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0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40元40-60元6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5折
筛选:
    • 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第四版,精装)
    •   ( 4398 条评论 )
    • 张一兵 /2020-04-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回到马克思 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一个崭新口号。廓清理论地平、寻求新的理论衍射点是这一深度模式的逻辑前提。本书在国内*次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第2版(MEGA2),*次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历史语境出发,力求真实地呈现出马克思哲学话语深层转换的动态历史原相。作者的学术创新在于,运用全新的解读方法确认了青年马克思的人本学社会现象学,以及建立在扬弃古典经济学社会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视域,特别是*次指认出马克思在*后的经济学探索中所创立的历史现象学批判话语。由此,本书冲破了苏东学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理解马克思哲学语境中的重重理论迷障。

    • ¥76 ¥152 折扣:5折
    • 在哲学中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阿尔都塞 哲学观
    •   ( 2668 条评论 )
    • 阿尔都赛吴子枫 译 /2022-10-31/ 北京出版社
    • 本书是阿尔都塞写于1976年的重要哲学遗稿,可以看作是《论再生产》的哲学续篇。在这部遗稿中,阿尔都塞以得到他本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为基础,批判性总结了此前关于哲学的思考,全面完整地阐释了自己的哲学观,阐明了哲学的性质和功能,并系统说明了为什么马克思在哲学中带来的革命,不在于创立一种新哲学,而在于开启一种新的哲学实践。阿尔都塞在书中还尤其根据自己的哲学观,对哲学的体系性及作为西方传统哲学核心问题的认识论和存在论作出历史性考察,并借助伊壁鸠鲁、斯宾诺莎等伟大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思考和 没有主体的过程 这个唯物主义范畴,解构了人们围绕认识论和存在论提出来的一系列假问题,把它们揭露为一场彻头彻尾的理论欺骗。本书及其姊妹篇《写给非哲学家的哲学入门》代表阿尔都塞对自己哲学观的后总结,它们的出

    • ¥54 ¥108 折扣:5折
    • 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
    •   ( 883 条评论 )
    • 张秀琴 译 /2024-04-01/ 重庆出版社
    • 本书作者安德森用一种大写意式的粗犷笔法,粗略勾勒了20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文化,把具有种种倾向和内在差异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和人物,置于统一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 学术传统之下,对其总体特征进行了广泛论述和评价,为国内外学术界和思想界提供了一部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安德森在介绍和探讨西方马克主义的过程中,以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为指导,在大量阅读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著作的基础上,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展开他的思考和分析,并不是一味地肯定和赞扬,这为我们正确开展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树立了一个好的样板。

    • ¥24.9 ¥49.8 折扣:5折
    • 回到马克思(第二卷):社会场境论中的市民社会与劳动异化批判
    •   ( 1105 条评论 )
    • 张一兵 /2024-06-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为《回到马克思》的第二卷。作者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现象学对一般物相化和经济物相化迷雾的双重透视,突显了生产活动塑形-构序和社会关系赋型的社会历史负熵特质,揭示了社会生活和意识活动当下建构与消隐的突现场境本质,由此聚焦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资产阶级社会)话语与资本主义批判构式的复杂历史关系。本书在MEGA2的最新文献基础上,从思想史考古学的视角重新反思马克思早期市民社会概念背后的四种不同话语格式塔的复调构境,也重构了马克思在经济学研究进程中逐步从资产阶级社会批判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重要理论转换,最终精准确定科学社会主义否定性目标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科学认识的 第三个伟大发现 的艰辛历程。书中另一个重要的学术发现,是马克思基于劳动辩证法的劳动异化批判构式和批判认识论显隐逻辑,特别是马

    • ¥159 ¥318 折扣:5折
    •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 李志军主编 人民出版社旗舰店
    •   ( 152 条评论 )
    • /2024-08-01/ 人民出版社
    • 学哲学、用哲学,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好传统。本书基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实践观、历史观、发展观、群众观、价值观、国家观、文化观、民族观、宗教观和科技观。力求讲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在哲学发展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在当前的发展状况及其最新理论成果,在当代中国的重大指导意义。

    • ¥39 ¥78 折扣:5折
    • 走进马克思(精装修订版)
    •   ( 2296 条评论 )
    • 孙伯鍨 张一兵 主编 /2020-05-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第2版(MEGA2),针对所谓 两个马克思 的争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书摆脱 体系哲学 的解释框架和僵硬的学科建制,以专题的形式,史论融合,系统地阐述和展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并聚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方法论,系统探讨若干有代表性的西方思想家的相关理论和观点,建立一种与之进行平等对话的原创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此外,本书在关涉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一些焦点问题诸如实践观、历史观、社会观上提出了新的见解。

