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W.V.O.蒯因的部哲学著作,由九篇论文结集而成,文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和挑战性的观点,如关于何物存在的本体论许诺的学说,关于共相(抽象物)问题上唯名论和实在论之争的折中解决方案(概念论),关于经验论“两个教条”(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之分与还原论)的批评和整体主义的知识观。关于意义和指称的区别和对“意义”观念的否定,关于数理逻辑的新基础以及对内涵(模态)逻辑的批评等,都曾引起广泛而热烈的争论,对当代本文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书所涉方面甚广,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哲学、逻辑学等,无不论及。其中有的文章是本文哲学界公认的名作,贯穿全书的论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意义问题,尤其是分析陈述的概念有关的意义问题,另一个是本体论许诺的概念,尤其是与共相问题有关的本体论许诺的概述。
本书对费希特思想发展过程的全面梳理和对其晚期成熟形态的知识学的深刻剖析,从根本上改变了将费希特视为德国古典哲学中从康德到黑格尔之间的过渡思想家的传统看法,使得费希特的思想获得了鲜明的独立形象。作者着重指出,费希特的知识学正是运用“智性直观”这一现代现象学最本质的方法,突破了康德哲学在“先验的”Sein与“超越的”Sein之间的区分,将现象论与本体论、本体论与真理论融二为一。此外,本书对海德格尔的Sein和柏拉图的“善”之理念也作了独到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