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到精美的书法作品,编者们本着推陈出新、真实可信的原则,从《三希堂法帖》刊载的墨迹真本中精选了多位名家的两百多种传世墨迹,并将后来收集到的传世墨迹补充进来编成此书。这些作品现均珍藏于各大博物馆中,价值连城,难得近观。
《中国历代绘刻本名著新编:点石斋画报故事集(寅集)·八旗武備》为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创刊,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停刊,画报内容反映19世纪末社会热点。朝政大事,三教九流,各国风俗景物,近代科学知识无不列入其中。参与创作的画家除吴友如和王钊外,还有金蟾香、张志瀛、周慕桥等17人。绘画采用西方透视画法,构图严谨,线条流畅简洁。
《中国古代绘画精品集》精选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绘画名家及其名作,以馆藏书画珍品为源本,以册页的形式出版,呈现了较完善的中国古代绘画代表性流派和个人风格体系。《中国古代绘画精品集:任伯年花卉册页》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获取画卷信息,逼真再现了难得一见的原作风貌,读者能更准确欣赏到这些绘画的独有的用笔特征和微妙的墨色韵味;另外,设计上采用正面全图,背面局部放大的形式,以满足广大收藏和艺术爱好者欣赏、临摹的需求。
《点石斋画报》为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创刊,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停刊,画报内容反映19世纪末社会热点。朝政大事,三教九流,各国风俗景物,近代科学知识无不列入其中。参与创作的画家除吴友如和王钊外,还有金蟾香、张志瀛、周慕桥等17人。绘画采用西方透视画法,构图严谨,线条流畅简洁。
《点石斋画报》为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创刊,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停刊,画报内容反映19世纪末社会热点。朝政大事,三教九流,各国风俗景物,近代科学知识无不列入其中。参与创作的画家除吴友如和王钊外,还有金蟾香、张志瀛、周慕桥等17人。绘画采用西方透视画法,构图严谨,线条流畅简洁。
《点石斋画报》为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创刊,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停刊,画报内容反映19世纪末社会热点。朝政大事,三教九流,各国风俗景物,近代科学知识无不列入其中。参与创作的画家除吴友如和王钊外,还有金蟾香、张志瀛、周慕桥等17人。绘画采用西方透视画法,构图严谨,线条流畅简洁。
自南,字留侯,吴江人。顺治壬辰进士,官山东蓬莱县知县。是书分五篇,曰栋宇,曰服饰,曰饮食,曰称号,曰植物。前有秀水陈鉴题记云:“此书凡二十四篇,卷帙甚多,当时所刻止此。然切于人事者略备矣。”栋宇篇子目凡十,曰宫殿、府署、亭台、门屏、庙室、寺观、宅舍、庑序、梁桶、沟涂;服饰篇子目凡八,曰冠帻、簪髻、装饰、袍衫、佩带、祥挎、履舄、缯帛;饮食篇子目凡六,曰饔膳、羹豉、粉馆、焦脍、酒醴、茶茗;称号篇子目凡十一,曰宫掖、宗党、戚属、尊长、朋从、卒伍、编户、仆妾、巫优、诨名、道释;植物篇一卷,无子目,所载仅琼花一类。栋宇、服饰、饮食、称号四篇,皆有自南题辞,而植物一篇独无之,盖尚非完帙也。其所征引,率博赡有根柢,故陈鉴题记又述汪份之言曰:“《汇考》所载诸书,皆取有辩正者阅之,足以益智祛
中国的绘画艺术由来已久,在两千年前的战国就有了在丝织品上绘画的艺术。后来又有了岩石画和陶瓷彩画。随着地域文化的引入,本土文化与域外文化的撞击、融合,在汉代和两晋时期形成了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绘画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取材文学作品。例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创作而成。没有能够直视的景物与人物,而是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通过巧妙的构图,传神的笔墨,描绘出曹植在洛水之畔与洛水之神宓妃相会的情景。此外,此时的山水画、花鸟画也开始萌芽。张婷婷主编的《中国传世名画(彩图版共4册)》收集名画百幅,展现了各个时期的名家名作,带您品读久远的艺术,赏析中国的国画精粹。
《初唐楷则丛刊:等慈寺碑》内容简介:《等慈寺碑》全称《大唐皇帝等慈寺碑》,为唐代颜师古撰文,未留书家姓名。此碑既有茂密雄健之精神,又有匀净精劲之风采,为唐楷中之另一风格,是广大书法爱好者、研习者常用的临习范本。
《竹人录(外一种)》内容有竹背搔余名之曰王母爪有铭、竹笔尊铭、墨床铭、烟筒铭、竹镇纸铭、古今体诗以作者之时代为先后、嘉靖壬子朱清甫作一象、簪相遗浑脱五六寸其、背镌石青行书两行末、复承之以朱印服之经、以堪诗以纪之、赋谢沈禹川为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