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医生,我一直支持 医乃仁术 ,我们的第 要务一定是尊重患者的生命,没有什么可以逾越生命。 路桂军 中国安宁疗护旗手、中国疼痛领域专家、医学人文学者路桂军医生首次分享自己21年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述说动机来自21年在临床一线所触碰的每一个真实可感的生命故事。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从一线接触的病患案例讲起,探讨疼痛、安宁疗护、生命与死亡、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哀伤抚慰的作用,以及生命教育等诸多问题。他基于一名疼痛科医生对生命的认识和反思,提出了 四道人生 道爱、道谢、道歉、道别 应该成为每一位中国人、每一个中国家庭面对死亡的智慧。
著名女性主义学者上野干鹤子写给所有女性的清醒之书!中文简体版首次引进! 这场辩论是因为我们彼此信任 。 围绕女性关注的亲密关系、婚恋、独立等议题,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与心理学家信田小夜子,开始了一场女性主义的尖锐问答。两位 女性的盟友 分别从社会学统计数据与一线女性的心境出发,结合各自的观察和研究经验,以女性视角讨论和思考现行婚姻制度与女性面临的婚恋现实,百无禁忌地畅谈爱情观、社会性别、男性观察、母女关系等女性日常生活中无法逃避的话题,敞开心扉,直言不讳。两位学者借独到的观点和犀利的语言,鼓舞女性活出自我,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
翻开《厌女》的五个阶段: 好奇。人人都在说厌女,到底什么是厌女? 认同。 厌女,在男人身上表现为女性蔑视,在女人身上则表现为自我厌恶。 (请翻到第2页) 反思。深入理解厌女的机制,借以反思自身的亲密关系。原来, 女人的厌女症从母亲处学来 。(请翻到第124页) 自觉。对厌女症越来越敏锐。 我不是一般女人嘛 也是一种有伪装的厌女。(请翻到第202页) 虽然愤怒,但也更爱自己,更爱女性与女性的联结。借用上野老师的话: 生长于这个厌女症的社会,不被厌女症浸染的女人,恐怕不存在。女性主义者就是自觉意识到自身的厌女症而决意与之斗争的人。
你是否承担了大量的情绪劳动? 你是否厌倦了成为所有人的依靠? 你是否总是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来满足他人? 如果你像大部分女性一样,总是感到情绪疲惫,总是处于焦虑和沮丧中,总是觉得自己应该做好所有的事情 那么,是时候大声说出你的需求了!请你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真正地关心、照顾自己,过一种真实的生活! 心理治疗师南希 科利尔将为你提供一份坚定的情感支持,会让你发现自己精疲力尽的根本原因,带你找到你深层次的需求,从而让你更好地照顾自己,找到持久的活力。
何谓新下层? 日本的新下层是指日本长久以来难以脱离贫困状态的阶级。 当老无所依的危机感提前向中青年转移时, 当社会阶层的流动性降低、贫困遗传现象日益加剧时, 当贫富阶层就 贫困阶层是否值得救济 这一议题站在对立面时, 直面这些现实的新下层,该如何自救? 日本社会非正式员工的增加形成了庞大的贫困层,导致贫困率上升。桥本健二在本书中将这些人分成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等不同人群,描述新下层的诞生、发展和影响,以及日本社会格差扩大、阶层滑落的现实;以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日本社会阶层的流动及其背后的原因。
犯罪侧写师?女性?你会由此联想到什么?女版夏洛克 福尔摩斯吗? 李珍淑是韩国首位女性犯罪侧写师,作为心理学、社会学的双料博士,她已从业16年,多次参与重大刑事案件。 在本书中,她首次公开了成为犯罪侧写师的方法和过程,并以真实案件的侦破过程为基础,详细讲述了犯罪侧写师的工作内容,包括嫌疑人侧写、关联性侧写、口供分析、审讯策略支持、犯罪行为分析等,满足人们对犯罪侧写师这一职业的好奇。 温情下的残酷人性,一着不慎的行差踏错,无可挽回的病态心理,不同案件折射出了太多社会真相和人性弱点。李珍淑以自己与300名犯罪嫌疑人的真实对谈为基础,从专业角度梳理和分析,让人们在扩宽知识的同时,远离伤害与被伤害的陷阱。
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调查记者戴尔 马哈里奇在书中记录了美国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日益恶化的趋势,探求在 美国梦 已然破碎的现在,如何重塑美国社会。 马哈里奇在加利福尼亚州沙漠中的一个废弃加油站里发现了很多涂鸦,他意识到,对于20 世纪 20 年代的许多人来说,贫困既是现实,也是命运,一种从出生就注定的命运。加油站里用喷漆赫然写下的几个大字令他难忘: 生而贫贱 。以此为契机,在疫情、经济危机和社会运动即将颠覆美国既有秩序的背景下,马哈里奇沿公路驱车,探访受疫情冲击的底层民众。书中部分是原始回忆录,部分是调查性新闻报道,以及作者在美国各地拍摄的照片,进而帮助读者了解美国的贫困史和马哈里奇每天听到的人们的心声。在前所未有的社会活动和经济危机时代,世界各地响起变革的声音,马哈里奇在其调查采访旅程中传递乔治