    • ¥59 ¥118 折扣:5折
    • 时间、劳动与社会统治: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再阐释
    •   ( 3242 条评论 )
    • [加]莫伊舍·普殊同 /2019-06-16/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在《时间、劳动与社会统治》一书中,普殊同对马克思的成熟期批判理论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重新阐释。他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分析提出了许多质疑,并给出了对马克思的核心论述的全新阐释。为此,他发展出了一系列概念,旨在把握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发展,并克服结构与行动、意义与物质生活等熟悉的二分法。 这些概念引向了他对资本主义的性质和问题的原创性分析。根据这一全新阐释,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体系的核心不仅在于市场机制和私有财产,而在于一种由劳动本身所产生的非个人的社会统治形式。无产阶级劳动和工业生产过程被描述为这种统治的表现方式,而非人类解放的手段。这一再阐释带来了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历史运动特质的批判性分析。它将现代社会中的经济发展形式和社会劳动结构与居于资本主义心脏处的异化和统治联系了

    • ¥42.5 ¥85 折扣:5折
    •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解读与中国道路
    •   ( 37 条评论 )
    • 仰海峰 编著 /2025-03-01/ 重庆出版社
    • 书稿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重庆市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当代解读与中国道路 中的一卷。作者从写作缘起、主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的地位、传播和影响力四个方面,用当代视角,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对马克思经典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了解读。通过解读,让读者了解物质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基础性地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问题的原理、共产主义对现实革命运动的影响等问题,以及该著作对认识社会发展历史、全球化进程等问题的作用。

    • ¥17.5 ¥35 折扣:5折
    • 哲学百科(典藏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34 条评论 )
    • 英国DK出版社 /2021-01-01/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宇宙是如何起源的?究竟什么才是真理?我们该如何过上幸福的生活?人类从古至今都在不断探讨着生活和存在的本质,诸多伟大的思想家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用他们的思想影响着整个世界。《哲学百科》一书语言平实,以短小精悍的分析打破专业术语的桎梏,通过一目了然的图表梳理复杂的理论,借助经典的名人名言令哲学理论真正为我们所理解和记忆,采用诙谐的例证和图解将哲学家们的思想逐一剖析。无论你是刚踏入哲学大门的新人、充满求知欲的学生,还是已经具备一定哲学知识的业内人士,都会在本书中获得丰富的精神食粮。

    • ¥59.1 ¥168 折扣:3.5折
    •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
    •   ( 339 条评论 )
    • 晏扩明 /2023-05-01/ 重庆出版社
    • 内容简介: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立足于马克思的文本,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概念使用、方法特点、表达方式和理解维度作出了总体分析,对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进行逻辑上的梳理,从而有效地凸显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核心关切,彰显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在当代政治哲学的语境之下,对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探讨必然要纳入到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关切中去,这也是坚持马克思从实践出发的认知逻辑的必然结果。作者强调,只有回归到马克思的文本当中,才能返本开新,才能对于当今时代的国际形势和发展趋势做出正确把握。只有在把握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根本立场的基础之上对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进行时代阐释,才能够真正焕发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时代意义。

    • ¥24.5 ¥49 折扣:5折
    • 沉思录正版 马克奥勒留原著全集 外国哲学世界名著为人处世智慧人生哲学西方哲学道德情操论柏拉图外国哲学 正版书籍 新华书店
    •   ( 158 条评论 )
    •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 /2023-07-01/ 北方文艺出版社
    • 《沉思录》是古罗马帝国皇帝玛克斯·奥勒留的一部哲学思考札记,全书以格言体写就,分为12卷,共497则。各卷无明确的系统划分,各则之间也没有确切的联系,有的很简单只占一两行,有的多至数十行。“沉思录”的名字是后人添加的,这部书原本不是为了出版给人看的,只是作者和他自己心灵对话的记录,也是作者“每日三省吾身”的记录,所以其内容深刻而朴实诚恳,颇有启发意义。作为古罗马帝国五贤帝时代的末代皇帝,玛克斯·奥勒留不但是一个智慧贤明的君主,同时也是哲学流派斯多葛派的著名哲学家。而这部《沉思录》正是斯多葛派的传世代表作。《沉思录》原书为古希腊文,在很长的时间里以手抄本流传,1588年开始公开出版。译本很多,仅英译本就不下数十种,现行中译本多由英文转译而来。本版《沉思录》为翻译大家梁实秋在深入研究多个英译

