版后,许多读者建议出版精装本,这样更方便读者阅读和收藏。本书是根据作者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讲稿整理而成的,由涂又光依据美克米兰出版公司的版本翻译。本书以20万字的文字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及有关问题,它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选材精当,文笔流畅,深入浅出,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作者对中国哲学史的见解、对哲学问题的思考,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本书在世界各地有数种译本,一直是各大学中国哲学史的教材,也是一本了解中国思想文化的入门书,光有世界影响。对当今的读者,同样不失为教益极大的文化经典。
叔本华著李东旭编译的《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叔本华的人生智慧)(精)》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的经典作品选编。全书以孤独为线索,作者在孤独中思索,以一个哲人的眼光对人类的世俗生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特别对命运、自由、救赎、文学、教育等人生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充满了作者的真知灼见,读来发人深省。
《思想和运动》该书作者为法国哲学家亨利 柏格森(1859 1941),他倡导的生命哲学是对现代科学主义文化思潮的反拨。他提倡直觉,贬低理性,认为科学和理性只能把握相对的运动和实在的表皮,不能把握*的运动和实在本身,只有通过直觉才能体验和把握到生命存在的 绵延 ,那*真正本体性的存在。《思想与运动》收录的是柏格森从1903到1923年间的一些文章和演讲报告。
作为20世纪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的雅斯贝尔斯并没有像另外一位哲学家海德格尔一样在中国备受关注,跟在欧美并没有什么两样。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他没有像海德格尔众多目前执教于世界各国哲学界的弟子们,同时他平淡的一生从来也没有像海德格尔一样不时会在哲学界之外掀起波澜。作为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心理学、实存哲学、哲学史、时代史、政治等多个方面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很遗憾的是,中文学界对雅斯贝尔斯的译介工作一直是零星地进行的,因此大部分的研究,也都是从译本出发进行的研究。尽管在国内曾经呈现出有关雅斯贝尔斯悲剧美学、轴心时代理论以及他的教育思想的热,但回过头来翻阅这些所谓的 研究成果 ,就会发现,其中既没有基于一手文献的研究,也缺乏对各国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借鉴,大都是一种低水平的介绍和重复转述。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