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安德森用一种大写意式的粗犷笔法,粗略勾勒了20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文化,把具有种种倾向和内在差异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和人物,置于统一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 学术传统之下,对其总体特征进行了广泛论述和评价,为国内外学术界和思想界提供了一部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安德森在介绍和探讨西方马克主义的过程中,以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为指导,在大量阅读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著作的基础上,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展开他的思考和分析,并不是一味地肯定和赞扬,这为我们正确开展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树立了一个好的样板。
内容简介: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立足于马克思的文本,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概念使用、方法特点、表达方式和理解维度作出了总体分析,对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进行逻辑上的梳理,从而有效地凸显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核心关切,彰显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在当代政治哲学的语境之下,对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探讨必然要纳入到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关切中去,这也是坚持马克思从实践出发的认知逻辑的必然结果。作者强调,只有回归到马克思的文本当中,才能返本开新,才能对于当今时代的国际形势和发展趋势做出正确把握。只有在把握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根本立场的基础之上对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进行时代阐释,才能够真正焕发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时代意义。
《在绝望之巅(精)》是二十世纪著名哲学家E.M.齐奥朗的初试啼声之作,写于作者饱受抑郁症和失眠症困扰时期。齐奥朗在其中对种种形而上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主题涉及荒谬、异化、抑郁、失眠、爱情、狂喜、苦难、贫穷、善恶等。本书以一种新奇的、抒情的、反体系化的哲学风格,奠定了齐奥朗的创作基调,作为这位现代哲学家的思想源泉,意义重大。《在绝望之巅(精)》既是齐奥朗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非常受欢迎的作品,精致的散文语言、断章体的创作形式和悲观的哲学思想结合,表现出荒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态度,对西方知识界产生了极大影响。
本书聚焦于柏拉图的经典篇章,使其经典理论遗产再次进入当代大众视野。柏拉图(Plato)之所以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目前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有如此多的著述,或者是他的许多思想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而更在于他写作的方式。作为一位作家,他的创作魅力体现在其众多对话内容所反映出的巨大艺术造诣,以及其中所掺杂的大胆理念上。他试图感染他的读者,并将他们争取到富于哲学追求的生活道路上。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时至今日柏拉图仍然为人们所关注——任何一位抱持审慎态度阅读其著作的读者,都会在掩卷之后有所改变。柏拉图是欧洲思辩思想的奠基人。他是第一个对现实和价值的基本范畴进行全面而严谨的研究的西方作家,很少有哲学家能逃脱他的影响,或与他作品的深度相匹敌,他的许多作品具有非凡的戏
当人生陷入困境,不妨问一句:哲学家塞涅卡会怎么做? 如何处理和时间的关系 如何克服担忧和焦虑 如何战胜困境 如何在困难和特别财富中生存 如何保持真实并为社会做贡献 给悲伤留一席之地 …… 斯多葛主义是两千多年前古罗马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斯多葛哲学崇尚理性,注重培养人的内在品格,以应对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塞涅卡被认为是斯多葛学派最有才华、最人性化的作家,他教导人们自由而有目的地生活。他历久弥新的作品,是一百多封写给朋友的书信《斯多葛主义者来信》,阐述了如何应对逆境,如何克服悲伤、焦虑和愤怒,如何将挫折转化为成长机会,如何认识友谊的真正本质等重要人生议题。 《与塞涅卡共进早餐》是第一本介绍塞涅卡哲学思想全貌的指南。在这本书中,大卫·菲德勒结合当代人的生活,深入阐释了塞
本书研究尝试在分析论证监狱与监狱行刑关系性质、狱内罪犯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等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深刻阐述狱内罪犯权利救济制度的理论基础,比较借鉴域外国家狱内罪犯权利救济制度的成熟理论和制度经验,提出规范层面的狱内罪犯权利救济制度的一般模式。此外,在实践层面,分析检讨我国狱内罪犯权利救济的立法和执法现状,依据狱内罪犯权利救济制度建构的基本原理,系统提出我国狱内罪犯权利救济制度的建构方案,为立法部门完善法律、执法部门规范执法行为提供富有价值的草案或建议。
