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萨都刺撰。萨都刺字天锡,号直斋。据所《自序》,称始以进士人官为京口录事长,南行台辟为掾。继而御史台奏为燕南架阁官,迁闱海廉访知事,进河北廉访经历。虞集作《傅若金诗序》,称进士萨天锡长于情,流丽清婉。今读其集,信然。集本八卷,世罕流传。毛晋得别本刊之,并为三卷。后得荻匾王氏旧本,乃以此本未载者别为《集外诗》一卷,而其集复完。然八卷之本,今不可得。故姑仍以此本着录。
唐李商隐撰。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开成二年进士。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历佐幕府,终于东川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商隐诗与温庭筠齐名,词皆缛丽。然庭筠多绮罗脂粉之词,而商隐感时伤事,尚颇得风人之旨。故蔡宽夫《诗话》裁王安石之语,以为“唐人能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惟商隐一人”。
全书20万余字,凡分五章,内容主要围绕四库学新视角与新材料展开,具体包括四库馆阁之肇建、存藏与修缮,库书的誊抄、撤改及补函,四库馆书籍编纂流程,《四库全书考证》专题研究,四库底本研究,《总目》稿抄本专题研究与考辨等诸多方面,均立足学术前沿,考据信而有征,是一部经过作者熟思审处的四库学研究著作。
考是书后有辩机序,略称:“玄奘法师以贞观三年褰裳遵路,杖锡遐微。薄言旋轫,谒帝洛阳。肃成明诏,载令宣译。”辩机为大总持寺弟子,撰斯方志,则是书为玄奘所译而辩机撰次成书。
清王士禛编。洪迈《唐人万首绝句》,务求盈数,躇驳至多。宋仓部郎中福清林清之真文钞取其佳者,得七言一千二百八十首,五言一百五十六首,六言十五首,勒为四卷,名曰《唐绝句选》,见于陈振孙《书录解题》。盖十分之中,汰其八分有奇。然其书不传,无由知其善否。士稹此编,删存八百九十五首,作者二百六十四人,更十分而取其一矣。其书成于康熙戊子,距士禛之没仅三年,为晚出。又当田居闲暇之时,得以从容校理,故较他选为精密。
《曹子建集》十卷,魏曹植撰。撰录植所著赋颂、诗铭、杂论凡百馀篇,副藏内外。此本目录后有“嘉定六年癸酉”字,犹从宋宁宗时本翻雕。凡赋四十四篇,诗七十四篇,杂文九十二篇,合计之,得二百十篇。收录了曹植的诗文辞赋。其中收录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一半以上为乐府诗。
其书凡分四类,曰香之品,曰香之异,曰香之事,曰香之法,亦颇赅备,足以资考证也。 《钦定四库全书(艺术类):香谱 陈氏香谱》是书凡集沈立、洪刍以下十一家之《香谱》,汇为一书。征引既繁,不免以浩博为长,稍逾限制。若香名、香品、历代凝和制造之方,载之宜也。至于经传中字句偶涉,而实非龙涎迷迭之比,如卷首引《左傅》黍稷馨香等语寥寥数则,以为溯源经传,殊为无谓。此盖仿《齐民要术》首援经典之例,而失之者也。然十一家之谱,今不尽传,敬能蕾稗群言,为之总汇。佚文遗事,多赖以传,要于考证不为无益也。
《四库存目子平汇刊:渊海子平大全1》主要讲述了,子平渊海之理,始自唐大夫李公虚中,以人生年月日时,生克旺相,休囚制化,决人生之祸福,其验神矣。后经吕大夫才义裁定之,并无述作之者。至于有宋徐公升,复以人生日主,分作六事,议论精微,作《渊海》之书,集诸儒之义,传布至今,悉皆宗之。后之诸君,又集《渊源》,理义篇章雷同,迄今数百年矣。板籍有亥豕鲁鱼之谬,学者少知其义。吾今以二书并之,增之口诀,正其讹伪,正本清源,厘为六卷,堪称全本,梓行于世,俾后学习之,不失古人之遗范矣。
《四库全书儒家类:扬子法言》十卷,汉扬雄撰。凡十三篇,篇各有序。通录在卷后,景佑初,宋咸引之以冠篇首,或谓始于唐仲友,非也。自秦焚书之后,孔子之学不绝如线,雄独起而任之,故韩愈以其与孟、荀并称。而司马光尤好雄学,且谓:“孟子好《诗》、《书》,荀子好《礼》,扬子好《易》。孟文直而显,荀文富而丽,扬文简而奥。惟简而奥,故难知。”其与雄者,至矣!是《法言》者,为拟《论语》而作。
