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原称《老子》,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河上公,亦称河上丈人、河上真人,齐地琅琊一带方士,黄老哲学的集大成者,黄老道的开山祖师,其老子注《河上公章句》成书Z早,流传Z广,影响Z大。 宋元福建刻书不仅在当时影响巨大,闽刻古书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为后人校勘、整理古代文献提供了刊刻时代早、较接近原貌的底本或校本。《宋刊老子道德经》据南宋建安虞氏家塾本影印,注释系河上公章句。校勘精良,版刻精美。
曾国藩自清道光二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30年的翰林院和从军打仗生涯中共有1500封信留 世,这本《曾国藩家书》选取其中部分信件。内容上至曾国藩写给祖父母、父母,中对兄 弟,下及写给子侄,多为家务、劝诫,有国事,有政务,有军事指示,有人物评论,还有读 书、写字、作文的理念。全面细致显示了在风云变化的晚清背景下,这位力挽狂澜的历史重 臣的心路历程,从侧面讲述他是如何成功的以及被人称道的家风何如形成,让每个读者从中 见微知著,有所悟有所得。这一部家书足以体现出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 了 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偶像。
古文观止》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吴兴祚审定,成书于康熙三十四年,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选材上起《左传》、《国语》,是历代中国文言文散文总集。本书全面地反映了从周至明数千年的文体变迁,所选之文多为千古名作,能于 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形式新颖,融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读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对古汉语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三百年来,它受到了读者的势烈欢迎,在一般群众中流传之广,成了初学文言文的课本;辛亥革命以后,仍有很多学校用它作为国文教材。
《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少有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其内容主要记载了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共36篇1130则,主要记载了东汉末年至刘宋初年近三百年间的人物故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学、思想、习俗、民生等各个方面。它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生活和社会风貌的同时,更显现出来其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所具备的很高价值。《世说新语》自问世以来,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以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通过阅读《世说新语》,不仅可以领略魏晋名士的风范,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也可以学习书中人物的洒脱、高洁、谦逊、正直等品质,培养自己的独立人格。
《老子》五千言,共八十一章,多为韵文,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所以又称《道德经》。与《庄子》如双峰并峙,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本书重在详尽论述作为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和运动规律的天道,并以之关照人道,指导治国和修身,涉及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用朴素的辩证思维构建起独特的理论体系。本版选用了武英殿本王弼注本作为底本,同时用帛书本《老子》与郭店楚墓竹简本《老子》等进行校订,广泛吸收、引用前贤及今人之重要研究成果,并根据个人多年研究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每章前面都有题解,并对原文中重点词、句、典故等进行详细注释,在今译部分力求确当、通俗且富有文学美感。因而,本书既便于初学者,又可作为有志于老庄学说深入研究的指南。
本书系统介绍了与尺牍相关的知识,比如:尺牍的起源,怎么样称呼长辈和亲友,不同的季节用什么敬语,信笺、邮筒、封套等怎样制作和使用,邮票倒贴会有什么后果,有哪些尺牍范本可供参考,民国流行哪些名人信札,古今中外尺牍名篇的风情雅趣,等等。涉猎广泛,考订精详,放笔纵横,锦绣满篇。
“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崔莺莺待月西厢,张君瑞痴情成魔,美好动人的爱情故事穿越千年,至今感动人心。《西厢记》元代杂剧的经典代表,问世即“天下夺魁”。金圣叹谓之“第六才子书”,其批点“无有不切中关键、开豁心胸、发人慧性”,人所不着意者,“一经道破,煞有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