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知识的特点在于,随时间或情境的延续或变化,用于揭示知识内涵的特征属性的状态以及这些特征属性之间的关系都会随之演化。动态知识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在数字图书馆领域尤其突出。本书在分析了本体及现有解决方案的不足后,提出了基于本体分子的动态知识管理方案。该方案充分借鉴了现有方案的精华并摒弃了其不足。本体分子在设计上,仍遵循OWL的设计规范,在动态知识描述时,没有引入冗余的类和属性该方案且有一些实际的应用案例
安东尼·J·奥韦格布兹、焦群、莎伦·L·博斯蒂克编著的《图书馆焦虑(理论研究和应用)》是图书馆焦虑主题的 本专著,也是有关图书馆焦虑主题的系统的文献综述, 是一部图书馆与信息科学研究的迷你型方法论教科书。本书主要介绍图书馆焦虑测量工具LAS的开发过程,描述LAS的心理测量学特性和图书馆焦虑的特质和病因,概述图书馆焦虑的5个理论模型,介绍定量、定性和混合方法3种研究范式的综合框架及其所涉及的具体方法,总结一些图书馆焦虑预防、缓解和干预的方法与策略,讨论未来有关图书馆焦虑研究的潜在领域和所存在的问题、挑战。
图书馆的核心服务内容之一是参考咨询,它是一种由读者向图书馆工作人员或其他专家提问并获得解答的信息服务方式。本书划分八章内容,从宏观角度对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展开综合性探索研究。其内容包括对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及其组织机构进行初步概述。本书重点聚焦图书馆参考咨询的人员素质问题,以及我国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人员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另外,本书还对图书馆参考咨询的用户心理和用户信息需求、服务形式、服务内容、工作程序和业务管理展开分析。与此同时,本书还论述了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力图通过对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深入剖析,对新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定位和发展做出科学的指导。本书适合各大高校图书馆学专业教师和学生阅读使用,也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开阔视野、提升技能的很好读物。
李嘉编著的《国外中国研究著作选目提要(2013)》承接《国外中国研究著作选目提要·2012》,搜集整理了2013年出版的国外中国研究著作目录,并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撰写提要。本书收录的著作依然以人文和社会科学类学术研究著作为主,共收录提要149篇,包括英、日、法三个语种的著作;书目1170条,涵盖英、日、法、韩、俄、意六个语种。
本书以国家图书馆“图像数据加工标准与工作规范”项目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编写,主要参考了前述国家科技部相关项目的图像数字对象成果,对外主要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项目和国际通用的数字资源编码和文件格式标准进行了较全面的调研。研究注重数字对象加工的全流程控制和管理,根据文献载体特点和属性制定的加工标准和操作指南,较好地满足了国家图书馆图像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和应用的建设需求,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书主旨是为国家图书馆图像数字对象加工提供原则性的指导,除指导国家图书馆数字加工业务实践,还体现了国际数字加工领域技术和标准的发展,各相关单位在数字加工实践中、各相关领域和行业在进行数字对象加工与管理时,可以参考使用。本书由朱强,张春红等主编。
唐弢先生藏有许多新文学作家的重要作品,鲁迅、郭沫若、矛盾、巴金、老舍、曹禺、冰心、胡适、周作人、沈从文等人的作品几乎全有,而同一部作品的各种版本也多有收藏。唐弢先生的藏书可谓“精、足、早”。他是当之无愧的新文学版本收藏家。唐弢先生藏书还有一大特色,就是本很多。据不完全统计,他所藏本近600种,涉及巴金、茅盾、戈宝权、施蛰存、黄瓽、钱锺书、楼适夷、郑振铎、夏衍、张天翼、叶圣陶、曹禺、丁玲、赵家璧、骆宾基、傅雷、阿英、姚雪根、柯灵、辛笛等上百位知名作家。 本书选择贴近藏书家以书传情与审美心境的新视角,于其有特色有题字的封面、扉页或页,据原书版样彩色印刷,使读者能够走进历史风貌的原生态情境,感悟收藏所带来的美丽和温馨。
本书比较和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的内涵,展现了外数字图书馆的现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图书馆的体系结构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基础,以江南大学数字图书馆为例,探讨了数字图书馆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管理系统与数字资源建设以及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分析和总结了数字资源的特点、数字资源的检索技术以及近20种学术数据库的检索方法。介绍了网络隐性资源、开放存取期刊、预印本等学术资源的搜索途径和检索技巧。
