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具有工具书性质而便于查检阅读的现代汉语论著。它以简明、实用、有效为编写原则,以权威性(依据国家标准与学术界的共识)、学术性(系统地阐明基本知识与术语,论述有关学术问题)、资料性(收罗各种国家规范和有用的语言材料)与实用性(阐明各种规范以供遵循,辨析各种错误以供借鉴)为特色,深入浅出地论述普通话发音、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范汉字和繁体字的对应关系及正确使用、数字和标点符号的用法等问题,兼及简明扼要的语法规范介绍。它不但对青少年学生的言谈、书写与应试有较大的帮助,而且能有效提高广大教师、编辑、记者、作家、研究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也具有较大的学术参考价。
本书通过对王念孙《广雅疏证》中的同义词、反义词、同源词以及动植物名词“异名同实”现象等词汇词义问题的全面系统研究,旨在从一个新的角度客观展示《广雅疏证》的词汇词义面貌及其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广雅疏证》从清代至今在词汇词义等方面研究的不足,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广雅疏证》中的词汇词义现象,正确认识王念孙及其《广雅疏证》在汉语语言学史上的历史地位,拓展《广雅疏证》的研究视野,建立科学的汉语词汇史和现代汉语词汇学提供一些经过整理的实证材料,经过阐述论证的有价值的术语、原理和结论以及可资借鉴的理论和方法。
周韧副教授的博士论文《现代汉语韵律与语法的互动关系研究》,经过修改后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他要我写一个序,我就借此机会对该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特色略作述评。 ???该书主要探讨现代汉语中语音层面与语法层面相互制约的有关机制,研究重点是现代汉语中韵律对语法的制约作用。众所周知,语言中韵律与语法的互动关系,是近些年来国际语言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这种课题要求研究者对外关于重音、焦点等相关理论、对于汉语语法与韵律的互动关系的研究成果,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比较准确的掌握。他利用英语阅读能力强的优势,大量涉猎外相关的文献,加以爬梳和整理,努力领会其精神实质;并且结合汉语的语料事实,评价其优劣得失,择善而从又加以创造性地发展。正缘于此,使得该书能够在充分观察语言事实的基础上,阐述了韵律与语法的互动
汉语历史悠久,文献资料十分丰富。从年代上讲,自有文字记载开始,一直到二十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三千多年积存的古书上的语言,都属于古代汉语的范围。多数学者认为,古代汉语可以分为两个性质不同的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作家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本书所探讨的对象,以文言为主,包括文言文和文言诗,涉及古白话的地方很少。 本书除了在普通词语方面释疑解惑以外,也适当地介绍一些历史文化知识。举人名地名为例。古人有名有字又有别号,有的一人有几个别号;古书中行文记事,除称人别号之外,还有以官爵相称的和以地望相称的,情况相当复杂。地名也是如此,许多地方在本名今之外还有古称别称,如果不明底细
《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内容简介:不仅对人类和历史文明影响巨大,也改变了无数人的生命,它指示人应当按照怎样的方式来生活。但因其篇幅巨大(66卷),一般人在借鉴学习时不容易把握重点,在生活中碰到具体问题,常不知所措。真应验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古语。其实,里的很多箴言警句简明有力,用不着太多人意的解释,许多经文历来令人喜爱,称为“金句”,值得珍藏在心,回味默想,受益终生,是人生真正的财富。甚至一节经文就能改变一个人的生命,终生受用不尽。 《脚前的灯,路上的光》把基督徒喜欢和熟悉的金句,按系统和专题加以编选,汇集成书,共分7大方面,52个专题,500句金句,比较全面地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一目了然,方便大家熟读咏诵,并在生活中遵行。
综观21世纪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就语言学研究而言,形式语言学理论和功能语言学理论继续对抗和对话,认知语言学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发展迅速,各种语言学的理论思潮试图从不同角度解释语言事实;在应用方面,语言学更加广泛地与多学科交叉,运用和借鉴包括数理逻辑、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生态科学、经济学等各学科在内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不断凸显语言学作为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学科地位。就文学研究而言,英美文学研究受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文学及文学研究都关注文化全球化与本土性的关系。 本书为英文版。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建设项目经费资助 陕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汉语复句格式与认知层面关系研究 (2015K026)研究成果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建设项目经费资助 陕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汉语复句格式与认知层面关系研究 (2015K026)研究成果
语法化理论是普通历史语言学的 发展。该理论强调从语言的内部寻找语法发展的动因,注重分析一个新语法现象的具体发展过程,并全面考察新语法手段的出现对业已存在的语法系统有何影响。我们在分析问题时,特别重视从词语的语义特征、人类认知、篇章组织、使用频率等角度探求汉语 新现象产生的原因。同时,我们还注意从人类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角度,探讨汉语的有关现象,力求从 宽的视野来概括和总结汉语的发展规律。从系统的观点探求语法的发展,把个别现象的演变放在整个语法系统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注重功能相同或者相近的多个语法手段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