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 逻辑经验主义 曾在二十世纪的世界思想界风行一时。殷海光即是深受这波学术思潮影响的学者之一,本书正是他长期钻研的心得之作,对一般初学者容易混淆的概念及不易理解的原理皆详加说明,引领读者进入逻辑研究的世界。 在清华大学跟随金岳霖先生读研究生期间,殷海光先生写出了《逻辑讲话》,此书别出心裁,采用独创的对话体,有如拉家常,试图将高深的逻辑学通俗化,上市后受到广泛认可。之后,殷海光先生在《逻辑讲话》及讲义版的基础之上,写成《逻辑新引》,依旧采用对话体,一位老师与两位学生聊天,老师谆谆善诱,学生倾耳聆听。 本书循序渐进,深入浅出,清晰易懂,注重严格的推论训练和逻辑的应用功能,使逻辑初学者在学习时可免于枯燥无味。
西南联大多元自由的学术、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了成长和发挥的巨大空间;西南联大开创的中国通识教育系统,创造了教育神话,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西南联大逻辑通识课》是中国逻辑学开山宗师金岳霖教授与其得意门生殷海光教授二人教学与研究的结晶。金岳霖教授重点讲解逻辑作为认识和表述世界的准绳,有让生活免于混乱和盲目的重要价值,而殷海光教授则以创新对话体,使初学者免于枯燥和不得门径之苦,轻松掌握逻辑知识,并活用于生活,获得美好清醒的人生。
《逻辑新引 怎样判别是非》是一部通俗逻辑学著作,是逻辑学大师殷海光先生多年从事逻辑教学与研究的结晶。《逻辑新引》全书以独创性的对话体裁,将基本逻辑学课程的知识点融入一个个情景故事中,循序渐进,深入浅出,使逻辑初学者免于枯燥和不得门径之苦,且对每一命题、每一推理之对错,均有例证,清晰易懂;《怎样判别是非》则告诉我们判别真、假、对、错的方法,指出人们常常走入的思想误区,能够让人们的思维得到训练,养成对是非正误的敏锐判断力,从而更加理性和独立地思考。
诡辩是现实生活中人人都会碰到的事情,如何认识诡辩手法、掌握破斥诡辩的方法,是现代人实现有效沟通的技能。 《逻辑思维与诡辩》在强调逻辑本身的逻辑标准的同时,也力求探询逻辑的伦理标准。即正常有效的人际沟通如何在必须符合逻辑思维规则和规律的同时,也必须要符合沟通交际的伦理规范;在体味如何认识、破斥诡辩的方法论意义的同时,也要追寻逻辑之 法的意识 下的人文价值。
《逻辑学》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 G.W.F.黑格尔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出发点,是承认在自然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存在一种作为世界本原的“绝对理念”,他的哲学体系就是对绝对理念发展过程的描述。他认为,逻辑学是研究理念本身发展的科学。当理念处于“存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本质”阶段时,他称之为客观逻辑;当理念扬弃了与“存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本质”而作为概念的概念,即作为“主观性”的概念出现时,就称之为主观逻辑。因此,《逻辑学》由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两部分组成。
《逻辑十九讲》是美国著名思想家、作家、 新思想运动 之父威廉姆 沃克 阿特金森针对大众读者所撰写的一本逻辑学通俗入门读物。全书从逻辑学*浅显的概念入手,用通俗和生活化的语言,系统、简洁地阐述了逻辑学*基本的原则与思维方式。其中诸如推理、归纳、因果关系、真假命题、是非条件等专业术语,作者都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释,旨在让读者明白逻辑对于日常生活及普通思维、行为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并掌握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以扩展、提高读者的认识面和认知能力。
这是一本关于逻辑思维训练的选题。逻辑能力训练题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及思维转变能力,因此,逻辑思维能力越来越被人们看中。本书精挑细选500个世界经典的逻辑思维训练题目,按照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分作十篇,让大家能冲破思维定式,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养成用逻辑思维去思考问题的习惯,使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及时应变,游刃有余。 一个人智商的高低主要体现在他的逻辑思维能力上,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迅速、准确地把握住问题的实质,尤其是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事情时,更可以发挥突出的作用。
.
