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社会上误用、滥用成语的现象比较严重,作者从2008年开始,陆续写了一批辨析成语误用的小文章,发表在《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等语文刊物和新闻刊物上,反响较好。每篇文章讲一条成语,千字左右。先说这条成语怎么讲,理解和运用这条成语要注意些什么,然后举出媒体中误用的例子,分析错在哪里,原因何在,必要时也指出应该怎样修改。本书即是这些文章的汇编。
“思想的历史”系列《天纵圣贤》《彀中英雄》《绝地生灵》三种,结集了鲍鹏山用情最深也的文章,2006年出版后在读者中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本书是作者重新修订后的合集。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从圣贤到文臣、从君子到小人、从英雄到隐士,作者为我们一层层打开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或高贵或痛苦的灵魂。 和那些肤浅的“心得”“感悟”完全不同,决非当今流行的一个故事加一段大而无当的虚夸议论的套路,鲍鹏山受人关注之处在于,他的文章“不敢虚构一言,不敢浪语一句”,不仅深深切入历史,更深深切入人性;不仅充满逻辑的力量、诗性的力量,更充满思想的力量。 他做的,不是枯燥的无聊的无趣的无用的所谓的“学问”。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化合古今,干净纯粹,尖锐犀利,幽默温情,包容了可供不同层面解读的诸多内涵,让我们每一个人都
语言类型学理论和研究事实表明,介词是类型学中的一个重要参项,可以根据介词把人类语言划分为前置词语言(VO语言)和后置词语言(OV语言)。然而,汉语中既有前置介词,也有后置介词,还有前置介词和后置介词组合形成的框式介词。 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学习者的母语会对二语习得产生影响。研究者据此做出习得表现假设,并研究了十多个汉语常用介词(包括前置词、后置词和框式介词)在一定规模汉语中介语料库中的输出和偏误情况,发现了二语学习者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的一些习得偏误的普遍共性、类型共性和母语个性,进而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建议。
本书是一本社会科学研究指南,从研究立项、方法论选择、研究性阅读、项目管理、资料收集和分析、论文写作等角度,对研究进程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并针对研究中容易出现的普遍性问题,给出了详细而实用的建议。社会科学领域的新手研究者或其指导教师,可通过阅读本书而获得重要的启示和帮助。
本书采取英汉双语的形式出版美国学者房龙的代表作《人类的故事》,书中还有大量作者亲自手绘的黑白插图。?
《杨树达文集:中国修辞学》分十八章,章为释名,第二章将修辞学的重要性。第三章为修辞学举例。第四到十八章俱为修辞学的具体使用方法,其中每章又按干支来分述。原原本本,深入浅出。实为中国特色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如列改易、增益、删削、颠倒、改窜、嫌疑、参互、存真、合叙、错综等项,非今天普通修辞学教科书所能明示。
本书选取新闻报刊、论述、公文、描述及叙述、科技和应用等主要功能文体进行英汉翻译的探讨,并指出各个功能文体所包含的范畴、文体特征以及翻译要点。本书关注的重点是“理解”, 章便提出“翻译与理解”的讨论; 一章包含的是属于译文操控理论的三个分论;其余六个单元都是针对性很强的翻译对策与方法的探讨。该书理论阐述明白易懂,原文例句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