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通用规范汉字表》仅确定了规范字表的字种和字形,没有读音和释义,为促进该字表的具体实施和普及推广,国家语委规范词典编写组同人民出版社合作组织力量编成这本手册。本手册正文按《通用规范汉字表》分为一级字表(1—3500)、二级字表(3501—6500)和三级字表(6501—8105),每字后标注出读音、笔画数、所属部首等基本信息,并简明释义,概括说明其基本义或常用义。此外,本手册还对字表中收列的字际关系复杂容易用错的字予以特别提示,指出其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正文列有《笔画检字表》和《汉语拼音音序索引表》,正文后附有《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以方便读者对照查阅。
《中国现代语法(精)》收人王力先生的专著《中国现代语法》,这是《马氏文通》以后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的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中国现代语法》和《中国语法理论》是由一部书发展而来的,原来是1940年度王力先生在西南联合大学所编的一部讲义,那时就叫做《中国现代语法》。后来根据闻一多先生的建议,把它分为两部书:一部专谈理论,即《中国语法理论》;一部专讲规律,即《中国现代语法》,并于1943~1944年由商务印书馆分上、下册出版。1954年中华书局用原纸型增订重印时(后称“中华本”),王力先生写了一篇新版自序,并将西南联大讲义的三篇附录补人。1985年商务印书馆根据中华本重排,并请作者校阅一过,合为一册出版(后称“商务本”)。
汉语历史方言研究应该重视出土简帛文献,以郭店楚简、上博楚简、清华楚简为代表的出土简帛文献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并且在许多领域掀起了研究的热潮,但楚方言词汇语法研究却相对滞后。《战国楚简语言研究(百家廊文丛)》把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结合起来,以地下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新材料互证,把上古楚方言词汇语法研究与历史词汇学理论结合起来,对楚地方言特色名词、动词、人称代词、量词、副词、连词中的词汇语法现象进行全面研究;同时对《鲍叔牙与隰朋之谏》《从政》《相邦之道》《彭祖》《王居》等楚地文献作全面的译注。该书是目前部较全面地研究上古楚地方言词汇语法的学术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