    • ¥5.3 ¥49.8 折扣:1.1折
    • 在绝望之巅 二十世纪的尼采哲学家EM齐奥朗初试啼声之作 展现出荒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态度 哲学读物
    •   ( 536 条评论 )
    • (法)E.M.齐奥朗 /2022-05-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在绝望之巅(精)》是二十世纪著名哲学家E.M.齐奥朗的初试啼声之作,写于作者饱受抑郁症和失眠症困扰时期。齐奥朗在其中对种种形而上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主题涉及荒谬、异化、抑郁、失眠、爱情、狂喜、苦难、贫穷、善恶等。本书以一种新奇的、抒情的、反体系化的哲学风格,奠定了齐奥朗的创作基调,作为这位现代哲学家的思想源泉,意义重大。《在绝望之巅(精)》既是齐奥朗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非常受欢迎的作品,精致的散文语言、断章体的创作形式和悲观的哲学思想结合,表现出荒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态度,对西方知识界产生了极大影响。

    • ¥24.9 ¥49.8 折扣:5折
    • 马克思论性别与家庭:批判性研究
    •   ( 159 条评论 )
    • (美)希瑟·布朗 著,杨冰郁 译 /2024-10-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尝试对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以及他关于摩尔根、梅恩、兰格等人的笔记中涉及性别与家庭的部分进行批判性研究,同时引述诸多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学者的研究视角,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评估了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之间的相关性。虽然马克思关于性别和家庭的著作并非所有方面都适用于今天,有些还带有19世纪思想的局限性,但这些文本提供了关于性别和政治思想的重要见解。虽然马克思关于性别的文章在总体写作中占比较少,也没有发展出系统的性别和家庭理论,但他将性别视作理解劳动分工、生产和一般社会的一个基本范畴。本书作者认为,马克思对性别和家庭的讨论范畴实际上远远超出了公共领域中作为工厂工人的女性。马克思注意到资产阶级家庭中持续存在的压迫,并提出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家庭形式。此外,马克思还看到了妇女在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

    • ¥39 ¥78 折扣:5折
    • 与塞涅卡共进早餐 斯多葛哲学的人生艺术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153 条评论 )
    • (美)大卫·菲德勒 /2022-11-0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当人生陷入困境,不妨问一句:哲学家塞涅卡会怎么做? 如何处理和时间的关系 如何克服担忧和焦虑 如何战胜困境 如何在困难和特别财富中生存 如何保持真实并为社会做贡献 给悲伤留一席之地 …… 斯多葛主义是两千多年前古罗马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斯多葛哲学崇尚理性,注重培养人的内在品格,以应对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塞涅卡被认为是斯多葛学派最有才华、最人性化的作家,他教导人们自由而有目的地生活。他历久弥新的作品,是一百多封写给朋友的书信《斯多葛主义者来信》,阐述了如何应对逆境,如何克服悲伤、焦虑和愤怒,如何将挫折转化为成长机会,如何认识友谊的真正本质等重要人生议题。 《与塞涅卡共进早餐》是第一本介绍塞涅卡哲学思想全貌的指南。在这本书中,大卫·菲德勒结合当代人的生活,深入阐释了塞

    • ¥22.7 ¥52.8 折扣:4.3折
    • 马克思哲学要义(精装)
    •   ( 763 条评论 )
    • 赵敦华 /2022-02-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以文本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马克思的启蒙哲学、批判哲学、政治哲学、实践哲学和唯物史观、辩证哲学和《资本论》的逻辑结构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课题,作了深入浅出的研究和分析。

    • ¥44 ¥88 折扣:5折
    • 赞美闲散 湖南文艺出版社
    •   ( 148 条评论 )
    • (英)伯特兰·罗素 /2024-05-01/ 湖南文艺出版社
    • 本书是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的一部随笔集,分为工作、教育、爱情、社会、文明五个部分,展现了罗素对个人和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及其广博的学识。罗素强烈反对现代社会人们的超负荷工作,他认为,人类要过上幸福生活并实现全部潜能,不是通过更努力或更聪明地工作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利用闲暇的非凡力量。在本书中,他还为“无用的”知识作激烈的辩护,他推崇冷静思考和自由探究的美德,认为传统的财富积累是一种文化和道德贫困。这些文章虽然写于20世纪30年代,距今已快一百年,但对当今的读者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价值。

    • ¥21.4 ¥54 折扣: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