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素脉诀全书》是近代季萼编著的一部诊法类中医著作。成书于1936年。全书分为六编,仿张太素《太素脉秘诀》并加以引车发挥。季氏自谓此书是不明脉理者入门之书,故又介绍一些脉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用语亦较通俗浅显。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是华夏之瑰宝,对中华文明产生深刻影响。儒家思想不单对于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巨大意义,对于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也提供重要精神资源。本套书稿通过研读儒家经典文献,对著述中的重要文字作简单的注疏通解,以利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通读儒家经典,了解 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书稿由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撰写,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对于读者研习儒家经典著作、了解儒家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作用。 《河南程氏遗书》又称《二程遗书》,共二十五卷,该书稿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的弟子记载二程平时的言行,后来由朱熹加以综合编定,其中言论居多。本书稿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二程以天理为核心的理学思想。此次导读对著述中的重要文字作简单的注疏通讲,以利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通读儒家经典
《商君书》,又名《商君》、《商子》,现存26篇,其中2篇内容已佚,仅存目。《商君书》是阐述法家思想理论、政治主张的重要著作。《商君书锥指》以严万里校本为底本,参校数十种校说,博采众长,详加辨正,多有新见,为目前较好的校释本。此为原平装本的升级版精装版。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历代学者都将研读《道德经》作为必修功课。《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多为韵文,分为 道经 与 德经 两大部分。《道德经》五千言,篇幅不长而论述精辟,其中含义深远,思想广博。其内容从多方面论述宇宙的本体、万物之源、自然规律等等,并将其意义融入到现实自然、社会、国家、民生等众多方面。大致分为:论道、治国、修身、砭时、养生、议兵六大方向。 本书《道德经》原文遵照中华书局发行的通行版本,每一章以原文开头,之后有 注释 和 译文 两个板块,对字词的注释简明扼要,对原文的翻译精妙准确,同时融入通俗易懂的解读思想。另外,本书除了常有的字词注释和译文之外,还加入了 河上公 对道德经的注解,希望这位黄老学派的集大成者的见解,能为读者们抛砖引玉,以其为伴为镜,协助自我来更好地
《河工器具图说》分宣防、修浚、抢护、储备四卷,绘图一百四十五帧,收入河工器具二百八十九种,以图谱形式详述治河工程器具的名义、沿革、构造、使用,填补了历来缺少系统河工器具专书的空白。《河工器具图说》在郭成功《河工器具图》的基础上总结了河工器具的使用情况,是研究古代水利、建筑、科技的重要著作。《海宁石塘图说》全称为《海宁念汛大口门二限三限石塘图说》,为李辅耀督办石塘工程的系统总结。是书将海塘修筑的每一个工程步骤,乃至施工器具,一一述明,绘图三十四幅,幅系以说,为历代海塘修筑专书中少有,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汉医与中医一脉相承,在我们继承和发掘中医前辈们的学术经验时,日本的前贤同样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榜样。他们确实在中医学术上有着踏踏实实的学问,他们的很多著作至今仍然对中医的发展产生着积极影响,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这些著作的作者在国内的知名度相当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比如丹波元简、丹波元坚、丹波元胤、山田宗俊、吉益为则、长尾藻城等。《皇汉医学丛书》不仅给我们提供一条了解日本汉医学的途径,也为我们学好中医、运用好中医理法方药提供了一批重要的海外中医参考文献。
商业和服务业的真谛是,通过商品、服务与顾客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针对这一点,作者说他在丽思卡尔顿酒店获益颇多。本书详述了此事,丽思卡尔顿酒店提供了令大多数顾客甚是满意的优质服务。这些时常被称为“神秘”(Mystic)的服务,来自每一位工作人员与顾客之间保持的人际关系。作者也有幸接触到这种与顾客构建人际关系的方法,获得了以为己用的机会。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这些经验不仅适用于待客业和服务业,还通用于一切业种和工作。作者在本书中介绍了其在工作中得到的这些技能(Know-How)。
“艺术文献集成”搜集中国古代艺术方面的经典原著,以可靠的版本为底本,并予以重新校点整理,本书即是其中的一种。本书是我国较早的园艺学专著,全书六卷,约1万字。卷一为栽花日历,卷二为深花十八法,卷三至五分述352种,花卉生卡习性及用途,卷六为昆虫类考。
皇汉医学系列丛书是日本古方派的代表性著作,涉及72个作品,计划优选部分作品作为第一批书目,分为16个分册出版。内容以实用为主,包括临床各科,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证治,以及药学、脉学、医案、医话等内容。《伤寒广要》共12卷,分为14个部分进行介绍,分别为纲领、诊察、辨证、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兼变诸证、余证、别证、杂载等。本书旁征博引,莫不赅载。伤寒真义,无复余蕴也。
《脉经》全书共10卷,98篇,1657条,原文9万字左右,约成书于公元三世纪上半叶(220~259年)。该书是我国现存靠前部脉学专著,在世界医学目前有重要影响。隋唐以后至清代的一千多年间,中国、日本、朝鲜都曾以政府诏令或律令的形式规定,将《脉经》《针灸甲乙经》《神农本草经》作为医师考试的推荐阅读之书和必考科目。因此,《脉经》是中医学宝库中的重要典籍,是中医诊断学(尤其是脉学)的经典之作。在世界范围内有重要影响。
王引之始撰《经传释词》十卷,始刊于嘉庆三年,前有自序一首。王嘉庆二十四年再版,其师阮伯元序其书,备致赞誉,称「高邮王氏乔梓,贯通经训,兼及词气。昔聆其『终风』诸说,每为解颐」,其倾倒可知。其受业北子胡培晕撰《书后》亦云:「是书专释语词虚字,辟前古未有之途经,荟萃众解,津逮后人,足补《尔雅》之阙」(见胡氏《研六堂文钞》卷七)。今读王氏《释词》,多有创解,尤于前人未安之说,悉举而正之,其所阐明,涣若冰释。于今治古学者,殆无不家置一编以供检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