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家书全集》囊括了曾国藩在道光二十年(840年)到同治十年(1871年)前后写给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儿辈的家信,所涉内容广泛,小到谈家常琐事、做人道理、处理人际关系、从政为官之道、培养战胜绝境的胆略,大到论治学方法、经邦纬国之道。而 《曾文正公嘉言钞》是梁启超 从曾国藩千万字遗著中精选出来的,句句讲透人生根本,读来扣人心弦。 本套丛书是曾国藩一生思想、经历的生动、真实反映,堪称世人修身、持家、教子的经典读本,使读者一览曾氏治家的风格。
丁敬尤精篆刻,擅长切刀法,为“浙派篆刻”开山鼻祖,“西泠八家”之首。有《武林金石记》、《砚林诗集》、《砚林印存》、《寿寿初稽》等。 《丁敬集》收录丁敬诗文作品,含《砚林诗集》四卷,补遗一卷,续补遗一卷,附录丁氏三子诗文作品。是了解丁敬生平、艺术思想、创作经历的重要文献。
......
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冬十月庚午(28)日这天,公卿、列侯、诸将、匈奴单于、四夷朝者数万人,聚集在许昌附近颍阴曲蠡(今河南临颍)的繁阳亭。当汉代最后一个帝王刘协把皇帝玺绶移交给一个青年时,历时400多年的汉帝国已正式宣告结束,一个新的王朝魏国已正式诞生。禅让的典礼结束后,这位青年还站在受禅坛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许久,他才环顾了一下周围的大臣,慢慢地说出了一句意味良深、分量极重的话:虞舜、大禹的事情,我今天终于知道了。 这位青年就是魏文帝曹丕(字子桓)。这一时刻离他34岁的生日已没有几天。回忆起34年来动荡不安、辛苦备尝的生涯,他的这一番感慨,确实是历经沧桑的人生体验。
鲍照是南朝宋著名诗人,骈文家,主要成就在乐府诗和五言古诗的创作方面。他的作品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书在钱振伦、黄节校注的基础上加以补注。不少诗篇的注释后附有集说。并附鲍照年表和诸家评论,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