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 生动的家庭教育、人格教育教材 《梁启超家书》主要收录了 1898 1928 年间梁启超写给妻子和子女们的书信,字里行间表 达了他对妻子和子女的深切关怀。从一百多封家书里,我们可以窥见梁启超是一位和蔼开明的慈父,关心子女的情感生活;是一位颇具智慧的导师,指导子女的学业理财;是自立自强的民族脊梁,培育的子女个个成为精英。其中建筑学专家梁思成、考古学专家梁思永、火箭专家梁思礼被评选为院士,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这其中不乏个人因素,但与梁启超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他的教育理念,对当今中国家庭教育仍有着重要的借鉴及启示价值。
《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再到他们的学习成长,都有着详尽的叙述。为了将作者的本意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本书在语言润色上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要求。在书本的后面,还加上了洛克的经典教育格言,以供读者学习。书中对教育力量所持有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在今天还是能带给人们很大的启迪。
在这本书中,当代著名哲学家玛莎 努斯鲍姆从根本上批判了一种思想,即教育首先是为经济增长服务的工具。她指出,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导致更好的生活质量;忽视和嘲讽艺术和人文学科,将使我们大家的生活质量以及我们民主制度的健康陷入危险。 作者指出,从教育的历史上说,人文学科曾经是教育的中心内容,因为人文教育被认为是培养负责任的、有能力的公民的重要手段。但是,近年来,在世界很多国家,教育的目的走向了令人担忧的方向。急切地想推动经济发展,许多国家日益将培养学生的经济生产力作为主要目标,而不是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成为有知识、有道德、负责任的公民。这种以获利的技能为中心的教育已经腐蚀了青年人质疑权威的勇气与能力,降低了他们对弱势群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同情心,削弱了他们处理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是一本关于如何阅读的书,是英国大学在校学生和中学高年级学生在校期间必不可少的学习指导用书。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类书籍文本的阅读技巧与方法,对读者把握文本的历史背景和特有语境,正确领悟解读文本,提升读者,特别是广大学生对各类文本的阅读写作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本书行文活泼,没有艰深的术语,注重培育学生各类文本的阅读及创意写作的能力,为此,本版还新增了如何分析电影和网络媒体等各种媒体文本的内容,汇编了大量实例、阅读材料、自我检测题等相关材料,可以帮助读者切实提升阅读与创意写作能力。
这是一部美国教育的真实见证。作者 1986年留学美国,此后经历研究生教育、攻读博士学位,经历从助教到教授的全过程,其间还切身体会女儿从小学到大学从全过程,在这里作者的身分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同时还是学生家长。所以他对美国教育的全过程的体验非常丰富,他的作品也是目前国内同类出版物所欠缺的。 作者在书中,既有故事性很强的回忆,叙述中穿插了大量有趣的细节,也在故事中理性地分析美国教育的可取之处,同时比较两国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异同,对当下国内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都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是培养自动化的读写能力。南明教育、“全人之美”课程团队二十年来致力于儿童阅读课程化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研究实践成果。本书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提出的儿童读写能力要求,系统、全面、科学、专业地提出小学阶段儿童读写课程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案,手把手指导一线教师开展读写课程,助力教师科学地培养儿童的自动化读写能力,为他们的终身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杜威的教育名篇《儿童与课程》系统阐述了儿童与课程的关系、教育对儿童的指导、经验的逻辑方面与心理方面的关系、教材的心理化等课程论的基本问题。华东师范大学的蒋雅俊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对此名篇进行了深入的发掘与解读,重点解决当前教学内容难以纳入儿童的经验结构、儿童难以实现内在的知识建构并在没有效率的学习中慢慢失去兴趣等问题。本书有助于一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教材与儿童当下经验之间的联系,提升对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认识。
本书精选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对现代教育者和为人父母者都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陶行知是一位集大众诗人、大众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于一身的行动理论家。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躬亲实践,终生不渝,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又顺应世界现代化潮流的生活教育理论。
从事特殊教育,光有一份恻隐之心是远远不够的。面对身上有各种各样障碍的孩子,特教班主任还需要有更适切的以人为本的班主任工作方法。书中娓娓道来的一个个教育故事无不体现着作者作为一个特教班主任,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所表现来的爱、包容、深情以及担当,更体现了她在特教领域的班级管理经验与智慧。本书能为一线特殊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特教班主任提供有效的工作指导。