王恩洋先生(1897 1964)自言: 昔读《因明大疏》不甚了解。民十三年从先师于南京内院治唯识学。吕秋逸学长讲因明,予得益颇多。后归川,建龟山书院,为讲《入论》,因而作释,仅成半部,因事辍笔。三十四年复在文教院讲《入论》,始续成之。 此《因明入正理论释》1947年由四川东方文教研究院印行。 周叔迦先生(1899 1970)的因明著作有《因明入正理论释》《因明学表解》《因明新例》。其中《因明入正理论释》1989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今将王恩洋先生和周叔迦先生的这两种《因明入正理论释》合刊。
1935年《逻辑》一书由清华大学出版部印成讲义,1936年12月列入 大学丛书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精装第一版,1937年2月出版平装第一版和精装第二版。本次影印的是精装第一版。 《逻辑》一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传统的演绎逻辑;第二部分,运用现代逻辑对传统逻辑进行了透彻的批评;第三部分,依怀特海和罗素合着的《数学原理》,建构了一数理逻辑系统,包括命题演算、谓词演算、类演算、关系演算;第四部分,讨论逻辑和逻辑系统的性质,即逻辑哲学问题。 原书的 目録 只给出了以上四个部分的标题和页码,检索不大方便。今依正文中的标题,制作一 详目 附于书后。
《因明入正理论》由陈那的弟子商羯罗主造,玄奘于647年译出。译场中诸弟子根据玄奘的译讲作了注疏,初有神泰、靖迈等前辈的注疏,后有文备、文轨等人的注疏。窥基的疏是在这些著作的基础上写成,但未全部完成, 似喻能立不成 原文以下由弟子慧沼续成,被尊称为《因明大疏》。本疏在晚唐时便已在国内佚失,1895年,杨仁山从日本取回,1896年10月金陵刻经处刻印流通。本次即影印金陵本。 《因明正理门论》是陈那因明的早期代表作,玄奘于649年译出,嗣后译场证义神泰依玄奘口义写出《因明正理门论述记》。本述记在唐后失传,日本保存有残本三卷,1923年金陵刻经处刻印流通,是目前能见到的本论唯一唐疏。本次即影印金陵本。
本书是具思想性的逻辑教科书,本编二十八章按西方传统逻辑的体系来编排。其中,一至三章总说,四至六章讲概念,七至九章讲命题,十至二十二章讲演绎,二十三至二十七章讲归纳,二十八章讲悖谬。 作者在 自序 中言: 志以欧洲逻辑为经,本邦名理为纬,密密比排,蔚成一学,为此科开一生面。 又在 例言 中言: 为国人讲逻辑,仅执翻译之劳,岂云称职!本编首以墨辩杂治之,例为此土所有者咸先焉。此学谊当融贯中西,特树一帜。
本书是一部哲学经典教材,首次出版于1982年,被诸多英美大学广泛采用,是学习逻辑学、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的教材之一,出版30多年来英文版销售超过20万册。本书主要对哲学中的一些关键概念,比如前提、真理、存在、意义、指称等作了清晰易懂的界定,是学习和研究哲学问题时提高概念思维能力非常有效的工具书。要想思维严谨、细致、深刻、滴水不漏,好的办法不是学逻辑,而是学分析哲学。分析哲学家对各种问题分析之严谨和深刻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他们往往在细微、使人想当然的地方发现问题。学习分析哲学,对理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是一种极强的训练。本书适合大学哲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也适合希望提高自身思维严谨性和深刻性的一般读者阅读。
简单风趣的大师逻辑课来了!本书邀请波普尔、休谟、孔德、古尔德、罗素、培根、亚里士多德等16位逻辑学大师走进课堂,在与学生的畅谈中,讨论与现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16个逻辑学话题 现实的思考、概念、概括、过度概括、隐含意义、谬误、错误类比、片面性思考错误、集体思维、推理关系与模态逻辑、回避问题、同一律和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统一场理论、人际沟通中的逻辑语原则、诈骗等。全书精心绘制轻松幽默的漫画与图示,在趣味阅读中读懂社会运行的逻辑学原理,在逻辑学的世界中畅游,在理性思考中让人生更智慧。
聪明人和普通人之间的区别根本不在于知识多少、阅历深浅,而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思维塑造了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的行为取决于我们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决定了一个人的层次,也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要想持续进步,你需要改变思维惯性,突破思维瓶颈,让头脑保持*状态。 书中介绍了爱因斯坦、苏格拉底和达 芬奇等10位天才思考者,他们对问题的解决之道,可以借鉴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请相信,每个人都有成为天才的潜质!
我们遇到的许多问题其实都可以用逻辑学来思考解决,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应该懂得一点逻辑学。 这是一本写给普通读者的逻辑学入门书,用66堂生动、鲜活的逻辑常识课,带你走进一个妙趣横生、思想交锋的认知新世界。本书将枯燥深奥的知识,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案例和故事进行解读。本书从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常用逻辑思维、逻辑技巧的进阶、逻辑的谬误、逻辑突破等纬度出发,让你快速把原本枯燥泛味的专业知识变得简单又有趣。 本书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快速掌握严谨、缜密、清晰的思考方法,提升记忆力、创新力、想象力、执行力,从此告别无处不在的思维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