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介绍地理学大师及其思想精华的图书。它虚拟了18堂神秘课堂,每堂课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并挑选合适的地理学大师讲授。在授课的过程中,听课人与大师们还有互动和交流。虽然,那些大师们是带着 任务 前来授课的,但他们可不是如此 听话 的嘉宾,还会时不时说些自己的趣闻、趣事,如果你喜欢听这些方面的故事,可千万别错过了本书! 《地理学原来这么有趣》中,阿基米德、托勒密、达尔文、利玛窦等54位地理学大师以漫画形象出镜,与你零距离互动,轻松展示毕生经典理论! 《地理学原来这么有趣》涉及地球运转、地质构造、地貌、气象、大气、水文、海洋、冰川、环境地理、植物地理、动物地理、人口地理、城市地理、工业地理、旅游地理、军事地理、政治地理、地图学等18个你身边的话题,在众说纷纭的今天,听大师指点迷津! ? 《
《道教史》一书为许地山的著作,书中的内容为许地山先生根据自身理解结合史实对道教史进行的研究,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
《江南之旅》是美国著名汉学家、作家比尔 波特探访中国千年文明中心 江南的一本旅行文集。比尔的这次旅程由香港出发,途经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终点为浙江,直线距离超过3000公里,囊括了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心脏地区。《江南之旅》,比尔以独特的视角和思索解析江南这一特质文化区域的人文遗迹,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及旅行的真正意义。 比尔 波特诠释中国的 江南 style 江南,一片孕育于长江流域特殊环境的区域,一个中国千年的文明中心。对中国人而言,江南不仅仅指地图上的某个地方,更是一个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精神上的代表。它可能存在于气质典雅的紫砂壶中,也可能存在于质厚甘醇的绍兴老酒里。带着憧憬,比尔 波特踏上了探访中国 江南 style 的旅程。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赋予了这个新的文明中心
为什么我们的店铺、街道乃至城市在渐渐失去魅力? 我们想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街道? 百货店可以有怎样的新价值? 酒店是否只有好好住? 公共空间,如何打破无趣? 菜市场,如何逛出想象? 希望可以重新发现城市的面孔,让我们 有街可逛 。好的商业空间,具有多重魅力,可以满足人们购物、逛街、会面等多种需求,让人想一逛再逛。同时,这样的空间因为可以吸引并留住大量的人群,也会带来更好的商业回报,形成一个良好的反馈场。 但是现在的城市里,看上去貌美、新颖的网红店多,耐得住品味、让人真正乐于去逛的商业空间少。一些时髦打卡区,甚至直接copy了东京、纽约某些空间的形态,但因为缺少内在的生态逻辑,而徒有其表。 《就是要逛才有趣》,邀请驻北上深、东京、伦敦、纽约等地的城市规划、建筑、经济研究者,以优秀的与遗憾的城市
鹿洞自中唐初建,历经五代、两宋、元、明、清,直至近代,屡次遭战乱废毁,又屡次经有心人重建。白鹿洞书院的千年兴废是一面中国历史文化之境,照见了王朝更替、时代兴衰,映出了一条中华民族时隐时现却永不枯竭的人文血脉。
本书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所进行对中国教育改革试验——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创办一周年之际自编的一本文集。本书反应了他对中国教育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反传统,反洋化,却不简单的拒绝中西文化,而是主张在教育改造过程中要坚持“去”与“取”,不问“新”与“旧”、“中”与“西”,只问“适”与“不适”。同时也反应了他在此信条下对教育理论的倡导与实践。本书展示了陶行知的“所信”、“所行”、“所写”,是对20世纪中国教育影响至深至远的一本著作。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与中国的文化都在发生显著的变化。作者章建刚在国内文化体制改革实践过程中也接触到很多生动的个案。《大众文化时代的创意表达》一书是作者在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工作的过程中对文化学科的理路构成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书中收录的文章是作者对文化或艺术原创进行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一些是理论性的,另一些则是观察性的。收录的各篇文章聚焦于美术、音乐、舞蹈、非遗产品,以及建筑景观等文化艺术门类的鲜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