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海子平》即 早系统介绍子平术的书。其术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以日为立,配合四柱,增加了命理变化和依据;二是开宗明义,用神至上,其中“用之为官不可伤,用之为财不可夺”等论至精至深;三是设定格局,判明六亲,使论断各有主属。这样整个推命过程就形成了一个完善自洽的理论体系。术数包含的内容十分庞杂,长期以来对其误解甚多。为使读者对术数有一个总体的正确了解与认识,本书特请有关专家写了两篇序, 篇主要阐明术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第二篇主要回答术数是什么。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有三部分:(一)《六十四卦》(即《经》)。(二)《六十四卦》卷后佚书,除了很少一部分见于今本《系辞·下》以外,此书的其余部分都是不曾流传下来的佚书。(三)《系辞》,同今本《
本书共分继承了朱熹的理数之学而更加详细;其深究易象之旨,则发朱熹所未发。本书侧重取《系辞》“错综其数 ”以论象,以象数阐释义理,以义理印证象数,纵横推演,以象数错综变化,按图索骥,为学《易》者洞开了门兴高采烈;使失去了一千多年的象数,又回到了“四圣”原处。当时,《周易集注》被称为“绝学”。
《周易浅述》八卷,清陈梦雷撰。《周易浅述》大旨以朱熹《周易本义》为主,参以王弼《周易注》、孔颖达《周易正义》以及苏轼《苏氏易传》、胡广《周易大全》、来知德《周易集注》。诸家未有说者,及其所见与诸家不同者,则抒己见以申明之。陈梦雷以为,《易》之义蕴虽多,大抵为理、数、象、占四者。以“理、象、数、占”四者解《易》,是此书的纲领,也是作者的中心思想。书末附图四十二幅,乃陈梦雷之友杨道声所作,此次整理依潘雨廷先生所校定之图订正之。陈梦雷以为“不知图者,固不得经之原”,故附之以飨读者。
《周易浅述》八卷,清陈梦雷撰。《周易浅述》大旨以朱熹《周易本义》为主,参以王弼《周易注》、孔颖达《周易正义》以及苏轼《苏氏易传》、胡广《周易大全》、来知德《周易集注》。诸家未有说者,及其所见与诸家不同者,则抒己见以申明之。陈梦雷以为,《易》之义蕴虽多,大抵为理、数、象、占四者。以“理、象、数、占”四者解《易》,是此书的纲领,也是作者的中心思想。书末附图四十二幅,乃陈梦雷之友杨道声所作,此次整理依潘雨廷先生所校定之图订正之。陈梦雷以为“不知图者,固不得经之原”,故附之以飨读者。
《易经》涵盖万有,纲纪群伦。挥之弥广,卷之在握;用舍行藏,观照自在。是机神的妙旨、人事的仪则。符号数理的意象,表之于外;内圣外王的大道,蕴之于内。是圣人钩深致远、极深研精、崇德广业、开物成务的一门学问,探赜索隐、创业立功、近取远则、观象制器的高深哲理。是故学之而弥深,用之而弥精,尽古今,盖天下,没有比易经更高深、更美、更神奇了!注解易经的很多,论著《易经》的书文亦众。自古已有二派六宗之别;今人踵事增华,更生奇异的心思。可谓琳琅满目,各述所怀。增添儒林的盛事,蔚为国家的瑰宝。亦自可观。惟大道因多歧而亡羊,学者固望洋而兴叹!不得真诠,谁解深谛?像观灌之禘祭,误为盥手;豕牛之牙牿,以为畜牧。又如:丰蘸见斗,先甲后庚,黄裳之吉,无鱼之凶,世人望文生义,误会圣人之深意,真是可悲可叹呀
国学经典。《周易》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
《周易浅述》八卷,清陈梦雷撰。《周易浅述》大旨以朱熹《周易本义》为主,参以王弼《周易注》、孔颖达《周易正义》以及苏轼《苏氏易传》、胡广《周易大全》、来知德《周易集注》。诸家未有说者,及其所见与诸家不同者,则抒己见以申明之。陈梦雷以为,《易》之义蕴虽多,大抵为理、数、象、占四者。以“理、象、数、占”四者解《易》,是此书的纲领,也是作者的中心思想。书末附图四十二幅,乃陈梦雷之友杨道声所作,此次整理依潘雨廷先生所校定之图订正之。陈梦雷以为“不知图者,固不得经之原”,故附之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