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名达撰。采辑丰富史料,用分类、归纳及比较方法系统评述古代至抗战前中国目录学发展史。体例别具一格,不以时代为纲。分10篇:叙论、溯源、分类、体质、校雠、史志、宗教目录、专科目录、特种目录、结论。颇有理论创见,如提倡主题目录、主张精撰解题、希望统一全国目录学方法等。商务印书馆1938年初版(收入中国文化史丛书)。
自从中美科技战出现,我国对自主创新原创科技的需求更为紧迫,中国科技和产业的发展需要从过去的跟随和拿来,真正变为自主的领跑,这不仅对科技界,而且对科技领域的决策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本书主编和作者群多年来跟踪研究境外有关机构,具有扎实的基础,对如何理解科技智库也有独特的想法。本书虽然主要提供国外科技智库的研究分析,它对我国建设高端智库,尤其是支持科技决策的高端智库必然起到参考和帮助的作用。本书选取的案例中,既有民间的科技智库,也政府的;既有隶属于大学以学术研究为其优势的科技智库,也 有形式为国际论坛而聚焦于政府科技和产业决策支持的科技智库,表现出了一定的多样性。
本书为甘惜分教授五十余年从事高校新闻学教学和新闻理论研究的代表作品选,主要源于三本著作:一、《新闻学原理纲要》,系1980年出版的我国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新闻现象的著作——《新闻理论基础》的修订本,它用简要的提纲式语言阐述了新闻学原理精华。二、《新闻争论三十年》,主要为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所发表的论文的汇辑,其中可见对“新闻无学”的有力驳斥。三、《一个新闻学者的自白》,本书还收录了作者写于2004年的一篇文章《这个老头何所思》,记述了作者对新闻出版问题的一些思考。
本书立足于数字化、网络化信息环境,系统地阐述了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理论与应用。在分析用户信息需求、信息交流、获取与利用以及信息心理、行为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为依托、以信息资源深层开发为基础的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组织体系,突出了信息保障、个性化服务、知识服务与信息集成服务的业务拓展问题。本书在理论研究的同时,强调实际问题的解决。本书作为高等学校专业核心课教材出版,同时也可供有关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为高等院校文献检索课教材。从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和网络检索三个方面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主要数据库、检索系统、检索途径等做了详细的介绍。全书共分十三章,层次分明,结构严谨,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系统性强。第一章至第四章论述了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检索的理论与方法;第五章至第十三章阐述了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检索的内容与实践,使信息检索的理论与方法和实际操作过程融为一体。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他从事教育实践活动数十年,构建了独特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他毕生致力于教育的普及,被誉为“的人民教育家”。董宝良主编的《陶行知教育名篇选》从他数百万字的遗著中,精选出若干重要篇章,分为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运动、教育观念更新、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师范教育、女子教育、人才教育和创造教育九编,以扼要反映他的教育业绩和思想。各编的“导语”,概要介绍了陶行知的相关贡献;各篇之前的“题解·导读”,对背景和核心理念作出了必要的说明;文中的专用术语、相关人物或特殊事件,则以脚注形式进行了言简意赅的阐释。《陶行知教育名篇选》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对弘扬教育学办学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既可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参考,也可作为教育实践工
本书较系统地论述了网络信息检索技术的基本原理,并进一步阐述了其在搜索引擎系统开发及其智能化实现中的应用。本书分为三部分。部分是基础知识和相关背景介绍部分,包括从章到第3章的内容。其中,章概要介绍了信息检索的起源和发展、信息检索模型及方法、网络信息检索的过程、网络信息检索性能评价、网络信息智能化处理、网络信息检索技术的未来发展等问题;第2章简要介绍了Web信息下载、页面分析与信息抽取方法、基于链接分析的网页相关性算法、检索结果排序、自然语言处理等问题;第3章就搜索引擎的发展、分类、功能、资源等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为利用开源资源实现搜索引擎系统的部分,包括从第4章到第8章的内容,主要介绍如何利用Lucene等开源资源来构建自己的搜索引擎。作为开源项目中的一朵奇葩,Lucene提供了强大的全文索引和检索功
社会化网络服务研究体系庞大、内容繁多,而胡吉明著的《基于用户-资源关联的社会化推荐研究》选取其中的一个方向——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 服务,展开相关的研究工作。具体内容包括:从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变革出发,根据当前社会化网络服务的发展和运行状态,分析基于社会化行为而形成的用户关系网络结构和其演化特征,及其对信息服务的社会化进程和信息流机制的影响;在用户关系社区内基于主题层次树进行用户需求偏好建模和 新;根据当前环境下信息资源文本内容的特点,基于主题模型和语义向量空间模型展开资源文本建模和分类基础上的语义关联研究,实现用户-资源-特征词的三部关联;加权混合二部关联图构建三部关联图,基于物质扩散和热传导理论,进行 列表生成; ,从网络应用和学术知识社区两个角度进行案例与实证分析,深化研究工作。
信息分析是针对特定的需求,对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和加工,提供有用的知识和情报。信息分析已成为大数据时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基本需要,对国家竞争、组织竞争和个人竞争来说,信息分析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和战略战术方面的重要价值。 《信息分析(第2版)》用新的视野、新的框架和新的发现,系统阐述信息分析的相关理论、技术方法实践(Best Practice),包括信息分析理论、信息分析工作框架、信息分析建模、信息分析方法、科技信息分析、经济信息分析、社会信息分析、信息分析项目与机构管理等内容。除注重基础知识和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的介绍外,更注重读者能力的培养,突出信息分析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和方法应用,同时,注重反映信息分析实践领域的进展和国际信息分析机构的经典工作,大量使用案例来阐述问题,为从信息分析角度
本书为高等院校文献检索课教材。从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和网络检索三个方面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主要数据库、检索系统、检索途径等做了详细的介绍。全书共分十三章,层次分明,结构严谨,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系统性强。第一章至第四章论述了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检索的理论与方法;第五章至第十三章阐述了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检索的内容与实践,使信息检索的理论与方法和实际操作过程融为一体。
本书既对计算机网络故障进行了综述,又分类整理了大量典型的网络故障案例,包括交换机故障、路由器故障、网卡和网络协议故障、物理和逻辑链路故障和无线网络故障。突出实用性、针对性、技术性、经典性,举案说“法”、举一反三,使读者迅速了解导致网络故障的原因,掌握分析和排除网络故障的流程,学会诊断分析工具软件的使用,从而及时有效地判断故障、定位故障、隔离故障,并最终排除故障。
为进一步建设好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顺应信息资源管理学发展态势,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将创办《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辑刊。本刊由河北大学管理学院主办,拟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每年两辑,创刊号于2024年12月出版。本刊定位于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办刊宗旨,寻求科学前膽与工作探索并重,专业学术与实践操作并举的内容特色,并力求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成为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工作单位、教学研究机构等专家学者、研究人员,以及一线的专业实践工作者重要的专业交流平台,促进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壮大。
《学术、传媒与公共性》是吕新雨教授十数年新闻传播研究历程中的重要论文汇编,各篇文章就学术和传媒的公共性问题层层推进,从社会科学基本方法论到学术伦理的梳理,从新闻事件到具体的纪录片文本分析,全书不但彰显了作者颇具理论魅力的学术造诣,也体现了作者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担当。各篇章既交相辉映,也自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