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 日本大谷大学藏刻本 为底本,参校 续藏经本 ;2. 书前有一篇 整理说明 ;3.《成唯识论》原书分十卷,故《证义》也是十卷,另卷前有王肯堂的一篇 自序 ;4. 十卷主体内容体例为:《成唯识论》原文,王肯堂的 证义 ,脚注中的 校证 文字;5. 整理工作包括:标点,校勘,根据文义细分段落,人名下加横线,尤其是考证出 证义 所引用的各种经论和前人著述及在现行本中的页码,此项考证工作量极大,也只有经过此考证才能展现出《证义》是晚明唯识学的集大成之作。
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版,2023年崇文书局第二版。本书分别介绍了十九世纪德国重要的非主流哲学家,对我们了解现象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了解现象学的特征多有助益。 编 黑格尔时代的反思辨思潮 ,介绍了自由主义思想家威廉 洪堡、施莱尔马赫,被遗忘的现象学先驱弗雷斯,以及贝内克和布尔察诺。第二编 黑格尔之后到普法战争之前(1831 1870)的德国哲学 ,介绍了特楞德伦堡,科学唯物论的几位代表人物,叔本华,基尔凯郭尔,以及现象学先驱洛采。第三编 普法战争之后的德国哲学 ,介绍了新康德主义的诞生及其发展,以及与之同时期的科学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反对者,后介绍了对海德格尔影响很大的狄尔泰。 附录介绍了现象学运动的发展和现象学对20世纪西方哲学的影响。
1921年,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 1951)在《自然哲学年鉴》期刊上发表《逻辑哲学论》(德文)。1922年,奥格登(C.K.Ogden,1889 1957)将此书翻译成英文,并以德英左右页对照的形式由英国Routledge图书公司出版单行本,书前有罗素撰写的 导言 ;1933年出版修订第二版,以后各版都是对第二版的重印。本次影印的是1960年的第8印次本。
1908年,英国古典学家、数学史家希思(Thomas Heath,1861 1940)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其从古希腊文翻译的《几何原本》英译本,并附上了译者大量的评注,1926年推出修订本。1952年,大英百科全书出版社推出的著名丛书 西方世界的伟大著作 (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第11卷,依次收录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阿基米德著作集》,阿波罗尼奥斯《圆锥曲线论》,尼科马霍斯《算术入门》。其中《几何原本》的原文即是依据剑桥大学出版社希思的英译本重新排印的,而不收希思的大量评注。本次影印依1952年百科全书版,因为该版就只有《几何原本》的经典原文;而希思的大量评注对一般读者来说,价值不大。陕西科技出版社兰纪正、朱恩宽和商务印书馆张卜田的汉译本都是依希思的英译本转译。
《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上下)(精)》由张立文著,本着中国哲学“自己讲”、“讲自己”的自觉和信心,紧扣核心话题、诠释文本、人文语境三大原则,展开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以至当代哲学思潮代表人物哲学思想的考察和梳理,从而全影式地勾勒出中国哲学思潮的历史发展脉胳,旨在探讨构成中国哲学各时期的哲学思潮是如何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华哲学思潮未来走向以及中华哲学在当代的理论思维形态。
《西方哲学史》是一部讲述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的著作,其雏形为梯利教授在大学任教时的讲义。全书分为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三编。往下又划分为自然哲学、知识和行为问题、重建时期、伦理运动、宗教运动、基督教和中世纪哲学的古典来源、经院哲学的形成期、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英国经验主义的开端、欧洲大陆的唯理论、启蒙运动哲学、康德的批判哲学、德国的唯心主义、黑格尔之后的德国哲学、法国和英国的哲学、法对理性主义和唯心主义等二十篇。篇下设章,讲述更为具体。文后附原书索引,便于读者检索细目。全书接近七十万字,是一部规模宏大、逻辑严谨、公正客观的哲学史著作。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勃特兰 罗素的哲学代表作之一,成书于1945年,全名为《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其写作目的是揭
《纯粹现象学通论》是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 1938)《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三卷本中的卷。本书在胡塞尔生前于1913年、1922年、1928年发行过三版,其中1922年版被认为是的版本。1950年,比梅尔(Walter Biemel)编辑出版第四版;1976年,舒曼(Karl Schumann)编辑出版第五版,即是依1922年版重新排印的,作为《胡塞尔全集》第三卷分册,而第二分册收录的是1912 1929年间胡塞尔对本书的各种注释。本次影印的是Max Niemeyer出版社的1922年版,该版书后有胡塞尔弟子瓦尔特(Gerda Walther)编写的 主题索引 。