《秘本子平真诠:四库存目子平汇刊(2)》据《四库存目提要》,收集馆藏或私藏原本,辑录出子平学相关典籍、文献、引用语句,便于当今学者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秘本子平真诠:四库存目子平汇刊(2)》规模宏大,征引丰富;图文并茂,收录广泛;结构严谨,体例完备;分类详细,便于检索。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所谓四书。是指《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这四本书。为儒家的经典典籍;所谓“五经”,是《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这五本书的合称,经朱熹编定之后广为流传。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核心载体,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经典中蕴含了华夏先哲的智慧,记述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内容涉及到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 四书五经自南宋定名后一直延续至今,影晌极为深远。阅读四书五经,既可修身养性,又可增智广识,还可立德励志。然而,传统国学经典对我们多数人来说可能存在着某些阅读障碍,因此我们在策划这本《中华经典藏书:四书五经》时,对于现代人存在的阅读困难,通过增加注音,注释、译文等辅助性项目,为读者扫除了字、词,句等阅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研究》为作者柳燕的博士论文,综合《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序、部类小序以及众多独立的解题文字,分别对《四库全书总目》集部中的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和词曲类、集部存目进行研究,总结了《四库全书总目》对各个部类总体的批评和认识,具有较高出版价值。
《四库存目子平汇刊(3):命理金鉴附李虚中命书》一书为清末志于道先生日常所批命书之汇编。全书以日干为纲领,收录命书共计一百又三十五篇,具体为:甲日十二篇、乙日十六篇、丙曰十篇、丁日十三篇、戊日十篇、己日十二篇、庚日十二篇、辛日十篇、壬日十一篇、癸日九篇,另有杂论二十篇。全书宗干支体象及神峰张楠病药之法,兼采五星、演禽等术;部分命书批断包含具体大运、流年吉凶,并提供官场流年通用活套等,极富借鉴意义。是书行文流畅,旁征博引,堪为清代命书范式,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四库全书传记类:古今列女传》由明解缙等奉敕撰。一卷靡代后妃,二卷诸侯大夫妻,三卷士庶人妻。特徐俊自撰《高皇后傅》颁赐诸王百官,又作《真烈事》以酮幽微颞颇留意于屈教。是编所绿事迹,起自有虞,迄于元明。上古多本之别向害,后代则略取各史而以明初人附益之,采摆颇局慎。此猫常时明内府初刊之本,属项元汴家所藏。
密所编《南宋歌词》,始于张孝祥,终于仇远,凡一百三十二家。去取谨严,犹在曾慥《乐府雅词》、黄升《花庵词选》之上。又,宋人词集今多不传,并作者姓名亦不尽见于世。零玑碎玉,皆赖此以存,于词选中最为善本。初,为仁采摭诸书以为之笺,各详其里居出处。或因词而考证其本事,或因人而附载其佚闻,以及诸家评论之语与其人之名篇秀句不见于此集者,咸附录之。会鹗亦方笺此集,尚未脱稿,适游天津,见为仁所笺,遂举以付之,删复补漏,合为一书。今简端并题二人之名,不没其助成之力也。 所笺多泛滥旁涉,不尽切于本词,未免有嗜博之弊。然宋词多不标题,读者每不详其事,如陆淞之「瑞鹤仙」,韩元吉之「水龙吟」,辛弃疾之「祝英台近」,尹焕之「唐多令」,杨恢之「二郎神」,非参以他书,得其原委,有不解为何语者。其疏通证明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