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觉等撰写的《韩非子译注》分为五十五篇。就其主体而言,它实是一部政治学巨著,主要论述君主如何才能管好臣民、稳坐江山、富国强兵乃至称王称霸,亦即古人所称道的 帝王之学 。当然,书中除了论述法术、权势等主要内容,也论述了一些君主应该注意的道德修养、政治策略。同时,书中还有一些韩非对世道人情的剖析与感慨,对《老子》的解说,对论说素材的辑录,以及向君主的上书。
《韩非子》是战国末年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除有个别篇为他人所撰,还有些篇中掺入他人段落和内容外,大部分为韩非自著。全书由五十五篇独立成篇的文章结集而成,除个别篇外,篇名皆表明该篇主旨。《韩非子》一书主要阐述了韩非以君主专制主义为基础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和主张,以及他的进化历史观和讲求实际的哲学思想。《韩非子》一书内容十分丰富。书中详细地展示了作者在哲学、社会历史、法治等方面的思想,不仅具有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的研究价值,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韩非在论述其学术思想时大量征引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传说、历史事件、人物言论等,这些材料也成为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宝贵史料。 王先慎集解《韩非子》,以宋乾道元年(1165)黄三八郎刊本(简称乾道本)为主,参校了明正统《道藏》本(简称《
《漫画黄帝内经.上册》由马寅中著
《史记菁华录》是《史记》的上佳选本,流传颇广,全书分为六卷,所选包括本纪、表、书各三篇,世家九篇,列传三十三篇,共计五十一篇,姚苧田“掇其精华,略其敷衍”,作精心剪裁,使情节紧凑,同时“发明作者作文的苦心,便于后人阅读”,以眉评、夹评、篇末评等形式,对《史记》的章法结构、遣字造句、微言大义以至总体立意进行评论。书末附录朱自清先生长篇导言。是《史记》入门的 读物。此次整理,以道光甲申扶荔山房藏板暨同治癸酉红杏山房版为底本,精心整理。
“汤头”是中药汤剂的俗称。汪昂编著的《汤头歌诀(精版)》以图解的方式对古本《汤头歌诀》进行了全新的编写,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全书共分为22卷,共收入补益之剂、攻里之剂、祛风之剂等各类方剂307种,把一些艰涩、生疏的古文歌诀加以白话释意,以全新、科学、实用的药书面貌展现给世人。书中的方剂单位采用原书剂量单位,并附有计量单位换算。
《漫画黄帝内经.下册》由马寅中著
《诗集传》是朱熹继《毛传》《郑笺》《毛诗正义》之后,融汉学宋学之长的里程碑式著述,其破除烦琐注疏的学风,力求简明扼要,兼取毛、郑以及齐鲁韩三家诗之说,乃至当代学者的合理解说,未详之处亦不强作解人,乃宋学之代表作。其解说,成为明清时期科考的官方标准,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次点校整理,以影印自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宋二十卷本的《四部丛刊三编》所收为底本,残缺部分,选取源于同一刻版的宋刊明印本(原藏台北“中央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有胶片)配补,又对校了元明几种有价值的早期刻本。不同于坊间八卷本,全书保留了朱熹叶韵说原貌。为便读者,又附录了朱熹三篇重要著作《诗集传序》《诗传纲领》《诗序辨说》,以及历代重要的著录、序跋文字。
本儒家著作,从考证训诂而阐发“理”、“天道”、“性”、“才”、“道”、“仁义礼智”、“诚”、“权”等哲学范畴的根本意义,故名曰“字义疏证”,以反对“宋以来儒书之言”。全书分上、中、下3卷。书末附戴东原答彭进士书及彭绍什与戴东原书。
《经世奇谋》与冯梦龙《智囊》齐名,因所搜集的故事皆为奇策异谋,因而被误解为旁门左道而久遭禁锢。其实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治世谋略,在借鉴古人防患未然、相机行事、应变、化险为夷、解除忧患等等的生命智慧中获得人生道理和处事经验,使世人变得智慧清醒,活得豁达明白。书中也选择了大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故事,尤其着重阐述为人处世的谋略和经验,在当前仍具有的启迪意义。当然,本书中也有一些负面的东西,需鉴别吸收。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目前也享有盛誉。韩非的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等,至今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本书版本专业,注释简明,翻译晓畅,硬面精装,装帧高雅,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者的案头推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