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带领我们走进全球32位作家、艺术家、设计师和收藏家的书房,听他们讲述藏书背后迷人的历史和故事。其中包括了《我的奋斗》作者卡尔 奥韦 克瑙斯高,设计师品牌3.1 Phillip Lim的创始人林能平,莎士比亚书店经营者西尔维娅 比奇 惠特曼,等等。同时,书中还穿插介绍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19家大大小小、各有千秋的书店和图书馆。 然而,这本书不是关于遥不可及的书房,也不是关于装饰精美的住宅,它展现的是书籍讲故事的力量。家的温暖,来源于被喜爱的事物包围。
《夜航船》是明代文学家张岱撰写的一部小百科全书,全书共计二十部、一百二十五类,收录四干余条目。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政治人事到礼乐典章,从日用文玩到花鸟虫鱼,从三教九流到神仙方术,广采博收,无所不包。
这是单读出版推出的长篇非虚构作品,一个青年写作者徒步重走西南联大西迁路的故事。1938年,“湘黔滇旅行团”徒步跨越三省穿过西南腹地;2018年,处于人生转折点的青年作者杨潇重新踏上这条长路。现实中非典型的公路徒步与历史上知识人的流亡之旅交织、对话、共振,层累的、不同的“中国”缓缓浮现。杨潇带着海量的史料积累与强大的问题意识,与沿途遇见的人交流,与西南的人文风光交流,与那个遥远的动荡时代交流。在两个不确定的年代,在国家与个人的危机时刻,我们用真实的生命体验,追问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开启一个全新的“寻路之年”。
......
中国符号 系列丛书是一套全面而精致的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性读物,该系列图书选取了乐器、神话、剪纸、匾额、书法、石窟、篆刻、家具、书院、科举等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符号,以通俗的语言解读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阐述其发展历史和思想流变,力求多角度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独特魅力。 《中国书院》一书系统地梳理了中国书院从唐代到晚清的成长轨迹,围绕着书院与官学的离合嬗递关系对书院进行纵向的历史考察。中国书院发展的背后暗藏的是学术、文化的暗流涌动。本书以中国书院为观照点,旨在勾勒出中国儒学的基本发展脉络。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书院在各个时代凸显着独特的文化特征,并逐渐累积而成一个具有中华特色的文化符号,不仅走向了一衣带水的日本,毗邻的朝鲜,还影响到了海外,彰显着中华文化的
旧时风物醉迷人 是著名学者、文化名家赵珩先生最新精选作品结集,包括《一弯新月又如钩:赵珩自选集》及其姊妹篇《留作他年记事珠》。赵珩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经年的生活感悟,将半个世纪的社会生活文化史糅进其鲜活的个人杂忆中。 《一弯新月又如钩:赵珩自选集》主要围绕 忆饮食 忆风物 忆故人 三个部分展开。忆饮食 讲述老饕的口腹之欲,通过美食见出 人情和时代变迁的痕迹 ;忆风物 追忆飘逝的 礼俗风物、旧时文人 ,记录濒临逝去的 中国传统文化 ;忆故人 描摹老辈文人、学者的音容笑貌与交往点滴。 《留作他年记事珠》精选赵珩先生近作34篇,分为四辑,第一辑 文化 体现了作者对文化及与文化相关的现象、事物的独到思考;第二辑 故人 则是对几位故人如马连良、张伯驹等的独家记忆;第三辑 北京 所录文章皆与北京相关,从多个
《夜航船》是由明代文学家张岱编撰的一部初级小百科,列述一般中国文化知识;全书共计二十大类,四千多个条目,涉及学科广泛,是一部比较有规模的古代百科全书。其内容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广采博收。 本书选用清朝观术斋绿格钞本作为底本进行编校,遴选近百幅国内外馆藏(及私人藏品)艺术品图片作为彩插。
本书以短小精悍、雅俗共赏、轻松活泼的文笔,配合精美图片,通过津菜源起 八大成 、吃鱼吃虾天津为家、大直沽美酒飘香、卫青萝卜金不换、津津有味 四大扒 、南卤滋味北飘来、茄子菜忆往、炒麻豆腐、档次三六九等、河蟹 专家 、细说锅贴、六六大寿添块肉、京人来津爱食鲜、 武吃 涮羊肉、一斤约俩大对虾等,向读者讲述昔日的美食故事。由国庆多年来致力于天津民俗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尤其是其对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的研究,具有独到的见解并取得了斐然的成果。这本专著可以说是地域文化和饮食文化 杂交 的产物,作者对这两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和现实体味,因此笔下游刃有余,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文化内涵都通过文字变得生动而有趣,使书稿长文短章都十分耐读,令人咀嚼回味,引人馋涎欲滴。
狗和猫为什么关系不好?野猪和蝮蛇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人和其他动物的寿命是如何决定的? 让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为之惊叹的知识巨匠南方熊楠,他以传统生肖动物为对象,以古今中外的典籍传说为引子,以独一无二、天马行空的文字为工具,把壮观惊人的知识全景铺开展示在读者眼前,让读者体会到一种畅游在浩瀚知识海洋中的快感。 历时十年,南方熊楠完成了这部集大成之作,却也因为后没能面世的关于 牛 的描写而成为日本学界津津乐道的未解之谜。