格即等级,差乃差距, 格差社会 就是指日本阶层固化、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社会。疫情前,日本社会就陷入了 中流崩坏 的困境,疫情导致的工作机会减少和行业差距扩大更是加剧了这种局面。年轻人无法延续他们父母的中产阶级身份,甚至坠入贫困。在这种情况下,的希望在于恢复地域社区内的相互帮扶,找回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人类有八至九成的信息通过视觉获取。渐渐地,我们以为用眼睛看到的就是世界的全貌。 看不见的人,是感知 世界的另一种样子 的专家。他们用手阅读,用耳朵眺望,把脚当做探照灯;还能通过语言借他人之眼,用幽默态度翻转种种 不便 。 东京工业大学教授伊藤亚纱经过与视障人士的长期相处,从空间、感觉、运动、语言和幽默五大主题,带领我们一起走进 看不见 的世界。在那里,当视觉消失,身体生长出意想不到的崭新可能。就好比这世界上有四只脚的椅子,也有三只脚的椅子,二者有着各自的平衡。这本书想去关注的,不是四只脚的椅子少了一只脚的 欠缺 ,而是原本就由三只脚创造出的 完整 。 我们已经迎来身体多元化的时代, 认识他们的世界,同时意味着认识自身的更多可能。
治疗无望时,是否有权选择安乐死?医疗资源短缺时,应该优先救治谁?患有先天重疾的婴儿是否应该生下来?如何正确看待代孕?你愿意捐献器官吗?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而出现的对生命伦理的拷问,是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拷问,是现代社会无法回避的拷问。作者在书中针对十二个生命伦理难题,介绍了一系列引人入胜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或悲情、或无奈、或绝望,而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又引发了我们对于生命、生老病死的深入思考。在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医学问题、生命问题面前,没人能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
翻开《厌女》的五个阶段:1. 好奇。人人都在说厌女,到底什么是厌女?2. 认同。“厌女,在男人身上表现为女性蔑视,在女人身上则表现为自我厌恶。”(请翻到第2页)3. 反思。深入理解厌女的机制,借以反思自身的亲密关系。原来,“女人的厌女症从母亲处学来”。(请翻到 24页)4. 自觉。对厌女症越来越敏锐。“我不是一般女人嘛”也是一种有伪装的厌女。(请翻到第202页)5. 虽然愤怒,但也 爱自己, 爱女性与女性的联结。借用上野老师的话:“生长于这个厌女症的社会,不被厌女症浸染的女人,恐怕不存在。女性主义者就是自觉意识到自身的厌女症而决意与之斗争的人。”
女性学先驱上野千鹤子&文化领域KOL汤山玲子的辛辣对谈录。写给“ ”仍觉迷惘的女性。女性长久以来都沉浸在结婚生子、组建家庭的想法中。即便好不容易从中解放出来,却不知道接下来去往何处。女性主义学者上野千鹤子和出身音乐世家却不走寻常路的汤山玲子,结合自身经历与社会现实,围绕文化资本、女性主义、性、老龄化等多个主题,在嬉笑怒骂间分享超强“生存技巧”。即便外部环境千变万化,年龄增长,不为自身设限的女性仍能拥有值得期待的未来。
如果说人生如战场,那妈妈无疑身经百战。从怀孕、生产、育儿,到家庭和谐、职业追求、自我实现,这每一关,妈妈都得过,这每一关,都是一场 鏖战 。只是 妈妈并没有附赠攻略,那要怎样才能 成功通关 ?作为著名的女性成长平台,Momself自2016年成立以来,便一直致力于为1亿中国妈妈构建一所人生学校,为她们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参考坐标,帮助她们打造适合自己的终身成长方案。本书精选的28篇文章就是这份努力的成果之一。 从夫妻、婆媳关系,到怀孕、生产经历,再到育儿方法、职场遭遇,本书将为我们逐一破解困扰现代女性的种种挑战,助力每个已经或准备成为妈妈的女性,扮演好这个世界上古老而又新鲜、单纯而又复杂的角色,创造出属于每个妈妈自己的方法论。
......
“既然要选择写作视角,我希望只保留与斗争相关的物品。” 法国历史学家玛蒂尔德·拉雷尔在继《去他的父权制》之后,决定从小小的日常物品出发,以 加具体、 加鲜明的方式来讲述女性的斗争史。 本书用20个具象的物品,邀您见证200年来女性争取权利平等、经济独立、身体自由的历史!卫生巾、节育环、长裤、衣服口袋、银行卡、小家电……透过这些与女性斗争相关的物品,我们一起用女本位的观察视角, 加细致地贴近女性处境,看女性主义者如何利用物品来表达愤怒、争夺空间、交流观点、发起行动! 准备好了吗?您将看到一场喧闹昂扬的女性主义物品大游行! 翻开本书,掌控自己的身体、财产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