本书是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的一部随笔集,分为工作、教育、爱情、社会、文明五个部分,展现了罗素对个人和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及其广博的学识。罗素强烈反对现代社会人们的超负荷工作,他认为,人类要过上幸福生活并实现全部潜能,不是通过更努力或更聪明地工作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利用闲暇的非凡力量。在本书中,他还为“无用的”知识作激烈的辩护,他推崇冷静思考和自由探究的美德,认为传统的财富积累是一种文化和道德贫困。这些文章虽然写于20世纪30年代,距今已快一百年,但对当今的读者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价值。
本书聚焦于马克思的经典篇章,使其经典理论遗产再次进入当代大众视野。 彼得 奥斯本(Peter Osborne)强调了马克思著作中的浪漫主义传统和现代主义遗产,他把马克思的思想作为一种发展中的研究,具体地说,是对人类作为实践的历史人的意义的考察。 奥斯本引用了大量马克思著作中的段落,并展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驳斥了马克思作为一个经济学还原主义思想家的神话。马克思所说的 唯物主义 共产主义 和 政治经济学批判 ,在哲学上比一般人所认识到的要丰富得多,也更有独创性。奥斯本认为,随着1989年以来资本主义的重新全球化,马克思对商品化后果的分析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意义。 大家读经典 系列丛书: 第1辑: 《如何阅读马克思》 《如何阅读马基雅维利》 《如何阅读蒙田》 《如何阅读阿奎那》 《如何阅读休谟》 第2辑:
本书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第10版在保持第9版基本体系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充实了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既保持教材的稳定性,又紧贴时代热点,具有时代性。
爱比泰克德(约公元50至60年-135年前后)出身奴隶,自称“跛脚老人”,却成了古罗马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世时,哈德良大帝曾经登门拜访;他去世后,尼采、梭罗、爱默生、夏目漱石……都是他的忠实读者。这位传奇哲学家的思想,一言以蔽之,就是怎样正直、充实、自由地生活。本书精选爱比泰克德的27条箴言,由日本上智大学哲学系教授荻野弘之解读,更有新锐画手Kaori Yukari姐妹为每则箴言绘制的、结合爱比泰克德生平经历的漫画。希望可以帮助读者轻松地理解这位先哲的智慧,真正享有“好好生活”的幸福。
生命本没有剧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即兴发挥中度过的。既然我们都是人生舞台上的即兴演员,为什么不演得更专业一点?即兴表演是一个比喻,是一种途径,是演员和音乐家几个世纪来一直在使用的技巧,是每个人可以学习和利用的生活方式,是开启正念和潜能的钥匙。本书鼓励读者在人生的舞台上即兴表演,希望读者多冒险、多尝试、多欢笑、多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吕西安 戈德曼在本书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辩证法的看法,以及萨特的存在主义方法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社会学之间的关系,还涉及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教条主义与修正主义,作者自己创立的发生学结构主义等。
本书以现代性研究缘起及相关概念为切入点,关注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现实基础、理论基础,揭示其现代性批判的逻辑架构,指出其批判领域从政治经济延展至社会现实,同时不回避其批判特点及限度,探讨了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对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价值,对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价值等问题作出思考与回应。本书从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对马克思的文本进行深入开掘,力图在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视野下揭示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理论旨趣。
有别于单线条的 人的解放 进路,本书把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划分为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哲学共产主义、科学共产主义四个阶段。本书各章基于MEGA2文本,具体考察了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莱茵报》时期的共和主义政治哲学、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哲学共产主义政治哲学、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的科学共产主义政治哲学。以政治哲学形成和发展的视角来考察马克思的早期思想发展史,是本书的创新之处。与此相应,本书不再把唯物史观看作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主线,而把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看作是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发展的副产品。
