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国人眼里,冯友兰就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就是冯友兰。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期间,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经过整理后编写成《中国哲学简史》并出版。此书一出,便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入门书;其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日文等诸多译本出版。几十年来,《中国哲学简史》一直是诸多世界名校中国哲学课程的通用教材。 资料是古代的,眼光却是现代的;运用史料时是史家,探讨问题时却是哲学家。 本书译者赵复三 《中国哲学简史》以时间为线,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一一串联,同时融入了作者对中国几千年传统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深刻理解,以开阔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正如冯友兰先生之女、作家宗璞所言: 我常想这本书像是太上老君炼出来的
本书是全面了解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思想的一部指南。作者多米尼克·奥米拉是新柏拉图主义研究领域的专家。本书开篇简要介绍了普罗提诺的生平和作品,正文部分对普罗提诺《九章集》中的重要论题进行了导读和论述,结语对普罗提诺思想的接受史做了详细的梳理,并附有进阶阅读指南。《九章集》是普罗提诺思想的结晶,由其学生波斐利编辑成书,共54篇,涉及身体、灵魂、理智、太一、世界生成、恶、美等论题。作者引导读者深入探索普罗提诺的原创思想,并揭示他对其他哲学家的思想的批判和发展,从而构建普罗提诺个人以及柏拉图主义思想的全景。
《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是弗兰克·梯利在康奈尔大学教书时编写的教材;出版于1914年,书一经出版,立即被哲学界奉为名著。在这之前,无论中西方,鲜有像样的哲学史专著,即使大学里的哲学系也是为各家哲学流派所控制,很少讲授现代意义的哲学史课程。可以说梯利的这本书开创了哲学史教育的新局面,提供了哲学史编写的范本。在它以后,卷轶繁多的哲学史才开始陆续出现。我们读这本书,是因为梯里开创了一门学科――以前的哲学史类书籍,充其量只是“历史上的哲学”,只是罗列了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以及他们提出过的观点,至于他们的内在联系,着墨不多。梯利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认为哲学史必须力求把每一种宇宙观放在它适当的背景中,把它看成是整体的一部分,把它同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文化的、政治的、道德的、社会的和宗教的
《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是弗兰克·梯利在康奈尔大学教书时编写的教材;出版于1914年,书一经出版,立即被哲学界奉为名著。在这之前,无论中西方,鲜有像样的哲学史专著,即使大学里的哲学系也是为各家哲学流派所控制,很少讲授现代意义的哲学史课程。可以说梯利的这本书开创了哲学史教育的新局面,提供了哲学史编写的范本。在它以后,卷轶繁多的哲学史才开始陆续出现。我们读这本书,是因为梯里开创了一门学科――以前的哲学史类书籍,充其量只是“历史上的哲学”,只是罗列了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以及他们提出过的观点,至于他们的内在联系,着墨不多。梯利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认为哲学史必须力求把每一种宇宙观放在它适当的背景中,把它看成是整体的一部分,把它同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文化的、政治的、道德的、社会的和宗教的
本书是全面了解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思想的一部指南。作者多米尼克·奥米拉是新柏拉图主义研究领域的专家。本书开篇简要介绍了普罗提诺的生平和作品,正文部分对普罗提诺《九章集》中的重要论题进行了导读和论述,结语对普罗提诺思想的接受史做了详细的梳理,并附有进阶阅读指南。《九章集》是普罗提诺思想的结晶,由其学生波斐利编辑成书,共54篇,涉及身体、灵魂、理智、太一、世界生成、恶、美等论题。作者引导读者深入探索普罗提诺的原创思想,并揭示他对其他哲学家的思想的批判和发展,从而构建普罗提诺个人以及柏拉图主义思想的全景。
《中国哲学史大纲》为胡适所作,是中国学者运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建立的标志。它所获得的赞誉无以复加,不但被视为一本划时代的著作,而且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积极成果,是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为胡适的学术地位奠定了一块不可撼动的基石。
《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邓晓芒文集)》是邓晓芒先生在2006年春季学期给研究生开设的“哲学史方法论”课的讲课录音。这门课每周一次,每次三个小时,常常拖堂到近四小时,一共讲了16次。关于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导言》的讲课,由于当时录音未能录上,没有留下资料;另一次是谈中西怀疑论的比较的,该讲演在别的地方作过多次并已收入到了其他文集,为避免重复没有收入。于是还有十四讲,都是根据邓晓芒先生已往发表的有关方法论的文章而作的讲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