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奇特的古代佳作,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神话、生物、医学、水利、矿产等方面内容。《山海经》乃中国文化的珍品,是中国古人想象力的集中体现,深刻并鲜活地反映了上古时代的种种神话传说。本书汇聚了几乎所有今人可能搜集到的《山海经》图文版本,全面呈现这部中国上古时代*奇幻与瑰丽的想象之作。除了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从事创意产业的艺术家、设计师、动漫 创作者、广告从业者、游戏开发者和爱好者、玄幻文学家等人士能都够从此书中获取无数灵感,同时,作为一部传统文化经典的图文大全,本书也非常适合家庭收藏。
《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此次以乾隆本与过去从未刊刻过的原始抄本为底本,由吴应寿教授校点。
《山海经笺疏》十八卷, 附 《订讹》一卷 、《 图赞 》 一卷 , 清代 郝懿行笺疏。 《 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 《 山海经》自成书两千余年来,研究之作可谓汗牛充栋。 《山海经笺疏》 ,以笺补注,以疏证经, 采诸家之所长,内容多有创见,可谓《山海经》注本的集大成之作。 本次整理出版的 《山海经笺疏》 , 以 《龙溪精舍丛书》 本为底本,并以《绘像山海经广注》所附诸图依文意插于相应位置,以助读者研读。 整理过程中,以保持原本原貌为原则,对原书不删节,不改动。原书繁体竖排,现改为简体横排,并加现代标点,方便当今读者阅读。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也是一部奇书。《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现存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本书在2003年广陵书社出版的文华丛书《山海经》的基础上,参校宋本《山海经》和历代优良版本,使原文更贴近原本面貌,将此书做成简体平装本,更适合大众阅读。
中国早期思想家的著作,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教育到艺术,从政治和战争到日常礼节。而广受欢迎的漫画家蔡志忠,一直致力于用他独特而引人入胜、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漫画,将这些古代经典著作的智慧带入现代人的生活。在这些作品取得巨大的成功和广泛的影响后,蔡志忠将创作方向转移到宏大的中国传统经典著作上。经蔡氏改编的这些漫画作品,同样广受评论家的好评并快速成为影响海内外的畅销书,为海外了解中国又打开了一个快捷窗口。凭借这些创作,蔡志忠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漫画家之一。迄今为止,他的漫画作品在全球近50个国家销售超过40,000,000册。蔡氏漫画成为中国博大精深思想的一个载体,影响遍布全球。本套图书囊括了蔡志忠漫画中国思想、漫画中国传统经典著作的精华,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全新编辑方式,既适合中
《齐东野语》记南宋旧事为多,如“张浚三战本末”、“绍熙内禅”、“诛韩本末”、“端平人洛本末”、“端平襄州本末”、“胡明仲本末”、“李全”、“朱汉章本末”、“邓友龙开边”、“安丙矫诏”、“淳绍岁币”、“岳武穆逸事”、“巴陵本末”、“景定行公田”、“景定慧星”、“朱唐交奏本末”、“赵信国辞相”、“二张援襄”、“嘉定宝玺”、“张仲孚”等,都可以补史传之阙,提供了一些历史事实与历史真象,可以弥补元代所修《宋史》的不足。 《齐东野语》又记文坛掌故、文人轶事。“诗用史论”标示咏史诗与史论的渊源关系,“作文自出机杼难”标明文学创作的性,“诗用事”讽刺当时诗人以用典故多为博赡的倾向。放翁钟情前室”记陆游与唐琬的婚姻悲剧,“台妓严蕊”记道学家朱熹的卑劣与陈亮的荒诞,“王魁传”叙王俊明事迹以
《春渚纪闻》是宋代何薳撰。作者,蒲城(今属福建)人,号韩青老农。其书分《杂记》五卷,《东坡事实》一卷,《诗词事略》一卷,《杂书、琴事附墨说》一卷,《记研》一卷,《记丹药》一卷。明陈继儒《秘笈》所刊仅前五卷,乃姚士粦得于沈虎臣者。后毛晋得旧本,补其脱遗,始为完书。莲父去非尝以苏轼荐得官,故记轼事特详。其杂记多引仙鬼报应兼及琐事。
《山海经》是一部集地理志、方物志、民俗志于一体的上古奇书。全书共三万余字,记载了约四十个邦国,五百多座山,约三百条水道,一百多个历史人物。《山海经》的内容涉及神话、宗教、历史、民族、天文、地理、动物、
《拾经楼紬书录》三卷,叶啓勋撰。《华鄂堂读书小识》四卷,叶啓发撰。二叶书录承其世父叶德辉《郋园读书志》之旨,录所藏书版本、行款、纸张、印记、校跋者姓名、收藏者姓名,天头地脚,卷端纸尾,书衣书根,朱笔墨笔,句读符号;并博考版本,揭橥一书版本之源流、刻印之先后、印本之优劣,并缕析各家著录之是非得失;兼述身世经历,于世道之日非、藏书之散亡、先人之遗泽、世父之亡故、子女之殇逝,随笔附记。本次《拾经楼紬书录》以民国间铅印本为底本整理,《华鄂堂读书小识》以湖南省图书馆藏稿本为底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