本书共收录作者在大学任教期间回应大学生关于专业学习、读书范围、读书方法、读书习惯及学养风范等问题的书信75篇。全书图文并茂,共20余万字。循序渐进地回答了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的问题,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过程。书稿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问题;在形式上,以书信体的形式交流,体现了平等的视角,以案例引入、用案例说事儿,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提供参考。
《小书馆:曾国藩治学方法》为 小书馆 丛书之一,绝版多年。 这是一部民国人对曾国藩的解读,曾国藩女儿曾纪芬推崇备至,亲自作序推荐。它堪称一部精神的冶炼志,有关人生的各个方面,居官、同僚、子女、养生、读书、观人、器量、骄奢、淡泊、挫辱、坚忍,自省、笃实 在民国史家凝重的笔触下,对一个普通读书人变成巍峨君子的精神冶炼历程,给与了淋漓尽致的、有震撼力的叙述。
一切对民国教育的叙事,都应该注意“活着的民国教育”,即在教育史上的意义,特别是对当下教育的影响。《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正是通过展现蔡元培、马相伯、鲁迅等8位先生在教育上的亲身诠释、梳理中国现代教育在1912─1937年26年间的发展路程,追慕远风,透析当下。作者认为,唯有如此,我们对民国教育的追溯和探索,才能对时下饱受诟病的应试教育有所补益,我们的读史,才能真正达到“以见知隐、以往知来”的目的。 现今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学制是如何来的?是谁创办了所“育才”学校?新文化运动在教育方面的意义又是什么?女子争取平等教育又有着怎样艰辛的过程?……诸多问题,开卷即可解疑。
教师是针对人类心灵的工作。教师需要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本书正是秉持这一目标,对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学现象进行详细解析并提供切实有效的应对和辅导策略,为教师铺设了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桥梁。 文中教育故事鲜活生动,心理效应切实可感,值得教师们细细研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游历走访了二十多个国家,深入感受异域风情、跨文化差异和国际发展,特别是对各国的教育进行了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 本书精选李镇西老师关于十几个国家的游记和随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各国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介绍了他出国考察访问各国学校的特色教育情况,为广大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国外教育的窗口。 本书文字质朴、情感真挚,让读者在开拓教育视野的同时,领略异国风光,感受旅行的诗意与美好。
本书介绍了泉州市机关幼儿园 宝宝博物馆 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为读者开辟了一条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的新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阐述了 宝宝博物馆 建设的特点、意义和思路,然后在实践层面分别呈现了小班、中班、大班 宝宝博物馆 的建设实录,实录依照主题由来、主题目标、主题实施途径的设想、主题实施网络图、主题活动实施实录、主题小结的顺序完整、全面地呈现了相关主题课程从生成到实施再到反思的过程。 0pt;"
我们是如何学习的?记忆、动机、愿望和情绪在学习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我们对于人脑惊人的能力又了解多少?为什么有些孩子和成人在学习时困难重重?作为曾经的差生,本书作者安德烈·焦尔当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他让我们看到学习是一个复杂过程,常常充满冲突,需要打破我们头脑中固有的概念。 安德烈·焦尔当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学习的实际建议,并重新定义了学校的角色和地位。他认为在一个日新月异、不得不时刻创新的社会中,我们必须发展一种“质疑文化”。 《学习的本质》运用现实中的例子通俗易懂地讲解学习的发生过程,不仅对教育研究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认识学生学习的机制,改进自己的教学十分实用,也为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困难提供了方法。
本书是著名教育教学专家干国祥的随笔集,是他教育思考和人生感悟的文章集萃。书中既有他对教育理想和教育实践的阐释,包括罕台新教育小学建设、全人教育理论架构、深度语文实践等,又有他对儒学、解释学等哲学的思辨分析,还有他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特别是书中写给女儿的8封信,情深意切、细腻感人,体现了一个教育者父亲对女儿追求卓越的指引和期许。 作者的文字通透、思辨性强,是从教育实践中得出的体悟,展现了他对教育纯粹真挚的爱和执着坚守。本书适合广大教育工作者阅读。
《非遗进校园 剪纸大讲堂100讲(高段 上)》适宜已有一定剪纸基础的高年级学生使用,分为6个单元:是初段教材相应单元的升级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科学设计剪纸课程的目标,选取传统民俗剪纸中有吉祥寓意的部分,为学生介绍中国传统剪纸造型的基本语言:传统剪纹。课程设置中包含知识技法讲解、学生联系、作品展示等各个部分,内容丰富。
《非遗进校园 剪纸大讲堂100讲(初段 上)》为剪纸入门教材,分为6个单元:剪纸的故事,剪纸知识基础,灯笼花、寿花、喜花、财花的剪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科学设计剪纸课程的目标,选取传统民俗剪纸中有吉祥寓意的部分,为学生介绍中国传统剪纸造型的基本语言:传统剪纹。课程设置中包含知识技法讲解、学生联系、作品展示等各个部分,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