中国符号 系列丛书是一套全面而精致的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性读物,该系列图书选取了乐器、神话、剪纸、匾额、书法、石窟、篆刻、家具、书院、科举等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符号,以通俗的语言解读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阐述其发展历史和思想流变,力求多角度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独特魅力。 《中国匾额》一书讲述了中国匾额的源流,包括刻字的渊源、匾额的起源和分类,进一步介绍了匾额的历史演进,从萌芽、形成、完善、普及、繁盛、发展到当代的创新,源远流长。此外,还介绍了中国匾额的艺术表现及文化内涵,全面地展现了匾额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是单读出版推出的长篇非虚构作品,一个青年写作者徒步重走西南联大西迁路的故事。1938年,“湘黔滇旅行团”徒步跨越三省穿过西南腹地;2018年,处于人生转折点的青年作者杨潇重新踏上这条长路。现实中非典型的公路徒步与历 知识人的流亡之旅交织、对话、共振,层累的、不同的“中国”缓缓浮现。 杨潇带着海量的史料积累与强大的问题意识,与沿途遇见的人交流,与西南的人文风光交流,与那个遥远的动荡时代交流。在两个不确定的年代,在 与个人的危机时刻,我们用真实的生命体验,追问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开启一个全新的“寻路之年”。
提及波兰、奥地利、瑞士、意大利、梵蒂冈、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等国,你的脑海里个闪现的是什么? 是欧洲各国的美食,是独特的文化体系,还是自成一派的独特风情?如果想要畅游欧洲各国,或许我们需要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但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跟随作者的脚步,走遍欧洲,领略文化人眼中的欧洲风情。 作者张德苏实时写下的游记感怀,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写出了各国风物景观、人文习俗的面貌,并从历史、文化、思想、地理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究,对比了欧洲文化与中国文化上的某些异同。 这是先给旅行者的旅游指南,也是先给中西文化的学习者、爱好者以思想上的感悟。
《混子曰 漫画百科日历2020》为畅销书作者二混子全新创意作品,内容涵盖生活窍门、金融常识和历史冷知识三大方面。日子总会过去,知识可以留存。366天,每天一幅漫画,每天一个生活知识。每个历史知识,都让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漫画与知识点的结合,应用在日历中,开创了漫画科普日历的先锋。
80年代末迄今,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关于保守主义、人文精神、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论争。其中涉及到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现代性和现代化发展模式,对中国现状(特别是思想文化现状)的基本评判,保守主义、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命运以及知识分子立场等问题。本丛书分《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三册。入选文章的作者或资深学者、或文化新锐。行文中无论是观点的分歧和碰撞,还是真诚而有理性的对话,都表现出“有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和学术良心及守望和捍卫真理的使命感……
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纳米材料是当代科三大前沿。到21世纪,这三大技术将合力打造新的智能机器,将重塑人类的大脑和体。作者大胆预测:21世纪,人类和机器将难分彼此,人类将不再是万物之灵。电脑将比人脑有高一万倍的智能。机器不仅具有智能,而且具有灵魂,将具有人类的意识、情绪和欲望;而人类身体中植入了用生物工程和纳米材料制成的电脑芯片、人造器官,将比现代人类更长寿,有更强的学习能力,更灵敏的视觉和听觉,而虚拟现实有可能使人机发生“恋爱”……这不是科幻小说,更不是天方夜谭,这是为库兹韦尔为我们描述的“灵魂机器的时代”。 本书最末的大事年表中展示了宇宙演化、生命进化和科技发展的历程,使读者对世界科技的发展过程和走向一目了然。
《艽野尘梦》是 湘西王 陈渠珍于1936年赋闲长沙时,回忆其1909年至1912年进出西藏的纪实文学作品。但书中关于藏地求生的惊险曲折、陈渠珍与西原的生死与共、雪域绝境的人性异化等近乎虚构,陈渠珍用字字血泪谱写出一段旷世传奇。 为了让当代读者更好的阅读与理解这一旷世奇书,校注者陈继光纠正其他版本讹误30余处,新增注释277条。以1937年首版铅印本繁体无句读版为底本,参阅《陈渠珍遗著》及其他版本和相关资料,对书中的难懂字词、异体字、生僻字作了注释,为此点校注本。并保留了其他版本中没有的序言、要例、总叙以及附篇。此外,此版《艽野尘梦》由大冰长文导读,且为陈渠珍女儿陈元吉唯一推荐阅读的版本。