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编宋词人苏轼词作200余首,附部分诗。
《清诗别裁集》选录乾隆二十五年(1760)去世诗人之作,共录诗人近千名,作品近四千首,不少姓名不彰的诗人赖是书以存。此书所选诗作,在内容与艺术上均有一定代表性,大致反映了清初到乾隆间的诗歌创作情况,不失为了解清代前期诗歌之佳著。
晏殊《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擅长小令风格含蓄婉丽。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晏几道《小山词》,代表作如《临江仙》、《鹧鸪天》等,与作者生平相关,偏向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二晏词为北宋婉约词之经典。
《宋词三百首(套装共2册)》宋词白文主要据唐圭璋先生《宋词三百首笺注》为底本,参以他本,精心校对,补加作者小传、简注,选配古代版画百余幅。
《历代名家词集》共十册,精选唐、宋、清共 13 位词人词作合成九册,再加经典词话一册,尽收历代词作精华。分别是: 1. 温韦词集(温庭筠、韦庄),聂安福导读; 2. 李煜词集,王兆鹏导读; 3. 柳永词集,谢桃坊导读; 4. 二晏词集(晏殊、晏幾道),张草纫导读; 5. 苏轼词集,刘石导读; 6. 秦观词集,徐培均导读; 7. 李清照词集,吴慧娟导读; 8. 辛弃疾词集,崔铭导读; 9. 纳兰词集,张草纫导读; 10. 人间词话,黄霖、周兴陆导读。每种均有简注、辑评及名家导读,双色印刷,轻松阅读。
《蕙风词话》是近代词学大师况周颐的论词代表作。他论词突出性灵,以为作词当有 词心 ,强调 真 ,但亦不废学力,有其自具特色的词论体系。此外,论词境、词笔、词与诗及曲之区别、 词律、 学词途径、读词之法、词之代变以及评论历代词人及其名篇警句都剖析入微,往往发前人所未发。这部词话被誉为 自有词话以来,无此有功词学之作 。
本书为清代词学理论名著。全书大半是对词家及词作的评论,对于词的旨趣、音韵,亦有探源辨流之论。陈氏论词,继张惠言和周济之后,极力发扬常州词派的理论,强调作词贵在 有寄托 有所感 。论词推源风骚,旨归温柔敦厚,给后来的词学研究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借鉴。现据光绪二十年刻本校点整理。
本书为《历代诗词鉴赏辞书大系》中的一套,其他还有:《元曲鉴赏辞典》、《唐五代词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宋元明清诗鉴赏辞典》、《清词鉴赏辞典》、《近现代诗词鉴赏辞典》、《古诗鉴赏辞典》。 一、本书共收入宋代各个不同艺术流派的202位词人的词作721篇,它包括了国家*语文教学大纲和大、中、小学语文课本中要求学生必须解读和背诵的宋词篇目。每篇词作附一篇赏析文章,即为一个词条。 二、本书正文中作家的排列,以生年先后为序;生年不详的则按在世年代先后为序。同一词家的词作依《全宋词》篇目次序排列或以作品编年顺序排列。 三、本书正文中的词原作,一般以《全宋词》为准,有些版本流传不一,多有异文,则择善而从之。 四、本书各词条对于词的赏析、理解,尽可能地借鉴、吸收了我国词学研究的
张炎有词学名著《词源》,词集《山中白云词》,近人整理诸本收其词170余首。其词多作于宋亡之后,抒亡国之痛,哀怨凄楚、悲愤感人,而又呈现出流丽清畅,淡远超玄,为学姜夔而能得起一体者,常与之齐名并称 姜张 ,以其相似的 清空 之韵。本书以《强村丛书》本所收《山中白云集》为底本。
《漱玉词》一卷,宋朝李清照撰、宋朝朱淑真和元朝龙辅所合*。由济南李清照故居前的漱玉泉得名。此本仅词十七阕,附以《金石录序》一篇,盖后人裒辑为之,已非其旧。《断肠词》一卷,朱淑真撰。 因自伤身世,故以 断肠 名其词。此本《漱玉词断肠词女红餘志(精)》为毛晋《汲古阁》所刊。后有晋跋,其词止二十七阕,则必非原本。《女红余志》,元龙辅撰,二卷,上卷为杂纂、下卷为诗。
此书辑高步瀛所编《唐宋诗举要》中宋诗部分,收17人、诗197首,附录金元好问诗。此书主要依据王士《古诗选》、姚鼐《今体诗钞》、吴生《古今体诗约选》编选,而又有所变化、发展。此书论点持平。所选均为大家。不过南宋除陈与义、陆游外,其他作者均未入选。作者编选的目的,在便于读者诵习,而不在反映唐宋诗的全貌。
本书对清词的若干重要方面进行了考察,内容包括政治词、咏物词、艳词、妇女词、选本及清词流派等,力图使所论述的对象具有代表性,以便从不同角度,认证清词前代之处,探索清词发展的本质精神,说明清词中兴的意义,从而对清词得出较为明晰的认识。与此相应,本书在研究方法上选择了“中观”,即在弄清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将问题提到的高度,力求进行带有规律性的总结。就写作意图来说,希望避免过于空泛和过于琐屑两种倾向,以使本书的论述能够既踏实,又有的理论性。另外,始终坚持在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探讨文学现象,同时将创作和理论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对创作影响理论,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创作,二者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的过程的揭示,找出文学史发展的自身逻辑,这也是本书所特别追求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