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好生活(good life)?享乐主义认为,好生活就是得其所欲之物的生活;功利主义认为,好生活就是成功地谋取自己利益的生活;康德主义认为,好生活就是按照道德律令行事的生活;存在主义认为,好生活是一种本真的生活 哪一种伦理学理论对好生活提供了最令人信服的解释呢?本书作者围绕 好生活 概念,逐一考察了八种主要的伦理学理论及其关于好生活的主张,试图借此来帮助读者解决这些问题: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我们最应当追求的好生活?我们应该关注和捍卫什么样的价值观?鉴于人性和人类境况的现实,我们应该如何努力生活?本书讨论的虽是专业的伦理学理论,但丝毫不晦涩。作者有意识地采用了一种适合初学者的写作风格,将伦理学家的思考与人类生活的日常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一个个通俗例证,深入浅出地诠释每一种理论和观点,为读者提供
从哪里发现问题?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研究性提问的针对点是什么?如何拎出未解的困惑?如何挖出问题的研究价值?如何提升问题的一般化水平?分析框架与提问有何关系?理论对于提问有什么作用?个人经验及伦理对提问有何限定?…… 针对提问的50个问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张静教授在《学习提问:如何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一书中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论述,旨在帮助那些有撰写研究性文章需求的读者找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对于撰写学位论文的高校学生、从事研究工作的青年学者,以及期待突破瓶颈、提升研究能力的研究者而言,本书都是一部极具启发性的著作。 掌握有效提问的思维逻辑,就不会被AI取代! 北大文科一级教授全新力作:本书为北京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张静作品,系作者深耕研究性提问领域多年的智慧结晶,极具启发性 数十年学术研究与
本书是和辻哲郎的代表作之一,可以视作其皇皇巨著《伦理学》的绪论和方法论预备。在本书中,作者首先厘清了 伦理 人间 间柄 世间 存在 等关键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 伦理 是人间共同态的存在与根底、伦理学是 人间之学 的观点;接着,和辻回溯了从亚里士多德到马克思的西方伦理学史体现出的人间观,尤其展现出他对于人的 共同态 (相对于近代西方个人主义之 个人态 )的侧重;最后,通过与西方现象学、诠释学的对话,和辻试图以诠释学方法为伦理学体系的塑造开辟道路。本书被认为是日本伦理学的革新之作,其对伦理学基本概念的诠释、对西方伦理学史及现象学、诠释学方法的审视,都富有学术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经典。
《简明元伦理学》第2版从一个概要的元伦理学历史总览与 概念工具箱 开始,介绍并评估了以下关键主题:第一,伦理实在:包括自然主义与非自然主义,道德事实,以及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区别等问题;第二,伦理语言:语言表征实在吗?道德陈述表达什么心理状态?第三,伦理心理学:休谟式动机理论,以及道德判断与动机之间的联系;第四,伦理知识:直觉主义与融贯主义的道德知识论,以及元伦理学中的客观性理论与相对主义;第五,元伦理学中的新方向,包括非传统理论,以及对元知识论与元规范性理论的拓展。每章都有章节总结、理解难题和术语表等其他特征,使本书成为元伦理学的知名教材之一。
本书是一部论文合集形式的书稿,全书共19篇文章。人类生殖选择、人类基因工程及人工智能医护,是当代人类社会的三大生命技术。它们的研发速度和利用程度正方兴未艾,无远弗届,给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社会结构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变化引起一系列尖锐复杂的伦理问题,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巨大且深远的关涉。本书从儒家伦理思想出发研究这三类生命技术的性质和作用。本章首先简介当前西方社会所流行的一些生命技术伦理观点,然后探讨中国生命技术伦理研究的意义和方法,最后概述本书的由来、特点及主要内容。 当代人类社会的三大生命技术 生殖选择、基因工程及人工智能 正在蓬勃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社会结构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并引起一系列尖锐复杂的伦理问题。 本书从儒家伦理思想出发,研究这三类生命技术的性质和
致富不是靠运气,幸福也不是从天而降的。积累财富和幸福生活是我们可以学习的技能。 这本书收集整理了硅谷投资人纳瓦尔在过去十年里通过推特、播客和采访等方式分享的人生智慧,向读者分享了纳瓦尔关于财富积累和幸福人生的原则与方法。纳瓦尔不仅告诉读者怎样致富,他还告诉读者怎样看待人生,怎样获得幸福,他对财富、人生的思考将帮助你走自己独特的道路,过上 富有、 幸福的生活。
在当代伦理理论中,后果主义的道德理论及其早期形式功利主义是激发了强烈的批评和回应的一种伦理理论,它与道义论和美德伦理学构成了当代西方道德哲学中三足鼎立的局面。后果主义的道德理论及其理论基础目的论的道德理论不仅对西方伦理思想史有很大影响,而且在以某种形式的道义论为基础的政治哲学中也引起了大量的批评和回应。徐向东编写的《后果主义与义务论》旨在介绍这种道德理论的基础及其与其他类型的道德理论的瓜葛,《后果主义与义务论》介绍其倡导者对该道德理论的改进,以及该道德理论对政治哲学的意义。
