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的系列文章,其中有对于“反封建”“平等”这类“关键词”在历史文化进程中演变过程的分析,但 主要的是对传统社会与文化本身的结构性研究。笔者不满于过去流行的“租佃神话”和“宗族神话”,主张在社会—经济分析与思想—文化分析的综合与融会中把握传统时代真正具有规定性的那些规则,跳出“反儒”与“尊儒”对峙的传统观之争,在社会结构上摆脱大共同体本位的传统桎梏而走向公民社会,在文化—象征符号体系中主张“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以“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的人格资源与民主宪政—人权保障的现代制度安排来消除那种专制制度下强权—犬儒互补的人格弊病。 《传统十论》此次再版,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了增订版序言及两篇附录(《关于“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的讨论》《瑞士之路》),订正了原有版
福山以观察入微的笔触,逐一分析了美、法、德、意、日韩以及华人文化传统及其经济活动特色,详尽而细密地考察了社会信任度在各国经济生活上的角色,读者可以从中清楚地了解文化对经济发展的真正重要性。经济行为是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由各种习俗、规则、道德义务以及其他各种习惯连缀在一起,塑造着社会。本书将会证明,一个国家的繁盛和竞争力是由某一普遍性的文化特征所决定的,即社会本身所固有的信任程度。对于想了解经济而又能体会经济乃是大社会文化之一环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学研究方向。
学习社会是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反映了当代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它具有的前瞻性。 这本《学习社会的理念与建设》主要是从理论的角度,阐述了构建学习社会的一些重要问题。这些有关学习社会的理论,既借鉴了国外的,也结合了我国的实际。在我国,提出建设学习社会并进行实践,毕竟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虽然目标是宏伟的,可还是刚起步。在当前,就“目标”和“过程”两个方面来说,都需要加强理论的指导。尽管我国现在还在建设小康社会,但各地在发展程度上也很不平衡,故作者赞同各地应该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推进。
我们日常的行为看似都是下意识地、自由地作出的决定,比如在选择沙发上坐一坐、出去走一走或者选择吃巧克力口味的冰淇淋。似乎,我们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意志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我们无疑具有自由意志。但是,近年来,有人指出科学已经证明人类没有自由意志。如丹尼尔·韦格纳(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和山姆·哈里斯(神经学家、多部“通俗哲学”书籍的作者)就声称有科学发现表明自由意志是一种幻觉。如果这是真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了。巴拉格尔对一些导致人们认为人类没有自由意志的结论的不同论点和实验进行了检查和甄别,并指出这些论点言过其实且具有误导性。但作者也认为,也不能就此推断自由意志的存在。因此,人类是否拥有自由意志的疑问仍然是一个开放性话题,没有确切结论。巴拉格尔的语言风趣幽默,不乏设问自
如果你想知道人们是如何理解他们的世界和生活的,为什么不跟他们谈谈呢? 本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部分是概念与基本理论。在这一部分,作者用四章的内容介绍了和质性研究访谈有关的概念,不仅区分了研究性访谈与哲学对话以及治疗性访谈的不同,而且还从认识论和伦理方面对有关概念做了进一步的分析。这一部分可以看做是质性研究访谈的基础。第二部分是本书的重点,作者用十二章的篇幅详细地介绍了质性研究访谈的具体步骤和技术细节,从确定主题到正式访谈的整个过程,以及对访谈内容的加工建构和会话的语言等都作了详细说明。十分便于初学者学习和使用。
本书再版了陈乐民先生晚年的两本学术随笔《启蒙札记》与《对话欧洲——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与欧洲著名历史学者史傅德教授的对话录)。作为国际政治和欧洲学家,在西方文明史中,作者特别关注启蒙精神怎样在西欧以及北美萌芽、生长和铺开,而了解启蒙精神有助于理解欧洲公民社会的历史进程,反思中国的启蒙。同样,如果没有中国历史作参照,有些欧洲历史的特性便容易忽略。在对谈中,两位学者的批判与反思贯穿了欧洲内战、市场经济、宗教改革、民族主义、教育、革命、理性、传统、政党、欧盟建设等诸多话题,时时激起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思考。本书语言平易近人,是了解欧洲公民社会与启蒙进程的通识读本,从中可以看到老一辈学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无尽思索与追问。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开始转向着重研究人学。《马克思主义人学概论》作者试图比较系统地、逐步递进地探讨和论述人学的各方面问题,并阐明我们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什么必须以人为本。