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和吴晓明写给年轻人的10堂西方哲学通识课,读懂2000年的西方智慧与文明。《西方哲学思想讲义》是了解西方哲学的简明读本,以故事的形式,带领读者走进尼采、卢梭、柏拉图等10位伟大思想家的精神世界,在深入了解他们生平经历的同时,感受他们在追寻价值与意义之路上的挫折与坚韧、孤独与慰藉、迷茫与豁然。哲学不仅仅是高深的思想,更是让你生活变好的方式。打开本书,与西方2000年来蕞优秀的灵魂对话,用哲学的思维提升我们的头脑,用哲学的眼光更加理性地看待世界,充实人生,使自己成为有格局、有魄力、有智慧的自由人。
【在被消极情绪和不良事物包围时,试着把自己当作一株植物】 如果你总是容易沮丧、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对自己没有信心、因人际关系而感到痛苦、总在夜里辗转反侧……说明你正在被生活中的有害事物所侵扰。与其自怨自艾,不如像照顾植物一样关爱自己。本书作者金银珠在历经过种种失误后,意识到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实则蕴含着改变人生的力量,所以化身为“园丁”,为你干枯的身心浇足水分、剪掉枯枝烂叶,让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己萌发新芽。 【118个自我成长的生活哲学,迎接一天比一天更好的自己】 快节奏的生活、繁忙的学习、压力大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正“卷”着所有人,消耗着我们的精力。本书用诗歌般的文字描绘了能引起共鸣的生活琐事,并将118个爱自己的生活哲学蕴含其中,帮你全面了解自己、摆脱不好的事物、建立正确的人际
本书聚焦“两个结合”重大理论主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出发,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及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等基本理论问题,为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学术支持。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础,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公有制经济比重高,在改革开放中,转轨困难,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处于滞后状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关系到东北的经济建设,而且对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书作者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多重矛盾关系,才能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循此思路,作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基本理论的挖掘,并以此为哲学根据,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和谐社会构建所面临的矛盾和所要解决以及如何解决的问题。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博士论文,也是他的重要著作,奠定了他的哲学体系的根基。 叔本华认为,平常的世界由四类对象(即:现实对象;概念以及由这些概念组合而成的判断;时间和空间;人类的行为)构成,它们都是表象。充足理由律则是指,事物皆有其如其所是的理由或解释。据此,平常世界的四类对象的存在都有其根据或理由,即存在着四种必然联系,每一种都构成充足理由律的一个根,充足理由律因此便拥有了四重根。 人的行为动机被是充足理由律第四种形式,人的行为必有动机、从动机得到解释,这便通向了他的作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爱、希望、恐惧与死亡,当你被这些人生问题困扰,请随身携带这本斯多葛人生答案之书。
人生优选的焦虑之一就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在人生的终点都有可能发现自己虚耗了生命。而在《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精)》中,威廉·B.欧文教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新生命的路线图。 斯多葛哲学是古罗马最流行、最成功的思想流派,其生活的艺术能让我们减低焦虑,释怀过去。将心力聚焦于生命中能够控制的事务上;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羞辱、悲伤、衰老,坦然地面对声名与财富的诱惑。从马可·奥勒留那里,我们可以学会取舍;从爱比克泰德那里,我们可以学会从有限的生活中获得更大的满足。当然,这种生活的艺术还能治愈折磨现代人的慢性心理病症――对生活无休无止的不满足感,让我们的内心归于从容和安宁。
人类这种高级动物,总是一不留心就看向未来,试图未雨绸缪而陷入焦灼不安。事业、家庭、婚恋、健康、抚育子女、赡养老人……担忧的事情太多,感觉无常的事情也太多,可是越渴望掌控,越心生忐忑,以致过不好当下,也抓不住未来。 日本“自我启发”之父、享誉亚洲的超级畅销书作家岸见一郎,以新冠疫情引发的思考为依托,结合30余年的阿德勒心理学和哲学研究,在本书中深入探讨了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怎样才能确定自我、如何判断个人价值、生存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幸福、如何与父母和孩子相处、为什么工作、无法工作怎么办,等等。 作者通过“我”、生活、爱、工作,以及我们可做的力所能及的事5个方面,将“生命的意义”“人的价值”“共同体感觉”等哲学思想作为指导方法,帮助人们重新看待“活着”这件事,在人生这条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