20世纪初,Ross主持《亚里士多德全集》牛津版的英译,该项目从1908年一直延续至1952年,共12卷。1908年,Ross英译的《形而上学》作为全集的第八卷率先出版。1924年,Ross完成其历史性著作《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带有导论和解说的校订文本》,该书达1100多页,对《形而上学》的古希腊语文本进行了精细的校勘和注释。1928年,Ross依自己的校勘成果,对1908年的英译本进行了修订,本次即影印牛津大学出版社1928年版。
1903年,第尔斯(Hermann Diels,1848 1922)出版《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残篇》,后经过修订增补,在其生前于1906年、1912年、1922年出版第二、三、四版。其学生克兰茨(Walther Kranz,1884 1960)在1934年、1952年分别出版了第五版和第六版,以后各版都是对第六版的重印。本次影印的是1964年重印本。 原书共三册,、二册是文本,第三册是索引;本次只影印、二册,并将这两册合刊。全书共收录了90位哲学家的古典文献,体例分三部分:A部分是历史上对哲学家生平和学说的言论汇编;B部分是哲学家的残篇,该部分都翻译成了德文;C部分是拟作或伪作。
紫微斗数是命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将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换算为以紫微星为首的星辰排列到命盘的十二个宫中,合理地区分并概括了一个人的一生命运,系统而全面地预测一个人一生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个人遭遇。 紫微斗数可将人的命运凶吉、贵贱休咎作出具体的说明,而非抽象的把握。分类重点清晰,推演的过程简捷。逻辑体系严密,有较高的数理性和深刻性。 本书旨在讨论紫微斗数的各种规则的运用与分析的方法,并指出其中的误区和存疑,希望通过辨析得到正确的省悟。
治古希腊哲学,难的或是前苏格拉底时期,因为那时的哲学家大多没有专著,流传下来的都是语录残篇,如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柏奈特的《早期希腊哲学》,不仅是英语学界该领域而且至今仍是为基础的一部文献汇编和研究著作。此书既包括了前苏格拉底主要哲学家著作残篇的英译,也对其作了简明的系统考证、解说和研究。此书,国内已有学者在翻译。 该书1892年首版,1908年二版,1920年三版,1930年的第四版成为经典版本。本次即影印Macmillan出版公司的1930年版。
1844 1852年间,策勒(Eduard Zeller,1814 1908)完成三大卷六大册的《古希腊哲学史》;1883年,完成《古希腊哲学史纲》,本书后来经过作者本人和其他学者的不断修订。1928年,奈斯特勒(Wilhelm Nestle,1865 1959)完成修订第十三版;美国学者帕尔默(L.R.Palmer,1906 1984)即依此1928年版,于1931年出版了英译本。翁绍军译、贺麟校的汉译本,即是依帕尔默的英译本。本次即影印1928年版。
这是一部煌煌百万言、面向普通读者的百科全书式巨著。接续《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的线索,纵览风云变幻的20世纪,拨开战争和政治的迷雾,从思想入手理解这一百年人类的智力成就。 20世纪既是人类的多事之秋,也是思想进步的辉煌世纪。在这个世纪,全人类在奴役、对峙、战争和解放的裹挟中曲折前进、求同存异,我们也在各大学科中取得了微观粒子、基因结构、现代主义等重大发现。彼得?沃森用精准和优美的叙述笔法,将人类在20世纪取得的思想发展娓娓道来,帮助21世纪的读者理解我们如何抵达当今的世界,未来又会去向何方。 这是一部用思想写成的20世纪通史,书中的主角不再是世界大战和政治博弈,但它将包含战争的思想后果、冷战时期的科学竞赛、去殖民化浪潮的余波等仍旧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精神财富,它们将会是我们理解当
建设好中国特色的中国诠释学,不仅应该借鉴西方诠释学的精华,而且更加必须发掘和阐扬中国古代诠释学的精神、法则与效应,发掘并弘扬中国历代哲人学者经典诠释的能力,使之相互阐发、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本稿以历史观察为引导,,考察中国历史上一些诠释学大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派别,追溯其诠释目的、诠释思想的历史渊源,尽可能还原中国古代各种诠释方法论创立发展的历史文化环境;第二,以个案考察为重点,分析一些成就卓著的诠释者对于哲学经典文本词句、段落、篇章之语意、思想的诠释,体察其诠释者与原作者的互动,发掘其诠释者对新思想的建构,尽可能切实地总结出古代哲人学者创建和运用的诠释方法论;第三,以古今比较为参照,以中西比较为参照,尽可能揭示出中国古代哲人学者创建和运用的各种诠释方法论固有的
全书分三卷,中心问题是回答:中国十七、十八世纪就涌现出了一批唯物主义思想家,这是否意味着如果没有以工业化为背景的西文化的入侵,中国也能实现以科学理性为内在精神的现代化?作者通过对儒教与中国文化精神,例如对绘画的分析,得出了否定的答案,并以的博物馆的比喻,说明儒学传统的死亡。作者视野宽阔、慧思独运,被称为“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
《大哲学家》是哲学大师雅斯贝尔斯晚期所构想的三卷巨著中仅完成的一卷,于1957年在德国出版。在本书中,雅斯贝尔斯跳出了自己尚以欧洲为中心的存在主义哲学框架,也突破了哲学史的编年史的写作方法,而是以哲学家著作的性和相似的思维方式为取向,将世界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哲学家划分为思维方式的创造者、思辨的集大成者和原创性形而上学家三种类型,详细地阐述了他们光辉的哲学思想。本书确系大手笔写大家的思想风范,学术性较强,资料丰富、层次清晰、思想深刻、分析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