本书重点在于阐明个体生活经历、个性特征、思想倾向之间的“内在关系”的深层逻辑,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外来思潮之间的“外在关系”的深层逻辑。作者关注各个体在主动选择中受到社会关系制约所形成的“路径宽度”,同时关注社会在选择个体时所给予的“路径限度”。
等级是什么?为什么约翰·肯尼迪在电视上看到理查德·尼克松时一脸吃惊地冲他的朋友说:“这家伙一点没档次”? 等级是刻意忽视也无法否认的现实存在,不仅体现在容貌、衣着、职业、住房、餐桌举止、休闲方式、谈吐上,也不仅仅是有多少钱或者能挣多少钱。等级是一系列细微事物的组合,很难说清楚,但正是这些细微的品质确立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评判等级的标准绝非只有财富一项,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同样重要。 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鞭辟入里的分析、机智幽默的文笔,将美国社会中的社会等级现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对三六九等人的品味作了细致入微的对比,引人发笑又富于启发性。《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中对美国社会的诸多描述无不折射出当下中国的众生百态,因此本书也可作为观察中国社会的一面明镜。
本书探讨了群众与群体的动态关系,以及群众如何、为什么服从统治者的权力。20世纪的人类历史充斥着集体迫害、群体狂热、世界大战等毁灭性灾难,促使卡内蒂思考群众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指令”和“蛰刺”是卡内蒂解释群众与权力关系的两个核心概念,卡内蒂认为,权力的本质是“指令”对人的伤害(即“蛰刺”)。追溯指令 原始的形式,是动物遇到死亡威胁时的逃亡,因此“每一道命令都隐含着残忍可怕的死刑判决”。 尽管是一部理论著作,但本书的写作风格与学院派极为不同。卡内蒂采用的是简洁且隐喻性的文学语言,内容广涉人类学、精神病学、生物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如卡内蒂通过深入分析精神病患者席瑞柏的回忆录,揭示统治者和偏执狂的共同点:伟大、慷慨、藐视他人、幸存感(即比别人活得 长)。
本书收入的系列文章,其中有对于“反封建”“平等”这类“关键词”在历史文化进程中演变过程的分析,但 主要的是对传统社会与文化本身的结构性研究。笔者不满于过去流行的“租佃神话”和“宗族神话”,主张在社会—经济分析与思想—文化分析的综合与融会中把握传统时代真正具有规定性的那些规则,跳出“反儒”与“尊儒”对峙的传统观之争,在社会结构上摆脱大共同体本位的传统桎梏而走向公民社会,在文化—象征符号体系中主张“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以“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的人格资源与民主宪政—人权保障的现代制度安排来消除那种专制制度下强权—犬儒互补的人格弊病。 《传统十论》此次再版,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了增订版序言及两篇附录(《关于“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的讨论》《瑞士之路》),订正了原有版
本书收入的系列文章,其中有对于“反封建”“平等”这类“关键词”在历史文化进程中演变过程的分析,但 主要的是对传统社会与文化本身的结构性研究。笔者不满于过去流行的“租佃神话”和“宗族神话”,主张在社会—经济分析与思想—文化分析的综合与融会中把握传统时代真正具有规定性的那些规则,跳出“反儒”与“尊儒”对峙的传统观之争,在社会结构上摆脱大共同体本位的传统桎梏而走向公民社会,在文化—象征符号体系中主张“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以“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的人格资源与民主宪政—人权保障的现代制度安排来消除那种专制制度下强权—犬儒互补的人格弊病。 《传统十论》此次再版,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了增订版序言及两篇附录(《关于“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的讨论》《瑞士之路》),订正了原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