《道德问题》是一部通识教育哲学读本,讲述人人都该了解的哲学常识,以及我们为什么要追求美德。什么是自私?什么是利己主义?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宿命论?什么是自由意志?人们为什么崇尚和追求美德?这一切从何而来?因何存在?与我们的生活与行为有什么关系?在《道德问题》中,我们都可以得到答案。
本书是日本知名广告公司ADK营销专家20年研究成果,他从2万份策划案中提炼出结构化思考的方法:七图法。七图法可以将高难度的商业著作、职场中的商业问题结构化,使得内容一目了然,能够在短时间内传达重要的点。帮助学习者短时间内理解繁杂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想象力和记忆力。帮助职场人准确、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问题等。全书共有4章,第1章介绍七图法的内容和特征;第2章教大家如何使用七图法;第3章通过七图法培养结构化思考的能力;第4章将七图法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减少工作时间,帮助提高工作效率。
你有以下烦恼吗? 读书时速度很慢,记不住书中的内容 学习时记不住知识点,或是忘得很快 准备考试时不知如何系统复习 工作中难以处理复杂任务,经常加班 工作汇报或开会时大脑一片空白 记忆是一门学问, 只要找到适合的方法,就能快速增强记忆力。 五感记忆法、影像阅读法、睡眠记忆法…… 跟随本书,掌握高/效记忆法,获得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开启你的高维智慧》是一把可以打开所有智慧系统天窗的金钥匙,当你能够自如掌握和使用这把钥匙的时候,你的人生可能从此就不同了。《开启你的高维智慧》一书从求同存异到求同尊异,超生命中的认知局限,从求同尊异到归同了异,提升你的意识维度并将其融合为万有归一,从归同了异到无同无异,唤醒生命的圆满。
现今社会,逻辑能力越来越被人重视,不仅学生应试要具备逻辑能力,就是考MBA、面试时也有逻辑测试题,世界著名公司的招聘面试中,有关逻辑能力的题更是必考内容。逻辑能力之所以越来越被人重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逻辑能力强的人思维极其活跃,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甚至领导能力在某种程度上都高于他人。拥有这样能力的人,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能有卓越的表现。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巧,从逻辑的概念、类型,到论证方法,到基本规律,把看似枯燥难懂的内容,以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得明明白白。通过图解的方式把实用性与趣味性融于一体,适合不同层次、不同角色和不同年龄的人阅读。
在弗洛姆的伦理思想体系中,爱是其核心的概念和范畴。本书的研究目的是围绕 爱 这一核心概念和范畴来挖掘弗洛姆伦理思想的精髓。在弗洛姆看来,人性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脱离了社会谈人性是不切实际的,人性的形成与特定的社会伦理环境存在关联。与此同时,良好的社会伦理环境又离不开个体人性的完善,二者相辅相成。但个体的人性完善更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弗洛姆构建其爱的伦理思想的宗旨。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 人性异化 和 爱的没落 等社会现象进行强烈的批判之后,弗洛姆认为,要获得个体的人性完善,不仅要从个体人性完善入手,而且要从社会组织模式的改革入手,只有个体和社会都达到健全,并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才能真正地实现健全的社会。而这二者之间,个体人性的完善更为根本。个体人性完善的标志便是获得 创
人人都需要懂一点儿逻辑的学问。因为人际沟通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重要方式,而一个人只有做到逻辑地思考并表达,才能避免误解,高/效快速地与他人交流。但现实中,许多人不仅没有用逻辑进行思考、讲话、书写的良好习惯,甚至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而不自知。“以前的孩子都是用笔在纸上写字,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用手指在屏幕上输入文字。因此,现在的孩子字写得不好。”——你能看出这段论述有什么逻辑错误吗?在《聪明人的逻辑思考力》一书中,作者小野田博一起篇就向读者抛出了这个问题。通过这类简单的例题,小野田对基础的逻辑知识和应用方式进行了简单易懂的解释,让读者一目了然地认识到:逻辑到底是什么;怎么表达才能让对方觉得合乎逻辑;与人讨论时,有哪三大禁忌;为什么不要说“我认为”“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通过反复解决简单
本书为东南大学伦理系列之一,系统研究了中国古代民本伦理思想,对中国古代以儒家为代表的民本思想中的伦理思想,筚路蓝缕,条分缕析,进行了精心的发掘和总结,从现代哲学高度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