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英国公投脱离欧盟,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一时间,“后真相”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并被《牛津大辞典》选为年度词汇。所谓“后真相”,就是真相和逻辑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被忽视,而情感煽动主导舆论的情形。从投票选举到众筹诈骗,再到病毒营销,无论是在政治、传媒,还是商业领域,后真相的案例俯拾即是。显然,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真相时代。在本书中,为世界很好企业提供商业咨询的说故事大师赫克托·麦克唐纳用生动的故事向我们展示出真相是如何被信息传达者肢解、扭曲和掩盖的。他在大量实例的基础上总结出误导者的惯用伎俩,同时告诉我们如何更有效率地利用竞争性真相来证明观点、凝聚人心。作为后真相时代的信息消费者,上当受骗有时在所难免。唯有洞悉真相的运作模式,我们才能更有智慧地处理信息,甚至通过改善真相的讲述方式
《如何假装读过一百本名著:伪文青实用指南》是一本简介实用的图文书。本书每一到两页戏说一本世界名著,共涉及一百本名著,语言十分幽默简练,配以同样简洁的插图,令读过该名著的人会心一笑,没读过的人产生相当大的阅读兴趣。适用于文青社交场合,也可当做方便随身携带的漫画文学备忘录。
我们在现实世界遭受社会孤立之苦,被我们寄予厚望打破隔离的互联网,如今也日益变成充满隔阂与暴力的场所。我们把社交媒体平台的政策和内容分发算法视为罪魁祸首,考虑退网的可能,但本书作者克里斯·贝尔让我们停下来思考另一种可能。利用经过精妙设计的在线实验和深入访谈,他在本书中证明了走出回声室(信息茧房)会使我们更加极化,而不是减少极化。本书挑战了关于回声室、境外势力和激进算法的常见神话,揭示了社交媒体的功能更像是一面棱镜,它扭曲了我们的身份认同,增强了追求地位的特别派的力量,让温和派几乎隐形;而政治部落主义的解决之道,就在我们自身深处。
本书作者将自己多年的文艺作品演播实践与教学经验相结合,进行了深入实践思考与理论探讨,耗费巨大时间精力完成此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编为“基础篇”,讲解文艺作品演播的基础要素,包括:文艺作品演播表达的语音、咬字、用气、用声特点与技巧,以及文艺作品演播的体验技巧和体现技巧等;下编为“文体篇”,讲解不同文艺形式及语体的创作特点、演播特点以及演播技巧,总结了播音主持与表演专业创作的异同及关系,梳理了不同文艺作品的创作特点及表达特征,提出了影视片人物配音的创作理论与操作技巧。 本次修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增加了新的专业内容; 二是,替换 新了部分讲解案例;三是,每个单元都 新了课堂、课后训练材料。
《批判性媒体素养指南:媒体参与和教育变革》为媒介文化领域的一部方法论著作,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和教学计划提供应对新媒介的理论框架和实际案例。本书首先从媒介理论角度阐述媒体文化研究的发展和相关思想演进过程,包括从法兰克福学派到如今有关信息和权力的交叉理论。通过将表征政治与批判教育学相联系,两位作者为理论化的教育和信息通信技术提供了有见地且易于介入的途径。本书对社交媒体上传播并向 扩散的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情景化分析,为媒介分析提出了一种关键的视角和策略。
传播学的研究和实践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其核心表现为传播活动关注的焦点从同质化的大众群体转变为异质化的独立个体。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大数据技术、程序化工具和个性化算法等一系列全新的传播研究和实践方法使我们可以用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来探索解决传播问题的全新路径。这种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建立在大众传播逻辑基础上的前提假设、思维习惯和理论框架,并试图在新的信息技术背景下建立一套全新的传播观与方法论——也就是计算传播学或者说计算传播范式。
本教材内容架构立足于媒介生态学角度,涵盖媒介技术、媒介组织、媒介内容、媒介效果、媒介与人、媒介法制、媒介伦理、媒介文化、媒介事实核查、媒介产业等十个方面。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科知识结构的统合,力求从前沿视角、深化层次切入与透视新闻传播行业,在构建学生完整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充分整合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提升学生对媒介实践与媒介事件进行现象认知、多维解读与理性批判的能力,成为学生奠定媒介素养终身修习知识架构与能力的依托, 终实现媒介素养内化的过程。
书从中国 传播发展历程入手,围绕 传播的政治维度、文化维度、市场维度和技术维度开展分析,探讨 传播理论发展的路径和实践创新的重点领域,系统解读 传播的政治属性、文化属性、商业属性和技术属性。内容兼具学术性、前沿性和基础性,可为新形势下进行 传播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