《图书馆的故事》阐明:没有一种数字化的奇迹,能减少中世纪的彩绘图饰手抄本或格罗里埃式装订的美学价值。任何一位研究书籍艺术的历史学家,都不会接受用电子书替代《乔叟全集》或《古登堡》。计算机科学的进步不会废止书籍艺术杰作的保存、编目及展示。 弗雷德勒纳(Fred Lerner)旨在揭示人们收集、组织和记录生活经验的途径。它只是简单地叙述历史,而不是对图书馆进行详尽地统计调查。勒纳博士没有详细讲解每一个重要的图书馆,也没有记录图书馆学科发展历史上的所有重大事件。《图书馆的故事》的目标是追踪图书馆从文字初创到现在直至未来的进化过程,发掘图书馆在历史进程中的角色。勒纳博士所揭示的是图书馆作为文化的载体所发挥的作用:揭示历史上世界主要文明如何使用图书馆,以及这些文明是如何被自己创建或继承的图书馆所
杭州图书馆从搬迁至钱江新城起,业务量、读者数量和员工数量均呈指数增长,以及其内设机构的调整和后勤管理制度的变化都对杭州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杭州图书馆将目光聚焦于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杭州图书馆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实践》详细介绍了杭州图书馆探索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道路,包括认证机构的确定、组织机构的搭建、制度的梳理、外审和初审的过程、后续的持续改进以及对此的收获和感悟等,以期为其他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本书以国家图书馆“图像数据加工标准与工作规范”项目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编写,主要参考了前述国家科技部相关项目的图像数字对象成果,对外主要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项目和国际通用的数字资源编码和文件格式标准进行了较全面的调研。研究注重数字对象加工的全流程控制和管理,根据文献载体特点和属性制定的加工标准和操作指南,较好地满足了国家图书馆图像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和应用的建设需求,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书主旨是为国家图书馆图像数字对象加工提供原则性的指导,除指导国家图书馆数字加工业务实践,还体现了国际数字加工领域技术和标准的发展,各相关单位在数字加工实践中、各相关领域和行业在进行数字对象加工与管理时,可以参考使用。本书由朱强,张春红等主编。
图书馆RFID的基本功能、图书馆RFID的扩展功能、图书馆RFID标准、图书馆RFID安全与隐私问题、图书馆RFID投资回报研究、图书馆RFID应用的影响、深圳图书馆RFID案例及分析、项目实践指引。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系列之一的《图书馆学概论(修订2版)》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图书馆的起源与发展、高等学校图书馆、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成就、图书馆的微观结构、图书馆管理原理等内容。
《中医往事:1910-1949,民国中医期刊研究》以民国时期的上海为坐标,通过细致严谨的史料梳理工作,为我们完整呈现了民国上海中医期刊的出版情状,深入探讨了时代大变局中中医期刊对中医学术和行业发展的推动与促进,以及基于中医而引起的整个民族文化生存的论战。 全书行文简洁流畅,读来仿若与作者一道回到了藏身于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翻看故纸堆的那些寒暑,方药单脆黄的纸片顷刻飘出。附录的中医药列表和提要是极其珍贵的参考资料。
本书以访谈的形式生动地描述了当前美国图书馆业界的工作面貌。全书分六章:公共图书馆这一行,图书馆这一行,图书馆这一行,公司内部及自由职业馆员,医学与法律图书馆这一行,图书馆馆长。在每一章,作者首先介绍这一行的整体情况,然后选择几个代表人物作访谈,在每章,作者列出这一行主要有哪些工作职位,并具体介绍每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及要求。
本书对当前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一系列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主要涉及:新技术革命对传统学科研究领域的影响;对学科教育体系的影响;学科生长点的形成与发展,分支学科的建构;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工作、电子图书馆发展;图书馆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等问题。本书为“九五”国家*博士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信息技术革命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影响”的研究成果。是图书情报专业人士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研究、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